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周期飛秒激光場下Ne原子的非順序雙電離
[Abstract]:The distribution of Ne~ (2) ion momentum induced by non-sequential double ionization of inert gas Ne atoms in a small period femtosecond laser field is experimentally measured. It is found that this distribution strongly depends on the carrier envelope phase (Carrier-Envelope Phase,CEP) of the laser field. Under some CEP conditions, there are obvious asymmetrical bimodal structures. The semiclassical theoretical calculation can reproduce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qualitatively. Theoretical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asymmetric momentum distribution of bivalent ions comes from the contribution of collision direct ionization (Recollision-Impact-Ionization,RII) and collision-excited ionization (Recollision-Excitation and Subsequent Ionization,RESI) channels in the process of non-sequential double ionization. The asymmetric bimodal structure comes from the RII channel, while the RESI channel affects the low-momentum part, which leads to the flattening of the bimodal structure. The distribution of Ne~ (2) ion momentum in the RII channel is strongly dependent on CEP. However, the distribution of Ne~ (2) ion momentum in RESI channel does not change obviously with CEP. Further calculation shows that the ionic real Coulomb potential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non-sequential double ionization, which will increase the output of RESI channel.
【作者單位】: 中國科學院武漢物理與數(shù)學研究所 波譜與原子分子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大學;北京應用物理與計算數(shù)學研究所;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編號:11274050,11204356,11334009,11374329,11425414,11474321) 國家重點基礎(chǔ)研究發(fā)展計劃(編號:2013CB922201) 中國科學院青年創(chuàng)新促進會(編號:2011242)資助項目
【分類號】:O562.4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預電離狀態(tài)下激光感應的氣體擊穿[J];激光與光電子學進展;1973年07期
2 王鵬飛;;電離圈的秘密[J];科學大眾;1957年07期
3 李洪玉;劉建勝;;超短強激光脈沖激勵甲烷團簇的內(nèi)電離機理[J];物理學報;2010年11期
4 俞譽福;共振電離光譜[J];自然雜志;1982年06期
5 李昌勇,肖連團,張臨杰,馬維光,賈鎖堂;鉀原子的能量積聚誘導電離和雙光子共振三光子電離[J];中國激光;2002年05期
6 夏敬芳,呂誠哉,郭偉力,李郁芬;CS_2的三光子電離過程[J];量子電子學;1985年03期
7 張東玲;湯清彬;余本海;陳東;;碰撞閾值下氬原子非次序雙電離[J];物理學報;2011年05期
8 魏雅娜;田鋼;李燕;楊世平;;分子的取向和激光強度對非時序雙電離的影響[J];計算物理;2010年05期
9 田原野;郭福明;楊玉軍;;原子勢對閾上電離平臺的影響[J];物理學報;2013年07期
10 鄧宏貴,唐英,秦莉絹,王祖賡;鈉蒸氣中基于鈉原子的三種電離機制的研究[J];激光雜志;1999年06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條
1 李洪云;王兵兵;陳京;蔣紅兵;李曉峰;劉杰;龔旗煌;傅盤銘;;電場的不對稱性對非序列電離的影響[A];2006年全國強場激光物理會議論文集[C];2006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左萬龍;二硫化碳分子強場電離、雙電離及核振動增強電離[D];吉林大學;2016年
2 李盈儐;強激光場驅(qū)動的原子非次序雙電離研究[D];南京大學;2016年
3 童愛紅;強場激光驅(qū)動的分子非次序雙電離的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2年
4 周月明;強場雙電離的關(guān)聯(lián)電子動力學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3年
5 王春成;分子在強飛秒激光場中的光電子動量譜及解離性電離研究[D];吉林大學;2012年
6 王傳亮;原子強場超快電離動力學的實驗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武漢物理與數(shù)學研究所);2014年
7 胡飛飛;環(huán)己酮分子在飛秒泵浦探測下的電離解離過程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8 張永志;電子與原子散射的負離子共振以及亞穩(wěn)態(tài)激發(fā)電離[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3年
9 苗向陽;雙原子分子在飛秒激光強場中的電離解離動力學[D];大連理工大學;2009年
10 張軍峰;不同結(jié)構(gòu)多原子分子在飛秒強激光場中的電離解離過程[D];吉林大學;2015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周杰;反場構(gòu)型預電離等離子體形成過程的數(shù)值模擬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4年
2 董善思;強激光場中原子雙電離的關(guān)聯(lián)電子動量分布及標度定律相關(guān)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6年
3 賈沙沙;周期量級激光場中氙原子雙電離電子動力學研究[D];信陽師范學院;2016年
4 樊露露;飛秒激光場下一溴二氯乙烷分子解離電離和解離雙電離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5 李盈儐;強場驅(qū)動下原子雙電離微觀動力學研究[D];信陽師范學院;2013年
6 李緯川;甲酸分子在強激光場中的電離解離行為[D];吉林大學;2010年
7 李曉嬌;線性分子在強激光場中電離角分布的理論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3年
8 李燕;強激光場中分子雙電離和解離的相關(guān)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07年
9 梁慧;熱解超聲分子束條件下苯及其苯的取代物在飛秒激光場中的電離解離研究[D];吉林大學;2013年
10 楊景;碘甲烷(CH_3I)在飛秒激光場的電離解離研究[D];吉林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237645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wulilw/23764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