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學院大學物理實驗預習系統(tǒng)開發(fā)與研究
本文關鍵詞:獨立學院大學物理實驗預習系統(tǒng)開發(fā)與研究 出處:《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7年07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獨立學院 大學物理實驗 預習系統(tǒng) Matlab 圖形用戶界面
【摘要】:為提高獨立學院學生物理實驗的效率,培養(yǎng)高質量應用型人才,提出一套大學物理實驗預習系統(tǒng)的設計,其包含引導類A系統(tǒng)和提高類B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主要通過Matlab的GUI界面演示預習過程、展示實現(xiàn)現(xiàn)象及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并通過單片機及外圍芯片實時測量和傳輸數(shù)據(jù),展現(xiàn)實驗過程及數(shù)據(jù)變化趨勢。應用該系統(tǒng)引導學生準確理解預習規(guī)范,提升學生對操作過程的預判能力。實際教學證明,該系統(tǒng)對學生實驗起到了很好的輔助指導作用,明顯減少了學生實驗的誤操作,實驗效率顯著提升,重復實驗率大大降低;學生實驗報告中,因實驗數(shù)據(jù)測量錯誤導致的結果錯誤大幅減少,且實驗分析內容有所增加,實驗分析質量有明顯的深化和提升。
[Abstract]: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students ' physical experiment in independent college and cultivate high - quality practical talents , a set of pre - learning system for college physics experiment is designed . It includes guiding class A system and improving class B system .
【作者單位】: 東南大學成賢學院基礎部物理實驗中心;東南大學實驗室與設備管理處;
【基金】:東南大學成賢學院教改項目(物理實驗中心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之“賽、創(chuàng)、!甭(lián)動模式探究:yjg1501)
【分類號】:G642;O4-4
【正文快照】: 0引言 大學物理實驗是學生進入大學后接觸的第一門實驗課程,其學習過程包含課前、課堂和課后三部分組 成,目前課前預習部分對學生的要求是通過充分的教材預習并寫好預習報告[1]。對于獨立學院的大部分學生,僅通過教材做書面預習,無法使學生比較清晰地了解實驗的具體內容,且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志路;淺談學好大學物理的體會[J];內蒙古電大學刊;2000年02期
2 孫學明;幫助學生學好基礎課——大學物理[J];北京電子科技學院學報;2000年01期
3 靳霞;大學物理方法論教學初探[J];煤炭高等教育;2002年04期
4 夏桂珍,王繼東;大學物理實驗中學員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J];武警工程學院學報;2002年06期
5 張曉宏,李琦,尹增謙;大學物理考試改革的意義及實踐[J];現(xiàn)代物理知識;2002年04期
6 顧牡,吳於人,陳銘南,羊亞平,毛駿健;突出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創(chuàng)建有特色的大學物理課程教學體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2年02期
7 趙純;關于大學物理考試改革的探索——以華南理工大學為例[J];高等理科教育;2003年S1期
8 閻守勝;祝賀北京大學物理系建系90周年[J];物理;2003年10期
9 張之翔;紀念北京大學物理系成立九十周年[J];物理;2003年10期
10 胡亞聯(lián),張昱;大學物理創(chuàng)新教育與現(xiàn)代化人才培養(yǎng)模式探討[J];理工高教研究;2003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吳平;趙雪丹;黃筱玲;邱宏;丁紅勝;李書民;;《大學物理實驗教程》教材體系與內容的研究[A];探索的腳步——“十一五”北京高等教育教材建設論文集[C];2010年
2 解光勇;施衛(wèi);馬德明;屈光輝;;大學物理實驗課程考核方式的改革與實踐[A];第六屆全國高等學校物理實驗教學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10年
3 解光勇;施衛(wèi);;大學物理實驗“疑問式”教學模式設計[A];第六屆全國高等學校物理實驗教學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10年
4 孟桂菊;楊昌權;黃文利;;新世紀大學物理教育改革的探討[A];湖北省物理學會、武漢物理學會成立70周年慶典暨2002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2年
5 鄭殊;馬春利;;大學物理多媒體教學的探討和實踐[A];2005年全國高校非物理類專業(yè)物理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6 敬仕超;周志堅;陳希明;;認真實施“大學物理基本要求” 努力實現(xiàn)教學內容現(xiàn)代化[A];2005年全國高校非物理類專業(yè)物理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7 俱海浪;李寶河;黃英群;;大學物理實驗對學生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A];北京高教學會實驗室工作研究會2010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10年
8 潘林峰;程衍富;;大學物理多媒體課件的設計與制作[A];湖北省物理學會、武漢物理學會2004’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4年
9 瞿鴻飛;;關于設立“南京大學物理系大航核技術專業(yè)獎學金”的介紹[A];PGNAA技術專題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10 于磊;王金良;張時聲;;對“文科大學物理”教學的不斷探索[A];2005年全國高校非物理類專業(yè)物理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高蘭香;大學物理有效教學的理論與實踐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力文;微信支持下大學物理翻轉課堂的研究與實踐[D];蘇州大學;2016年
2 張禮;大學物理實驗預習系統(tǒng)的研究[D];東南大學;2016年
3 王成;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大學物理自主學習的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8年
4 張彬;從教育銜接層面探討如何促進大學物理學習[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5 吳洪莉;對以學生為主體的大學物理課堂教學評價的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6 葉兆寧;大學物理多媒體教學資源庫的建設及應用策略研究[D];東南大學;2005年
7 周云;大學物理輔導軟件的研究與開發(fā)[D];合肥工業(yè)大學;2004年
8 齊東平;探究教學在《大學物理實驗》課程中的應用[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9 常建宇;大學物理教學方法探討[D];大連理工大學;2012年
10 鄧從杰;大學物理實驗學習與教學方法的探討[D];大連理工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142315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wulilw/14231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