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工電磁材料的吸波/透波頻率選擇表面
發(fā)布時間:2021-10-06 21:46
由于擁有一些在自然環(huán)境下無法獲得的奇特電磁特性,人工電磁材料引起了人們廣泛的關注和研究。人工電磁材料在很多電磁學研究方向上有突破性的進展,比如控制電磁波幅度、相位、偏振,使“完美透鏡”、“隱身衣”等只存在于科幻小說中的新奇事物成為可能。人工電磁吸波體,打破了傳統(tǒng)Salisbury屏或者Jaumann吸波體對厚度的限制,實現了“輕、薄、寬、強”的優(yōu)勢,在國防和軍工領域有著很大的應用前景,推動了現代化信息戰(zhàn)爭中“隱身材料”的發(fā)展。本文在人工電磁吸波體的基礎上提出了吸透一體的新型吸波/透波頻率選擇表面。這種結構包括兩層:損耗層和傳輸層。損耗層和傳輸層共同作用可以達成吸透一體的效果,主要的應用方向是雷達天線罩的設計。此結構在我方雷達頻帶內有較好透波性能,不影響我方雷達發(fā)射信號和接收信號的工作,而在透波頻帶外天線罩等同于吸波體,能夠吸收對方探測雷達信號,這樣可以縮減雷達散射截面(Radar Cross Section,RCS),大大提高反偵察能力,增強作戰(zhàn)性能。(1)本文研究并設計了一種雙極化的吸波/透波頻率選擇表面,此吸波/透波頻率選擇表面的透波峰位于吸波頻段的上方,是一種高通低吸型的結構,簡...
【文章來源】:南京大學江蘇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6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1.1物質的介電常數和磁導率的分布[8]??2??
Veselago的設想一直沒有被實驗驗證。直到19%年,英國帝國理工學院Pendry??教授帶領小組成員設計了金屬線周期排列結構(Wire?Medium),如圖1.2?(a)所??示,理論推導出材料具有負等效介電常數的特性[4]。三年后,如圖1.2(b)所示,??J.?Pendry教授又使用了開口金屬環(huán)(Split-ring?Resonator,?SRR)陣列理論推導出??了負磁導率材料[5]。2001年,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圣迭戈分校的D.?R.?Smith教??授和他的同事將J.?Pendry教授的金屬線周期排列結構和開口金屬環(huán)陣列結合起??來[6],金屬線周期排列結構基于等離子體激元獲得等效的負介電常數,開口金屬??環(huán)中產生的震蕩電流獲得了等效的負磁導率,世界上首個人工左手材料被實驗所??實現,如圖1.2?(c)所示。在這個著名的實驗中,負折射現象首次被證實,從此??學術界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左手材料并開展相關理論和實驗的探索,包括完美透鏡??[7]等(成像分辨率突破了衍射極限,衍射極限是傳統(tǒng)玻璃透鏡可以實現的最小分??辨率)。??0lectric?plasm
隨著人工電磁材料不斷發(fā)展,在2005年,梯度折射率介質被用來彎折電磁??波[21]。在2006年Pendry教授和Smith教授提出利用變換光學理論設計“隱身衣”,??圖1.3是電磁波在“隱身衣”作用下繞開金屬目標進行傳播的示意圖,隱身衣的出??現表明可以通過超材料控制電磁波的傳播方向[223]。從此人們開始關注基于人工??電磁材料的隱身衣或隱身斗篷的設計,涌現出很多創(chuàng)新性的成果。??圖1.3隱身衣繞開電磁波示意圖[22】??在科研工作者的努力下,人工電磁材料不斷蓬勃發(fā)展,在不同的領域都有廣??闊的發(fā)展前景。??1.1.2頻率選擇表面的概念??頻率選擇表面(Frequency?Selective?Surface,?FSS)指的是具有頻率選擇特性??的二維周期性金屬結構[24,25]。當電磁波入射時,頻率選擇表面本身不吸收電磁波??4??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雙層FSS的X波段高增益微帶天線[J]. 袁子東,高軍,曹祥玉,鄭秋容,楊歡歡. 微波學報. 2013(01)
[2]GTEM小室性能測試方法[J]. 舒志強,吳淑忠. 電子質量. 2008(10)
[3]鐵氧體吸波材料及其應用[J]. 陽開新. 磁性材料及器件. 1996(03)
博士論文
[1]基于GTEM小室輻射發(fā)射測試的若干關鍵技術研究[D]. 李吉.北京郵電大學 2010
碩士論文
[1]基于時域有限差分法的頻率選擇表面研究[D]. 馮海森.大連理工大學 2009
[2]GTEM室若干理論與應用問題研究[D]. 任列輝.中國科學院電子學研究所 2001
本文編號:3420800
【文章來源】:南京大學江蘇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6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1.1物質的介電常數和磁導率的分布[8]??2??
