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原子與光場共振相互作用的W態(tài)融合
【圖文】:
圖13種融合方案糾纏成本比較Fig.1Entanglementcostcomparisonsofthreefusionschemes綜上,本文基于腔QED系統(tǒng),提出了將2個W態(tài)融合為1個更大的W態(tài)方案.從2個W態(tài)(WN〉和WM〉)各。眰原子同時送入真空微波腔場,當原子與微波腔場發(fā)生共振相互作用后,探測腔場.若腔場中有1個光子,則初始的2個W態(tài)融合為(N+M)個原子W態(tài);若腔場中沒有光子,則繼續(xù)探測原子;若2個原子均處于激發(fā)態(tài),則融合失;若2個原子有1個處于激發(fā)態(tài),則初始的2個W態(tài)融合為(N+M-2)個原子W態(tài);若2個原子均處于基態(tài),則余下的(N-1)個原子W態(tài)和(M-1)個原子W態(tài)仍可按此方案循環(huán)融合.通過對糾纏資源成本的分析,共振融合方案優(yōu)于失諧融合方案,且共振融合方案無需探測原子即可以一定概率生成(N+M)個原子W態(tài).若融合(N+M)個原子W態(tài)失敗,繼續(xù)探測飛出的2個原子,則可以一定概率生成(N+M-2)個原子W態(tài),,即此方案糾纏資源利用率較高.通過可行性分析,在目前技術(shù)水平下可實現(xiàn)共振融合方案.參考文獻[1]BellJS.OntheEinsteinPoldolskyRosenParadox[J].Physics,1964,1:195-200.[2]NielsenMA,ChuangIL.QuantumComputationandQu
圖13種融合方案糾纏成本比較Fig.1Entanglementcostcomparisonsofthreefusionschemes綜上,本文基于腔QED系統(tǒng),提出了將2個W態(tài)融合為1個更大的W態(tài)方案.從2個W態(tài)(WN〉和WM〉)各。眰原子同時送入真空微波腔場,當原子與微波腔場發(fā)生共振相互作用后,探測腔場.若腔場中有1個光子,則初始的2個W態(tài)融合為(N+M)個原子W態(tài);若腔場中沒有光子,則繼續(xù)探測原子;若2個原子均處于激發(fā)態(tài),則融合失;若2個原子有1個處于激發(fā)態(tài),則初始的2個W態(tài)融合為(N+M-2)個原子W態(tài);若2個原子均處于基態(tài),則余下的(N-1)個原子W態(tài)和(M-1)個原子W態(tài)仍可按此方案循環(huán)融合.通過對糾纏資源成本的分析,共振融合方案優(yōu)于失諧融合方案,且共振融合方案無需探測原子即可以一定概率生成(N+M)個原子W態(tài).若融合(N+M)個原子W態(tài)失敗,繼續(xù)探測飛出的2個原子,則可以一定概率生成(N+M-2)個原子W態(tài),即此方案糾纏資源利用率較高.通過可行性分析,在目前技術(shù)水平下可實現(xiàn)共振融合方案.參考文獻[1]BellJS.OntheEinsteinPoldolskyRosenParadox[J].Physics,1964,1:195-200.[2]NielsenMA,ChuangIL.QuantumComputationandQu
【作者單位】: 池州學院機電工程學院;中國科學技術(shù)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批準號:11274010;11374085) 安徽省高校優(yōu)秀青年人才重點項目(批準號:gxyqZD2016370;gxyqZD2016368) 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學研究項目(批準號:KJ2016A511)
【分類號】:O413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2條
1 王廣德;劉曉靜;李宏;馬季;李雪;張斯淇;;兩光子的自旋態(tài)與糾纏態(tài)[J];吉林大學學報(理學版);2015年05期
2 宋軍;沈金玲;張剛;曹卓良;;W類態(tài)三糾纏原子與二項式光場相互作用過程中光場的量子特性[J];吉林大學學報(理學版);2006年03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條
1 臧學平;;基于原子與光場共振相互作用的W態(tài)融合[J];吉林大學學報(理學版);2017年02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條
1 宋軍,曹卓良;兩糾纏原子與二項式光場相互作用過程中光場的量子特性[J];吉林大學學報(理學版);2004年03期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吳龍泉,李洪才;利用腔場與可移動鏡子的作用制備兩種非經(jīng)典態(tài)[J];光子學報;2003年01期
2 陳翔;楊榕燦;李洪才;鄭世才;;基于腔QED實現(xiàn)相干腔場遠程控制非門和糾纏交換[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年06期
3 孫宇航;靳偉;;雙腔系統(tǒng)中腔場間的糾纏[J];科學技術(shù)與工程;2013年01期
4 劉正東;腔場的二階相干度與腔膜競爭現(xiàn)象[J];量子電子學;1988年03期
5 高云峰,馮健,史舒人;二能級原子與雙模場喇曼相互作用模型的腔場譜[J];物理學報;2001年08期
6 高云峰,馮健;非簡并拉曼過程中交流斯塔克位移對腔場譜的影響[J];物理學報;2004年03期
7 李悅科,張桂明,高云峰;耦合雙原子Jaynes-Cummings模型的腔場譜[J];原子與分子物理學報;2004年04期
8 羅濤;王雪迎;潘淑梅;鄭泰玉;;2個原子與2個耗散腔場量子體系中線性熵的研究[J];東北師大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01期
9 李福利;利用單光子微激射器產(chǎn)生強壓縮腔場的理論研究[J];物理學報;1990年11期
10 宋克慧;不同原子的選擇電離和測量產(chǎn)生腔場壓縮的比較
本文編號:253365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wulilw/25336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