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太陽周太陽黑子數(shù)峰值預測
[Abstract]:Through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of the historical solar cycle, such as peak value, ascending period and descending period, three kinds of linear fitting relations between peak value variation and ascending period are give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ength of the peak value of two solar cycles and the falling period is fitted. By analyzing the long term variation period of the solar cycle and even after the tenth week, the law of the variation of the odd peak value is analyzed. The predicted results of the 25th solar cycle are as follows: it is expected that the 25th solar cycle will begin around June 2020, which will be more intense than the 24th solar Zhou Qiang, with a peak sunspot number of 119.2 鹵5.5. The peak intensity of the 25th solar cycle is similar to that of the 17th solar cycle and the 23rd solar cycle.
【作者單位】: 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與應(yīng)用研究中心;中國科學院大學;宇航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基金】:宇航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項目(編號:2014ADL-DW0303) 國家重點基礎(chǔ)研究發(fā)展計劃(編號:2012CB825606)資助項目
【分類號】:P182.41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6條
1 王家龍;日地系統(tǒng)學中的太陽活動研究(Ⅰ)日地系統(tǒng)物理學中緩變型太陽活動的研究[J];地球物理學進展;1994年03期
2 ;Predicting the solar maximum with the rising rate[J];Science China(Physics,Mechanics & Astronomy);2012年02期
3 TANG YanKe;DENG LinHua;;Phase asynchrony between flare index and sunspot activity[J];Science China(Physics,Mechanics & Astronomy);2013年10期
4 ;The Prediction of Maximum Amplitudes of Solar Cycles and the Maximum Amplitude of Solar Cycle 24[J];Chinese Journal of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2002年06期
5 ;Estimating the Size and Timing of the Maximum Amplitude of Solar Cycle 24[J];Chinese Journal of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2005年05期
6 ;A New Method to Determine Epochs of Solar Cycle Extrema[J];Chinese Journal of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2006年03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瑞波;魏文壽;袁玉江;楊青;喻樹龍;張同文;尚華明;陳峰;;樹輪記錄的天山南坡阿克蘇河過去300a徑流變化特征[J];冰川凍土;2011年04期
2 張真真;林振山;杜建麗;劉會玉;;樹輪資料(1511~1954)太陽活動的多尺度分析——EMD方法的應(yīng)用[J];地理科學;2009年05期
3 周廣巖;韓延本;尹志強;馬利華;韓永剛;;太陽活動千年尺度的準周期性波動[J];地球物理學進展;2007年02期
4 王家龍,孫靜蘭;太陽活動及其對地球環(huán)境的影響[J];第四紀研究;2002年06期
5 ;Impacts of Multi-Scale Solar Activity on Climate.Part Ⅱ:Dominant Timescales in Decadal-Centennial Climate Variability[J];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2012年04期
6 邵志剛;馬宗晉;蔡晉安;任金衛(wèi);陳會忠;張浪平;;全球及中國大陸強震時序活動特征[J];地震地質(zhì);2012年04期
7 曲江文;高志剛;;太陽黑子活動對新發(fā)病毒性傳染病發(fā)生的影響[J];環(huán)境與健康雜志;2012年02期
8 曲維政;黃菲;趙進平;賈英萊;李春;岳淑紅;;北太平洋年代際濤動與太陽活動的聯(lián)系[J];海洋與湖沼;2008年06期
9 曲江文;聶紹發(fā);;太陽黑子活動與流感大流行關(guān)系的探討[J];中華疾病控制雜志;2011年03期
10 ;Prediction of the smoothed monthly mean sunspot numbers for solar cycle 24[J];Science in China(Series G:Physics,Mechanics & Astronomy);2008年12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2條
1 ;Does the F_(10.7) index correctly describe solar EUV flux during the deep solar minimum of 2007-2009?[A];中國科學院地質(zhì)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屆(2011年度)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中)[C];2012年
2 曲維政;趙進平;黃菲;楊亮;何暉;鄧聲貴;丁星云;;高空大氣濤動現(xiàn)象與太陽活動的聯(lián)系[A];紀念中國地球物理學會成立60周年專輯[C];2007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占臘生;太陽長期活動特征的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臺);2003年
