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重頻捷變抗舷外有源誘餌距離假目標干擾的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6-08 12:34
針對舷外有源誘餌的抑制開展仿真研究,建立了舷外有源誘餌的距離假目標干擾的理論模型,分析了基于重頻捷變抗舷外有源誘餌距離假目標的算法,最后開展了基于重頻捷變抗舷外有源誘餌距離假目標的仿真研究。本論文的研究可以為末制導雷達抗舷外有源誘餌設計提供一定的參考意義。
【文章來源】:艦船電子對抗. 2020,43(04)
【文章頁數】:5 頁
【部分圖文】:
距離跟蹤誤差
角度跟蹤誤差
角度跟蹤誤差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主被動雷達復合制導對抗方法研究[J]. 王振. 艦船電子工程. 2018(07)
[2]線性調頻脈沖壓縮雷達假目標干擾數學分析[J]. 何明坤. 艦船電子對抗. 2015(01)
[3]多假目標干擾對CFAR檢測雷達的壓制距離分析[J]. 鄭光勇,王華兵,謝曉波. 飛行器測控學報. 2013(02)
[4]反艦導彈艦載軟殺傷技術及武器系統(tǒng)進展[J]. 錢海鷹,徐松林. 艦船電子工程. 2013(01)
[5]對線性調頻雷達的假目標干擾分析[J]. 楊愛平,何暖. 艦船電子對抗. 2012(05)
[6]密集假目標干擾的峰均比改善方法[J]. 惲建波,朱云鵬,靳學明. 艦船電子對抗. 2012(02)
[7]基于DRFM間歇采樣轉發(fā)的相干假目標串干擾仿真分析[J]. 黃成家,劉曉東. 艦船電子對抗. 2011(04)
[8]舷外有源誘餌裝備發(fā)展及作戰(zhàn)使用現(xiàn)狀[J]. 胡海,孫玉明,隋先輝. 艦船科學技術. 2011(02)
[9]舷外有源誘餌干擾作戰(zhàn)使用研究[J]. 許政,王強,于勇,許冬亮. 現(xiàn)代電子技術. 2010(21)
[10]基于DRFM的欺騙干擾及反干擾[J]. 黨立坤,王小念,張建科,李佰春. 艦船電子對抗. 2010(02)
博士論文
[1]反艦導彈雷達導引頭抗舷外干擾技術研究[D]. 來慶福.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2011
本文編號:3218462
【文章來源】:艦船電子對抗. 2020,43(04)
【文章頁數】:5 頁
【部分圖文】:
距離跟蹤誤差
角度跟蹤誤差
角度跟蹤誤差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主被動雷達復合制導對抗方法研究[J]. 王振. 艦船電子工程. 2018(07)
[2]線性調頻脈沖壓縮雷達假目標干擾數學分析[J]. 何明坤. 艦船電子對抗. 2015(01)
[3]多假目標干擾對CFAR檢測雷達的壓制距離分析[J]. 鄭光勇,王華兵,謝曉波. 飛行器測控學報. 2013(02)
[4]反艦導彈艦載軟殺傷技術及武器系統(tǒng)進展[J]. 錢海鷹,徐松林. 艦船電子工程. 2013(01)
[5]對線性調頻雷達的假目標干擾分析[J]. 楊愛平,何暖. 艦船電子對抗. 2012(05)
[6]密集假目標干擾的峰均比改善方法[J]. 惲建波,朱云鵬,靳學明. 艦船電子對抗. 2012(02)
[7]基于DRFM間歇采樣轉發(fā)的相干假目標串干擾仿真分析[J]. 黃成家,劉曉東. 艦船電子對抗. 2011(04)
[8]舷外有源誘餌裝備發(fā)展及作戰(zhàn)使用現(xiàn)狀[J]. 胡海,孫玉明,隋先輝. 艦船科學技術. 2011(02)
[9]舷外有源誘餌干擾作戰(zhàn)使用研究[J]. 許政,王強,于勇,許冬亮. 現(xiàn)代電子技術. 2010(21)
[10]基于DRFM的欺騙干擾及反干擾[J]. 黨立坤,王小念,張建科,李佰春. 艦船電子對抗. 2010(02)
博士論文
[1]反艦導彈雷達導引頭抗舷外干擾技術研究[D]. 來慶福.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2011
本文編號:321846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wltx/321846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