基于平面波的超快超聲成像系統研發(fā)
發(fā)布時間:2022-01-05 19:19
醫(yī)學超聲成像以其使用安全、成像速度快、價格便宜等優(yōu)勢在臨床診斷中被廣泛使用。同時,超聲成像也伴隨著電子技術和原理方法的發(fā)展而不斷的推陳出新,為臨床診斷提供更準確、更多樣的輔助參考。然而,傳統的超聲成像通常采用線性掃描的方式,多次聚焦發(fā)射才能獲得一幅完整的圖像,所以成像速度比較慢。雖然,每秒幾十幀的傳統超聲影像,在人眼的感官上遲滯并不明顯。但是,隨著實時彈性成像、腦功能成像和超分辨成像等需求的出現,每秒都需要成百上千幀圖像的重復疊加,這對成像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基于平面波的超聲成像,超聲換能器各陣元同時受激勵產生平面波,一次發(fā)射即可覆蓋整個成像區(qū)域,一次接收就能獲得一幅完整的圖像,所以極大地提升了成像速度。本課題在深入學習了平面波成像技術原理的基礎上,提出了一種基于平面波的超快超聲成像系統方案。創(chuàng)新性的將超聲成像幀頻從每秒幾十幀提高到了每秒一千幀以上,并且可以多角度發(fā)射平面波進行相干復合成像從而提高圖像質量,通過工程研發(fā)將平面波成像原理落地生根轉化為平面波成像系統。本文的主要內容是系統的硬件電路設計和可編程邏輯開發(fā),可實現128通道同時發(fā)射、128通道同時接收。采用FPGA(現場可編...
【文章來源】: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廣東省
【文章頁數】:6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超聲檢查示意圖
第 1 章 緒論并設計實現了在當時 1,000 幀/秒的 超快化了并行處理算法,并結合電子技術的掃描成像中,也進一步驗證了平面波成;1999 年,Sandrin 等[8]在實時檢測人體幀頻提高到了 10,000 幀/秒。技術將成像幀頻大幅提升,可是仍未能像質量比較差。直到 2009 年,Montald效改善了超快超聲成像的成像質量。同聲科)公司的 Aixplorer 超聲成像系統推/秒,從此,超聲影像進入超快超聲新時
圖 1.4 腦血流成像[10]Figure 1.4 Cerebral blood flow imaging5 年,Errico 等[11]在 Nature 發(fā)表了同樣基于平面波的深腦超分法通過追蹤每幅圖像中的特征點,在超快成像幀頻下繪制出超流圖像,更進一步推開了人類探索大腦世界的大門。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中國心血管病報告2017》概要[J]. 陳偉偉,高潤霖,劉力生,朱曼璐,王文,王擁軍,吳兆蘇,李惠君,顧東風,楊躍進,鄭哲,蔣立新,胡盛壽. 中國循環(huán)雜志. 2018(01)
[2]基于超快超聲平面波成像的醫(yī)學超聲探頭改進[J]. 郭寧,王叢知,鄭海榮,葉為鏹. 北京生物醫(yī)學工程. 2016(04)
[3]基于超聲平面波的功率多普勒成像方法研究[J]. 葉為鏹,郭寧,王叢知,黎國鋒,徐長喜,梁柳嫦,邱維寶. 集成技術. 2015(03)
博士論文
[1]基于軟件無線電的編碼激勵超聲血流檢測系統的研究[D]. 肖楊.復旦大學 2010
本文編號:3570929
【文章來源】: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廣東省
【文章頁數】:6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超聲檢查示意圖
第 1 章 緒論并設計實現了在當時 1,000 幀/秒的 超快化了并行處理算法,并結合電子技術的掃描成像中,也進一步驗證了平面波成;1999 年,Sandrin 等[8]在實時檢測人體幀頻提高到了 10,000 幀/秒。技術將成像幀頻大幅提升,可是仍未能像質量比較差。直到 2009 年,Montald效改善了超快超聲成像的成像質量。同聲科)公司的 Aixplorer 超聲成像系統推/秒,從此,超聲影像進入超快超聲新時
圖 1.4 腦血流成像[10]Figure 1.4 Cerebral blood flow imaging5 年,Errico 等[11]在 Nature 發(fā)表了同樣基于平面波的深腦超分法通過追蹤每幅圖像中的特征點,在超快成像幀頻下繪制出超流圖像,更進一步推開了人類探索大腦世界的大門。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中國心血管病報告2017》概要[J]. 陳偉偉,高潤霖,劉力生,朱曼璐,王文,王擁軍,吳兆蘇,李惠君,顧東風,楊躍進,鄭哲,蔣立新,胡盛壽. 中國循環(huán)雜志. 2018(01)
[2]基于超快超聲平面波成像的醫(yī)學超聲探頭改進[J]. 郭寧,王叢知,鄭海榮,葉為鏹. 北京生物醫(yī)學工程. 2016(04)
[3]基于超聲平面波的功率多普勒成像方法研究[J]. 葉為鏹,郭寧,王叢知,黎國鋒,徐長喜,梁柳嫦,邱維寶. 集成技術. 2015(03)
博士論文
[1]基于軟件無線電的編碼激勵超聲血流檢測系統的研究[D]. 肖楊.復旦大學 2010
本文編號:357092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wulilw/357092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