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小波變換的地震信號擬合與去噪研究
本文關(guān)鍵詞: 地震信號 去噪 小波變換 人工擬合 閾值 小波包 出處:《河南理工大學(xué)》2014年碩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xué)位論文
【摘要】:在實際信號的采集過程中,因為受到數(shù)據(jù)采集儀器和采集環(huán)境的影響,獲得的地震數(shù)據(jù)難免會存在噪聲,伴隨在有用信號中的噪聲是影響地震信號處理的重要因素,這些噪聲會對有效信號的分析和處理工作帶來不利影響,因此在不對有效信號產(chǎn)生損耗的基礎(chǔ)上,盡最大的可能來降低信號含有的噪聲,甚至從強(qiáng)噪聲信號中提取有用信號,提高地震信號的信噪比對地震勘探精度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義,也是研究熱點。本文主要研究了小波分析去噪的基本理論及其在模擬地震信號中的應(yīng)用。首先分析了地震動噪聲的特點和相應(yīng)的去噪方式,通過分析和對比得出了傅里葉變換和短時傅里葉變換對于非平穩(wěn)信號處理有些力不從心,而小波分析的方法卻能同時對信號進(jìn)行時域和頻域的分析,適應(yīng)多種復(fù)雜地信號分析狀況,對于地震動這樣的非平穩(wěn)信號來說是很有力的處理工具。小波包變換更是對小波變換的進(jìn)一步發(fā)展,對小波包空間作了更精細(xì)的分割,使小波包更具有更好的時頻分析能力,特別是對于震動信號這種包含大量中、高頻信息的非平穩(wěn)信號能夠進(jìn)行更好的時頻局部化分析,因此小波包去噪效果會更加明顯。接著詳細(xì)論述了地震信號的人工擬合方式,提出了基于小波包理論的地震信號模擬,通過比較得到了良好的非平穩(wěn)地震信號。然后根據(jù)小波包閾值去噪原理提出了對新閾值函數(shù)的應(yīng)用,并結(jié)合了加權(quán)中值去噪的方法,將此方法應(yīng)用在模擬得到的地震信號中,通過計算比較重構(gòu)誤差,定量地分析了各種去噪方法的優(yōu)劣。文中還探討了地震信號小波變換的小波基選取問題。將小波分析去噪方法在實際地震信號去噪中進(jìn)行仿真,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最后對基于Lab VIEW的上位機(jī)進(jìn)行了設(shè)計,并將文中的算法在其中實現(xiàn)。
[Abstract]:In the acquisition process of the actual signal, because of data acquisition instrument and acquisition environment, the acquired seismic data will inevitably exist with noise, noise in a useful signal is an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the seismic signal processing, the noise will adversely affect the analysis and processing of signals, resulting in not effective signal loss on the basis of the maximum extent possible to reduce the noise signal containing, and even extract the useful signal from strong noise signal, has an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the signal-to-noise ratio of seismic signal to improve the precision of seismic exploration, is also a research hotspot. This paper mainly studies the basic theory of wavelet denoising and its application in earthquake simulation in the signal. The paper analys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round motion noise and the corresponding denoising methods, through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the Fourier transform and short time Fourier transform Ye Bianhuan for non-stationary signal processing there too, and analysis the wavelet analysis method can simultaneously in time domain and frequency domain of the signal, a variety of complex signal analysis for ground motion adaptation, non-stationary signal that is very powerful processing tools. Wavelet packet is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wavelet transform, the wavelet packet space for a more precise segmentation, the wavelet packet has better time-frequency analysis ability, especially for the vibration signal contains a large, better time-frequency analysis of non-stationary signal to high frequency information, so wavelet packet denoising effect will be more obvious. And then it discusses the way of artificial fitting the seismic signal, is proposed to simulate the seismic signal based on wavelet packet theory, by comparing the obtained good non-stationary seismic signals. Then based on Wavelet Packet Threshold Denoising The application of the principle put forward a new threshold function, combined with the method of weighted median denoising of seismic signal,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method in the simulation results, by comparing the reconstruction error,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pros and cons of various denoising methods. This paper also discusses the selection of seismic signal wavelet transform wavelet base the wavelet denoising method. The simulation on the actual seismic signal denoising, and achieved good results, at the end of the host computer Lab based on VIEW is designed, and the algorithm in the implementation.