Veselago的設想一直沒有被實驗驗證。直到19%年,英國帝國理工學院Pendry??教授帶領小組成員設計了金屬線周期排列結構(Wire?Medium),如圖1.2?(a)所??示,理論推導出材料具有負等效介電常數的特性[4]。三年后,如圖1.2(b)所示,??J.?Pendry教授又使用了開口金屬環(huán)(Split-ring?Resonator,?SRR)陣列理論推導出??了負磁導率材料[5]。2001年,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圣迭戈分校的D.?R.?Smith教??授和他的同事將J.?Pendry教授的金屬線周期排列結構和開口金屬環(huán)陣列結合起??來[6],金屬線周期排列結構基于等離子體激元獲得等效的負介電常數,開口金屬??環(huán)中產生的震蕩電流獲得了等效的負磁導率,世界上首個人工左手材料被實驗所??實現,如圖1.2?(c)所示。在這個著名的實驗中,負折射現象首次被證實,從此??學術界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左手材料并開展相關理論和實驗的探索,包括完美透鏡??[7]等(成像分辨率突破了衍射極限,衍射極限是傳統(tǒng)玻璃透鏡可以實現的最小分??辨率)。??0lectric?plasm
隨著人工電磁材料不斷發(fā)展,在2005年,梯度折射率介質被用來彎折電磁??波[21]。在2006年Pendry教授和Smith教授提出利用變換光學理論設計“隱身衣”,??圖1.3是電磁波在“隱身衣”作用下繞開金屬目標進行傳播的示意圖,隱身衣的出??現表明可以通過超材料控制電磁波的傳播方向[223]。從此人們開始關注基于人工??電磁材料的隱身衣或隱身斗篷的設計,涌現出很多創(chuàng)新性的成果。??圖1.3隱身衣繞開電磁波示意圖[22】??在科研工作者的努力下,人工電磁材料不斷蓬勃發(fā)展,在不同的領域都有廣??闊的發(fā)展前景。??1.1.2頻率選擇表面的概念??頻率選擇表面(Frequency?Selective?Surface,?FSS)指的是具有頻率選擇特性??的二維周期性金屬結構[24,25]。當電磁波入射時,頻率選擇表面本身不吸收電磁波??4??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雙層FSS的X波段高增益微帶天線[J]. 袁子東,高軍,曹祥玉,鄭秋容,楊歡歡. 微波學報. 2013(01)
[2]GTEM小室性能測試方法[J]. 舒志強,吳淑忠. 電子質量. 2008(10)
[3]鐵氧體吸波材料及其應用[J]. 陽開新. 磁性材料及器件. 1996(03)
博士論文
[1]基于GTEM小室輻射發(fā)射測試的若干關鍵技術研究[D]. 李吉.北京郵電大學 2010
碩士論文
[1]基于時域有限差分法的頻率選擇表面研究[D]. 馮海森.大連理工大學 2009
[2]GTEM室若干理論與應用問題研究[D]. 任列輝.中國科學院電子學研究所 2001
本文編號:342080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wulilw/342080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