諧振腔方式增強拉曼效應的研究
【圖文】:
第1期王洋,蔣書波等:諧振腔方式增強拉曼效應的研究實驗系統(tǒng)結構如圖1所示,系統(tǒng)對激發(fā)光本身的特性有較高要求,需要保證其中心波長及穩(wěn)定性[4]。圖1實驗系統(tǒng)結構簡圖1.1半導體激光器半導體激光器也稱作激光二極管(LD),LD通過兩個由半導體晶體構成的能帶間電子的躍遷形成發(fā)射光,該發(fā)射光源具有相干性。為了輸出相干激光需要滿足粒子數(shù)反轉和閥值條件。粒子數(shù)反轉條件是必要的,因為只有處在高能級導帶上的電子向低能級帶發(fā)生躍遷時才能輻射出光子,且此光子的能量就是這兩個能帶的差值。閥值條件則需要前者輻射后的能量增益能夠抵消半導體晶體的內(nèi)部損耗以及外部的輸出損耗,激光器只有在滿足閥值條件以后才能出現(xiàn)凈增益,其閥值條件如式(1)所示:gth=αi+αout(1)式中,gth是閥值增益,αi是晶體內(nèi)部損耗,αout表示輸出損耗。由于其實質就是將電子轉變成光子的泵浦元件,所以一般都以閥值電流作為激光器設計前的重要參數(shù)[5]。1.2光路系統(tǒng)設計激光二級管驅動電路的設計和對激光二極管溫度的控制設計是本光路系統(tǒng)平臺的基礎,參見圖1,光路系統(tǒng)主要包括準直系統(tǒng)、光闌、諧振腔1以及諧振腔2。圖2光束發(fā)散角(1)準直系統(tǒng)由于激光二極管的特殊結構,其發(fā)出的光束在同PN結的垂直方向與平行方向上存在很大差異,如圖2所示。本激光二極管發(fā)散角范圍為θ‖≤8°、θ⊥≤30°。為使輸出原場光束均勻分布,采用THORLABS公司的激光二極管準直集成系統(tǒng)(LTN330-B)。其準直原理主要采用了雙橢圓柱透鏡的方法,,當位于橢圓焦點位置的點光源發(fā)出一束光,從光密介質射入光疏介質,再經(jīng)過橢圓面折射之后,光束將變成同此橢圓長軸平行的光。在準直系統(tǒng)中,兩個焦距不等的橢圓柱透鏡之間
蟮哪芰吭鲆婺芄壞窒鉣氳繼寰紿宓哪誆克鷙?以及外部的輸出損耗,激光器只有在滿足閥值條件以后才能出現(xiàn)凈增益,其閥值條件如式(1)所示:gth=αi+αout(1)式中,gth是閥值增益,αi是晶體內(nèi)部損耗,αout表示輸出損耗。由于其實質就是將電子轉變成光子的泵浦元件,所以一般都以閥值電流作為激光器設計前的重要參數(shù)[5]。1.2光路系統(tǒng)設計激光二級管驅動電路的設計和對激光二極管溫度的控制設計是本光路系統(tǒng)平臺的基礎,參見圖1,光路系統(tǒng)主要包括準直系統(tǒng)、光闌、諧振腔1以及諧振腔2。圖2光束發(fā)散角(1)準直系統(tǒng)由于激光二極管的特殊結構,其發(fā)出的光束在同PN結的垂直方向與平行方向上存在很大差異,如圖2所示。本激光二極管發(fā)散角范圍為θ‖≤8°、θ⊥≤30°。為使輸出原場光束均勻分布,采用THORLABS公司的激光二極管準直集成系統(tǒng)(LTN330-B)。其準直原理主要采用了雙橢圓柱透鏡的方法,當位于橢圓焦點位置的點光源發(fā)出一束光,從光密介質射入光疏介質,再經(jīng)過橢圓面折射之后,光束將變成同此橢圓長軸平行的光。在準直系統(tǒng)中,兩個焦距不等的橢圓柱透鏡之間的距離已被確定好且其母線相互垂直,第1個橢圓柱透鏡的作用是將光源快軸方向的發(fā)散角壓縮,第2個橢圓柱透鏡的作用則是壓縮光源慢軸方向的發(fā)散角。這樣在快軸與慢軸兩個方向就都能準直光束。原理示意圖如圖3所示。圖3準直光束原理示意圖(2)檢測器位置在拉曼技術中,對于某一特定的氣體來說其拉曼頻移是一定的,與激發(fā)光的功率沒有關系,只跟被檢測氣體本身的分子結構有關。當我們檢測樣品池中某一被測氣體的濃度時,由于事先已知其分子的拉曼頻移和激光的頻率,由此可確定濾光片的波長參數(shù),最后通過檢測此波長的光子強度?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F.A.Miller;G.B.Kauffman;李雄記;;拉曼效應的發(fā)現(xiàn)[J];大學化學;1992年04期
2 鄒文棟;固體中光聲拉曼效應的理論分析[J];量子電子學報;2003年02期
3 里佐威;光纖中的拉曼效應[J];物理實驗;2001年04期
4 沈廷根,嚴仲強;含拉曼效應的NLS方程的近似求解[J];計算物理;1994年01期
5 柯惟中,吳緘中;氨基酸在銀膠溶液中的表面增強拉曼效應[J];光譜學與光譜分析;2004年05期
6 賈維國;喬麗榮;王旭穎;門克內(nèi)木樂;楊軍;張俊萍;;拉曼效應和參量放大共同作用下增益譜特性[J];物理學報;2012年19期
7 張俊;馮瑩;陳爽;;大功率雙包層光纖激光器拉曼效應分析[J];量子電子學報;2007年06期
8 喬麗榮;;雙折射色散階躍光纖中拉曼效應和參量放大增益譜[J];光學技術;2012年04期
9 劉廣定;為興宗國求科學——化學家潘貫日據(jù)臺灣時期簡傳[J];中國科技史料;2001年03期
10 韓鳳;賈維國;柴宏宇;張俊萍;門克內(nèi)木樂;楊軍;;低雙折射光纖中拉曼效應對增益譜的影響[J];光學學報;2013年07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柯惟中;吳緘中;;氨基酸在銀膠溶液中的表面增強拉曼效應[A];第十二屆全國分子光譜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2年
2 李曉菲;曹敏華;章瀚;程絲;姚建林;范麗娟;;具有表面增強拉曼效應的聚合物納米纖維[A];2011年全國高分子學術論文報告會論文摘要集[C];2011年
3 鞏稼民;袁心易;左旭;;碲基光纖中受激拉曼效應的應用技術[A];2013年(第五屆)西部光子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湖北 TY;光電子的未來[N];電腦報;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張思遠;拉曼效應對低雙折射光纖偏振態(tài)的影響與演化分析[D];內(nèi)蒙古大學;2015年
2 韓飛;應用群論研究液芯光纖中CCl_4的拉曼效應[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3 韓鳳;低雙折射光纖和色散位移光纖中加入拉曼效應對增益譜的影響[D];內(nèi)蒙古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263616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wulilw/2636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