【學(xué)位授予單位】:河南理工大學(xué)
【學(xué)位級別】:碩士
【學(xué)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TN911.7
【相似文獻(xiàn)】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田小平,丁玉美,高西全;數(shù)字地震信號中長周期隨機(jī)干擾的消除[J];信號處理;1999年01期
2 孔祥茜,吳繼偉,岳繼光;地震信號小波變換的去噪方法[J];計算機(jī)輔助工程;2005年03期
3 薛亞茹;;反向擴(kuò)散在提高地震信號分辨率中的應(yīng)用研究[J];微計算機(jī)信息;2008年07期
4 閻平凡;;信號的時——頻表示及其實驗研究[J];信號處理;1988年01期
5 馬秋芳,余厚全,趙樹國;地震信號子樣幅值的概率分布及數(shù)字地震儀的量化信噪比[J];江漢石油學(xué)院學(xué)報;1990年03期
6 劉霞;馬妍;閆鴻娟;姚建紅;;基于參數(shù)優(yōu)化的廣義S變換在提取地震信號瞬時參數(shù)中的應(yīng)用[J];自動化技術(shù)與應(yīng)用;2013年03期
7 劉繼承;富爽;;基于MP算法的快速地震信號譜分析[J];計算機(jī)技術(shù)與發(fā)展;2010年07期
8 邱宏茂,劉俊民,范萬春;基于BP神經(jīng)網(wǎng)絡(luò)的地震信號識別分類[J];計算機(jī)應(yīng)用與軟件;2005年07期
9 常春起,呂碧湖;地震信號反演的一種新方法[J];數(shù)據(jù)采集與處理;1993年02期
10 公成敏;;全變分原理在地震數(shù)據(jù)去噪中的應(yīng)用[J];計算機(jī)與數(shù)字工程;2014年07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朱培民;俞國柱;王家映;;地震信號的對稱性、高斯性及其檢測方法[A];2001年中國地球物理學(xué)會年刊——中國地球物理學(xué)會第十七屆年會論文集[C];2001年
2 張猛;王華忠;;小波變換和希爾伯特變換在地震信號瞬時參數(shù)提取中的比較研究[A];中國地球物理學(xué)會第二十七屆年會論文集[C];2011年
3 盧軍;潘衛(wèi)平;;地震信號數(shù)字磁帶記錄回放系統(tǒng)[A];1995年中國地球物理學(xué)會第十一屆學(xué)術(shù)年會論文集[C];1995年
4 歐陽祖熙;師潔珊;雷興利;;正交變換在地震信號實時檢測與處理中的應(yīng)用[A];中國地震學(xué)會第三次全國地震科學(xué)學(xué)術(shù)討論會論文摘要匯編[C];1986年
5 范葉平;;磁帶記錄地震信號的模數(shù)轉(zhuǎn)換與處理[A];中國地震學(xué)會第七次學(xué)術(shù)大會論文摘要集[C];1998年
6 羅朝盛;汪富泉;;分形與小波在地震信號的壓縮及其恢復(fù)中的應(yīng)用[A];1992年中國地球物理學(xué)會第八屆學(xué)術(shù)年會論文集[C];1992年
7 熊高君;張學(xué)工;李衍達(dá);;利用地震信號自動確定飛機(jī)投彈炸點位置的方法[A];2001年中國地球物理學(xué)會年刊——中國地球物理學(xué)會第十七屆年會論文集[C];2001年
8 廖祖文;高靜懷;陳文超;;極平坦沖擊響應(yīng)濾波器估計地震信號瞬時特征[A];中國地球物理學(xué)會第二十屆年會論文集[C];2004年
9 沈萍;楊選輝;劉希強(qiáng);張廉強(qiáng);;提高地震信號分辨率的小波包方法[A];中國地球物理第二十一屆年會論文集[C];2005年
10 許朝陽;范萬春;季國華;劉俊民;;時頻分析在地震信號初至估計中的應(yīng)用[A];陜西地球物理文集(五)國家安全與軍事地球物理研究[C];2005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通訊員 趙彬 楊雄武 吳洪彪;全國第一個地震信號發(fā)射臺在賓川建成并投入使用[N];大理日報(漢);2011年
相關(guān)博士學(xué)位論文 前3條
1 王培茂;地震信號的時頻特征表示方法及應(yīng)用[D];吉林大學(xué);2008年
2 付燕;人工地震信號去噪方法研究[D];西北工業(yè)大學(xué);2002年
3 劉霞;基于譜分解的巖性油氣藏薄層識別技術(shù)研究[D];東北石油大學(xué);2014年
相關(guān)碩士學(xué)位論文 前10條
1 陳穎頻;地震信號分?jǐn)?shù)域頻譜成像理論及應(yīng)用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xué);2013年
2 馬妍;基于時頻分析的地震信號瞬時參數(shù)提取方法研究[D];東北石油大學(xué);2013年
3 彭建亮;最優(yōu)分?jǐn)?shù)階濾波器設(shè)計及應(yīng)用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xué);2011年
4 陳學(xué)華;時頻分布與地震信號譜分析研究[D];成都理工大學(xué);2006年
5 孫長蘋;S變換地震信號薄層預(yù)測處理技術(shù)[D];東北石油大學(xué);2011年
6 李傳輝;地震信號快速匹配追蹤分解及瞬時譜分析[D];中國石油大學(xué)(華東);2012年
7 史曉龍;基于小波變換的地震信號擬合與去噪研究[D];河南理工大學(xué);2014年
8 安蘊(yùn);基于MATLAB的小波分析用于地震信號的去噪研究[D];中北大學(xué);2012年
9 李蕾;地震信號的時頻分析及其在蘇里格氣田薄儲層識別中的應(yīng)用[D];成都理工大學(xué);2009年
10 李剛;基于S變換的地震信號相干噪聲壓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xué);2011年
,本文編號:152755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wltx/1527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