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物理激光光斑位置精確測量方法的改進
本文選題:熱物理 切入點:激光光斑 出處:《激光雜志》2017年02期
【摘要】:由于激光光斑本身不易捕捉及激光束易受到大氣介質(zhì)干擾而發(fā)生后向散射,降低了激光光斑清晰度,導致傳統(tǒng)方法的激光光斑位置測量精度低,提出基于統(tǒng)計概率算法的熱物理激光光斑位置精確測量方法。首先計算和調(diào)整激光束方位角和仰俯角,確定熱物理激光光斑的位置;然后采用異步距離控制方法來排除大氣介質(zhì)對激光光斑的干擾、降低激光束的后向散射程度;最后采用統(tǒng)計概率算法計算測量誤差的均值和方差,對熱物理激光光斑進行去偏差處理。試驗結(jié)果表明該方法能夠更有效地測量熱物理激光光斑位置及其變化情況,在誤差率控制方面同樣具有優(yōu)勢。
[Abstract]:Because the laser spot itself is difficult to capture and the laser beam is easily backscattered by atmospheric media, the clarity of the laser spot is reduced, which leads to the low accuracy of the traditional laser spot position measurement.A method for accurate measurement of spot position of thermal physics laser based on statistical probability algorithm is presented.Firstly, the azimuth and pitch angle of laser beam are calculated and adjusted to determine the position of thermal physical laser spot, and then the asynchronous distance control method is used to eliminate the interference of atmospheric medium to laser spot and to reduce the backscattering degree of laser beam.Finally, the statistical probability algorithm is used to calculate the mean value and variance of the measurement error, and the thermal physical laser spot is removed from the deviation.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is method is more effective in measuring the spot position and its variation of thermal physical laser, and it also has advantages in error rate control.
【作者單位】: 荊楚理工學院數(shù)理學院;復旦大學物理學系;
【基金】:2015地方高校國家級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訓練計劃項目(201511336009)
【分類號】:TN24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高明;吳振森;;大氣環(huán)境下激光光斑瞄準偏差的補償方法研究[J];光學技術;2009年02期
2 阮梁;馬衛(wèi)紅;;外場激光光斑中心檢測算法研究[J];光學儀器;2010年02期
3 張海莊;李鐘敏;楚振鋒;劉志林;夏潤波;;基于圓定位算法的遠場激光光斑中心測量[J];激光與紅外;2011年01期
4 侯再紅,吳毅,汪超;旋轉(zhuǎn)式激光光斑測試儀[J];強激光與粒子束;2002年03期
5 孫愛鮮,王晶,何衡湘,陳亦慶;激光光斑重心測試精度理論分析[J];激光技術;2004年06期
6 范永金;李闊;周炳玉;;激光光斑探測系統(tǒng)軟件設計與分析[J];光電技術應用;2008年02期
7 秦玉偉;;激光光斑測量技術研究[J];河南科學;2012年05期
8 趙旭;連翠玲;王帥;;激光光斑捕獲與分析系統(tǒng)的研究[J];河北省科學院學報;2012年03期
9 黃繼鵬;王延杰;孫宏海;張少迪;;激光光斑位置精確測量系統(tǒng)[J];光學精密工程;2013年04期
10 尹達人;許生龍;;測量激光光斑的頻譜分析法[J];應用激光;1985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6條
1 陳志斌;王呈陽;卓家靖;侯章亞;;單、低頻脈沖激光光斑測試技術研究[A];第十一屆全國光學測試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集)[C];2006年
2 李寶柱;賈曉東;張永進;;基于掃描成像方法的激光光斑測量系統(tǒng)研制[A];2008年激光探測、制導與對抗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3 侯再紅;吳毅;汪超;原育凱;李保生;;旋轉(zhuǎn)式激光光斑測試儀[A];第六屆全國激光科學技術青年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1年
4 徐亞明;邢誠;劉冠蘭;唐楓;;幾種激光光斑中心檢測方法的比較[A];湖北省測繪學會2006年度科學技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6年
5 陳志斌;薛明晰;侯章亞;;基于點陣式上轉(zhuǎn)換探測技術的低頻窄脈沖激光光斑采集方法的研究[A];第十三屆全國光學測試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集)[C];2010年
6 張愷;;利用MATLAB-GUI界面對激光光斑圖像進行分析[A];第九屆全國光電技術學術交流會論文集(下冊)[C];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馮國斌;空中目標靶上強激光光斑參數(shù)測量技術[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小平;激光光斑測量控制系統(tǒng)設計與開發(fā)[D];華中科技大學;2007年
2 于偉莉;激光光斑中心位置計算方法的研究[D];長春理工大學;2008年
3 張斌;基于激光光斑漂移的尾流探測方法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9年
4 張立;激光光斑測量系統(tǒng)[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0年
5 童靜;基于數(shù)字圖像的激光光斑的提取與位置檢測方法[D];電子科技大學;2008年
6 王亞麗;基于圖像的激光光斑識別和特性分析[D];長春理工大學;2008年
7 李潔;激光光斑能量分布及中心定位的分析與研究[D];中北大學;2015年
8 陳琳;基于QD的紅外激光光斑位置精密檢測技術研究[D];長春理工大學;2010年
9 李麗莎;基于雙線陣CCD激光光斑探測技術研究[D];長春理工大學;2010年
10 馬春光;激光光斑定位技術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02年
,本文編號:172143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wulilw/1721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