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圖像疊加的GEO目標探測方法
【作者單位】: 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中國科學院空間目標與碎片觀測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1033009,10903030)資助
【分類號】:P123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王鳴浩;陳濤;王建立;劉欣悅;;捆綁式望遠鏡圖像信噪比測量及分析[J];光學精密工程;2009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焦繼超;趙保軍;周剛;;一種傅里葉——梅林變換空間圖像快速配準算法[J];兵工學報;2010年12期
2 趙飛;王森;鄧超;陳志遠;;興隆1m光學望遠鏡消雜散光系統(tǒng)[J];光學精密工程;2010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黃倩;金偉其;夏潤秋;王霞;馮亮;彭云糧;;基于人眼時限模型的紅外弱小目標探測實驗及其分析[A];中國光學學會2010年光學大會論文集[C];2010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龐之浩;;把宇宙帶回家[J];大科技;1999年03期
2 喻貴銀;;攬月——國外月球測繪成果一瞥[J];中國測繪;2006年05期
3 吳光節(jié);陣列量子器件的信噪比與處理[J];云南天文臺臺刊;1997年01期
4 ;紅巨星以振蕩之音開拓天體物理學新視野[J];科技傳播;2010年22期
5 特魯?shù)稀.貝爾;孫正凡;;聆聽天籟[J];現(xiàn)代物理知識;2008年03期
6 王鳴浩;陳濤;王建立;劉欣悅;;捆綁式望遠鏡圖像信噪比測量及分析[J];光學精密工程;2009年01期
7 田野;;萬有引力可能有問題[J];大科技;1999年03期
8 周丹,金振宇,盧汝為,樓柯;像運動法測量視寧度參數(shù)中曝光時間的重要性及其測定[J];云南天文臺臺刊;2002年01期
9 馬曉燠;饒長輝;張學軍;;三種光電器件用于天體光度測量時的性能比較[J];光學學報;2007年05期
10 馮永;胡戈鋒;;星座系統(tǒng)的信息網(wǎng)絡設計[J];航天器工程;2008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鄒德財;邊玉敬;吳海濤;李云;;羅蘭-C信號周期識別的數(shù)字化算法[A];2005年全國時間頻率學術交流會文集[C];2005年
2 楊廷高;;X射線脈沖星脈沖到達航天器時間測量[A];中國天文學會2007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3 劉靜;都亨;龔建村;;航天器的空間碎片和流星體環(huán)境及其預報——1999年獅子座流星暴的預測和結(jié)果的比較和分析[A];第九屆全國日地空間物理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集[C];2000年
4 王丹;姜小光;;利用時間序列圖像的傅立葉分析重構(gòu)中國地區(qū)無云NDVI圖像[A];中國空間科學學會空間探測專業(yè)委員會第十七次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4年
5 冉曉強;汶德勝;;CCD相機雙工作模式的設計與實現(xiàn)[A];2007年全國第十六屆十三。ㄊ校┕鈱W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6 佘明生;戴超;李明;;太陽帆——一種地月空間和行星際探測的無動力航天器[A];中國空間科學學會空間探測專業(yè)委員會第八次學術會議論文集[C];1995年
7 何友文;;強流星雨及其電離效應觀測與研究[A];1998年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十四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8年
8 ;天力、天測、天文技術、時頻分會場報告摘要[A];中國天文學會2008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9 馬月華;徐品新;李廣宇;;從航天安全角度重新討論流星暴[A];中國天文學會恒星分會2004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4年
10 蘇牡丹;鄭勇;杜蘭;;跟蹤與數(shù)據(jù)中繼衛(wèi)星系統(tǒng)及其定軌方式[A];中國測繪學會2006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王俊鳴;航天器發(fā)射因何要等“發(fā)射窗口”[N];科技日報;2006年
2 本報駐俄羅斯記者 董映璧;讓舊航天服變成衛(wèi)星[N];科技日報;2006年
3 記者 何永晉;烏強化航天活動管理[N];科技日報;2006年
4 本報記者 張亮;人類新一輪探月高潮的前奏[N];科技日報;2006年
5 群芳;人類使者再訪火星[N];科學時報;2006年
6 ;俄羅斯“赫魯尼切夫”國家航天科研生產(chǎn)中心[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6年
7 左賽春;給空間碎片做個CT[N];中國航天報;2001年
8 ;星際旅行 亦真亦幻[N];科學時報;2003年
9 新文;阿波羅計劃[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4年
10 尹懷勤;探測火星上的冰凍水[N];大眾科技報;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語強;SBG望遠鏡空間碎片觀測精度分析[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臺);2006年
2 曾智蓉;太陽X-EUV成像望遠鏡CCD標定方法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空間科學與應用研究中心);2009年
3 黃正化;太陽過渡區(qū)精細結(jié)構(gòu)的紫外觀測資料的初步分析[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09年
4 陳瓊;月面控制網(wǎng)建立及月球投影理論研究[D];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2006年
5 陳勇昌;CMOS星敏感器硬件系統(tǒng)設計[D];華中科技大學;2007年
6 孔令高;快速測量太陽風參數(shù)方法研究及FY-2C衛(wèi)星太陽X射線數(shù)據(jù)反演[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空間科學與應用研究中心);2006年
7 于學剛;相位差法波前探測器設計[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臺);2008年
8 賴志娟;近地空間高能粒子分布及太陽質(zhì)子事件短期預報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空間科學與應用研究中心);2008年
9 李婷婷;太陽質(zhì)子事件長期預報模型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空間科學與應用研究中心);2009年
10 劉s,
本文編號:253202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tianwen/2532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