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藏族傳統(tǒng)天文歷算的淵源
[Abstract]:Tibetan traditional astronomical calendar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part of Tibetan traditional culture, but also an important branch of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natural science in the world. This paper holds that the Tibetan traditional astronomical calendar is based on the experience of local phenology, which absorbs the main contents of the Indian calendar, some contents of the Han Dynasty calendar and other astronomical knowledge, and has its own unique calendar.
【作者單位】: 蘭州大學民族學研究院暨歷史文化學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拉卜楞丁科爾扎倉研究”階段性成果,項目號:10YJC850011
【分類號】:P197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黃明信;申曉亭;;蒙古歷、藏歷、漢歷[J];文獻;2002年01期
2 傅千吉;肖鵬;;敦煌吐魯番文獻中藏漢天文歷算文化關系研究[J];西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4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才讓太;;藏文起源新探[J];中國藏學;1988年01期
2 孫正國;藏族神話母題的文化解讀[J];中國藏學;2003年03期
3 李連榮;;藏族風馬旗觀念的起源與民俗象征[J];中國藏學;2008年02期
4 傅千吉;;藏族天文歷算學教育發(fā)展初探[J];中國藏學;2008年03期
5 佘靜芳;;教育在西藏民族傳統(tǒng)體育文化傳承中的作用[J];中國藏學;2010年02期
6 任小波;;敦煌吐蕃文書中的“人馬盟誓”情節(jié)新探——IOL TibJ 731號藏文寫卷研究釋例[J];中國藏學;2011年03期
7 楊曉榮;索朗玉珍;;藏族傳統(tǒng)測量方法探析[J];中國藏學;2011年03期
8 才讓;;法藏敦煌藏文文獻P.T.992號《分別講說人的行止》之研究[J];中國藏學;2012年01期
9 趙寶紅;淺談中國歷史上的女兒國[J];丹東師專學報;2001年04期
10 李并成;侯文昌;;敦煌寫本吐蕃文雇工契P.T.1297_4探析[J];敦煌研究;2011年05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卓嘎;藏族天文歷算傳承模式及其變遷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2 高亞斌;藏族當代漢語詩歌:本土經驗的現(xiàn)代表達[D];蘭州大學;2011年
3 謝冰雪;擴大的家族——洮河流域藏族傳統(tǒng)民間組織沙尼調查[D];蘭州大學;2011年
4 楊衛(wèi);清代青海藏族社會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5 王蓓;《格薩爾王傳》與多康地區(qū)藏族族群認同[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11年
6 李輝;漢譯佛經中的宿曜術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1年
7 王啟祥;藏區(qū)學校愛國主義教育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8 陳立明;藏門珞民族關系研究[D];四川大學;2003年
9 郭光普;西藏墨脫縣野生動物和當地居民之間的關系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10 宋朝陽;西藏產業(yè)結構研究[D];武漢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查斌;從神圣走向世俗[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2 謝光典;公元七至九世紀青藏高原東北緣的歷史地名研究[D];蘭州大學;2011年
3 扎西華旦;藏族諺語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4 張婧;藏族題材電影的跨文化傳播[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5 唐黎燕;清代留駐京師的藏傳佛教僧人[D];青海師范大學;2011年
6 周寅;納西族古代天文歷法研究[D];西南大學;2012年
7 韓輝;藏族大學生文化認同結構及與自我價值感的關系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2年
8 張煜;想象西藏[D];暨南大學;2003年
9 黨措;吐蕃時期法成在敦煌的密典傳譯及其影響[D];陜西師范大學;2006年
10 楊亭;論《格薩爾王傳》的生態(tài)美學思想[D];西南大學;2006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華侃;敦煌古藏文寫卷《乘法九九表》的初步研究[J];西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5年03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兵;屈德寧;;藏、羌、回族傳統(tǒng)文化與村寨資源利用方式[J];吉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年04期
2 卓瑪措;;藏族文化視野中的生態(tài)經濟倫理研究[J];大眾科技;2006年07期
3 房俊民;孫輝;張炎周;;四川藏區(qū)傳統(tǒng)藏文化對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意義[J];世界科技研究與發(fā)展;2007年04期
4 陸璐;;中華傳統(tǒng)文化與運動員競技體育精神鑄造[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年02期
5 肖亮;董惠梅;;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與現(xiàn)代化進程[J];科技創(chuàng)業(yè)月刊;2007年09期
6 肖恒;楊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政治文化[J];科協(xié)論壇(下半月);2007年08期
7 劉恩響;郭占慶;;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當代教育功能淺析[J];中國科技信息;2008年17期
8 曾玲;;淺談裝飾設計教育[J];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08年32期
9 黃中普;于衍平;;傳統(tǒng)文化對基礎技術教育的影響[J];科技信息;2009年02期
10 殷子寶;;淺談中國直苴彝族音樂[J];民營科技;2009年07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孫佳;;傳統(tǒng)文化與社區(qū)先進文化建設[A];傳統(tǒng)文化與先進文化構建[C];2004年
2 宋志軍;;實現(xiàn)傳統(tǒng)文化的當代意義——《于丹〈論語〉心得》一書的出版營銷過程的啟示[A];優(yōu)秀出版物價值論:中國編輯學會第十三屆年會優(yōu)秀文集[C];2008年
3 陳沛沛;楊枝青;楊杏林;張晶瀅;肖蕓;蘇麗娜;;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而不同”思想造就了“海派中醫(yī)”[A];全國第十八次醫(yī)古文研究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4 周大偉;;皇帝的新衣:來自北京老胡同的吊詭[A];2005中國可持續(xù)發(fā)展論壇——中國可持續(xù)發(fā)展研究會2005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下冊)[C];2005年
5 繆品枚;;畬族與閩東傳統(tǒng)文化[A];畬族文化研究(下冊)[C];2003年
6 李群;;中國傳統(tǒng)文化思想對現(xiàn)代人才管理的啟示[A];國土資源職教改革與創(chuàng)新[C];2009年
7 馮敏;;涼山彝族傳統(tǒng)文化與改革[A];民族學研究第十輯——中國民族學會第四屆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1989年
8 劉梅;;論心理學形神觀整體恒動思想[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9 田峰;;傳統(tǒng)文化與晉江文化的現(xiàn)代化[A];朱熹理學與晉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10 杜熙茹;;我國傳統(tǒng)文化在假日體育旅游中的和諧共享——以南海西樵山對南獅的策劃為例[A];2007廣東省體育科學研究論文選[C];2007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陳鶴顏;給新場鎮(zhèn)一個歡樂的理由[N];雅安日報;2007年
2 本報記者 劉維濤 張帆;歷經風雨更堅定[N];人民日報;2009年
3 ;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海北藏族自治州第十二屆委員會第三次會議選舉海北州政協(xié)十二屆委員會副主席、常務委員名單[N];祁連山報;2009年
4 本報記者 毛翠香;日扎山下書寫發(fā)展傳奇[N];青海日報;2009年
5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決定任命名單[N];柴達木報;2010年
6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決定任免名單[N];柴達木報;2010年
7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決定任免名單[N];柴達木報;2010年
8 本報記者 常川;高原遍開和諧花[N];西藏日報;2010年
9 曹元忠 王志琦;為了一千多名藏族群眾[N];西南電力報;2001年
10 中國西藏信息中心;藏族首飾[N];西藏日報;200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甘措;藏族法律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5年
2 敖道胡;蒙古族“兀格”作品與藏族“眾達木”作品比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0年
3 王保慶;傳統(tǒng)文化與執(zhí)政黨建設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4年
4 張文安;周秦兩漢神仙信仰研究[D];鄭州大學;2005年
5 廖君湘;南部侗族傳統(tǒng)文化特點研究[D];蘭州大學;2006年
6 張云;中國會計文化研究[D];天津財經大學;2007年
7 郭樹芹;唐代涉醫(yī)文學研究[D];四川大學;2005年
8 張佑林;江浙區(qū)域經濟發(fā)展中的文化因素分析[D];華中科技大學;2005年
9 陳勝;中國傳統(tǒng)文化視閾下的法律與宗教[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10 喬玉光;危機管理視角下的中國北方草原傳統(tǒng)文化[D];中央民族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蜀艷;淺析藏族禮儀文化中的哈達[D];中央民族大學;2005年
2 唐仲娟;中國少數民族紀錄片走勢研究[D];西北民族大學;2007年
3 凌浩;高海拔地區(qū)漢藏族健康成人腦組織MR形態(tài)學對比性研究[D];青海大學;2011年
4 卻落;安多藏族文化中的女性地位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5年
5 呂曉娟;藏族小學漢語文教學之行動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3年
6 杜宏;中國西藏昌都地區(qū)藏族九個STR基因座的遺傳多態(tài)性及法醫(yī)學應用研究[D];四川大學;2002年
7 鄒中正;漢族和藏族親屬稱謂的比較研究[D];四川大學;2003年
8 譚艷紅;夏目漱石和傳統(tǒng)文化[D];湘潭大學;2001年
9 南加才讓;略論藏族石刻文化[D];中央民族大學;2004年
10 王繼太;繪畫個性化語言的探索[D];延邊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251980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tianwen/2519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