2 徐彤;中低緯電離層模型及其異,F(xiàn)象相關(guān)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9年
3 孔德芳;太陽暗條長期活動的統(tǒng)計特征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臺);2014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秦磊;基于綜合信息模型的太陽活動預測方法[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電子學研究所);2007年
2 褚哲;太陽黑子的世紀周期以及太陽較差自轉(zhuǎn)的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3 鄒蓬;太陽暗條的非線性分析及周期性研究[D];重慶大學;2014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Is a higher correlation necessary for a more accurate prediction?[J];Science China(Physics,Mechanics & Astronomy);2011年01期
2 李可軍;馮雯;梁紅飛;;異常的第24太陽活動周——新千年的第一個完整的太陽活動周[J];中國科學:物理學 力學 天文學;2010年10期
3 ;The Prediction of Maximum Amplitudes of Solar Cycles and the Maximum Amplitude of Solar Cycle 24[J];Chinese Journal of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2002年06期
4 ;Wavelet Analysis of the Schwabe Cycle Properties in Solar Activity[J];Chinese Journal of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2004年06期
5 ;Estimating the Size and Timing of the Maximum Amplitude of Solar Cycle 24[J];Chinese Journal of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2005年05期
6 ;A Running Average Method for Predicting the Size and Length of a Solar Cycle[J];Chinese Journal of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2008年04期
7 ;Predicting the start and maximum amplitude of solar cycle 24 using similar phases and a cycle grouping[J];Research in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2009年02期
8 ;Does a low solar cycle minimum hint at a weak upcoming cycle?[J];Research in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2010年10期
9 ;The prediction method of similar cycles[J];Research in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2011年12期
10 王家龍,張柏榮;太陽活動預報簡論[J];天文學進展;1990年02期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胡福民,蔣明漢;太陽周的模糊分類和對22周的預報[J];空間科學學報;1985年04期
2 高美慶,孔楠,項靜恬,張桂清;第22太陽周地磁活動峰值及時間的預報(英文)[J];云南天文臺臺刊;1989年S1期
3 王家龍,龔建村,佟繼周,孫靜蘭,朱翠蓮;第23太陽周的極大是否已經(jīng)出現(xiàn)?[J];科學通報;2001年11期
4 章公亮,徐元芳;日球參數(shù)的太陽周變化[J];Chinese Journal of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1986年01期
5 張勤;第22太陽周首次大質(zhì)子事件的預測[J];云南天文臺臺刊;1987年02期
6 高美慶,項靜恬,孔楠,張桂清;第22太陽周地磁活動峰值和時間的預計[J];空間科學學報;1990年04期
7 王家龍;苗娟;劉四清;龔建村;朱翠蓮;;第24太陽周太陽黑子數(shù)平滑月均值預報[J];中國科學(G輯:物理學 力學 天文學);2008年08期
8 張衡 ,葉惠蓮;關(guān)于第廿和第廿一太陽周的劃分[J];云南天文臺臺刊;1978年01期
9 王家龍;第22和23太陽周太陽活動預測[J];Chinese Journal of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1992年04期
10 董士侖;;太陽活動的世紀周期和第22、23太陽周特征值預報[J];天文學報;1986年01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7條
1 高美慶;Richard Donnelly;;太陽紫外和遠紫外流量太陽周變化的研究[A];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論文摘要集(1987)[C];1989年
2 王家龍;;相似周方法對第23周黑子數(shù)預測的檢驗[A];第十屆全國日地空間物理學術(shù)討論會論文摘要集[C];2003年
3 張勤;;23太陽周的太陽輻射暴[A];第十屆全國日地空間物理學術(shù)討論會論文摘要集[C];2003年
4 章公亮;徐元芳;;日球參數(shù)的太陽周變化[A];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論文摘要集(1986)[C];1989年
5 王家龍;;黑子活動水平在近極小期的演化及其預報應(yīng)用[A];第十一屆全國日地空間物理學術(shù)討論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6 章公亮;徐元芳;;背景及擾動太陽風的太陽周變化(Ⅰ)——基本參數(shù)及密度參數(shù)[A];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論文摘要集(1986)[C];1989年
7 章公亮;徐元芳;;背景及擾動太陽風的太陽周變化——聲速及無量綱參數(shù)[A];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論文摘要集(1988)[C];1989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虞衛(wèi)勇;地球附近1996-2012年行星際日冕物質(zhì)拋射的統(tǒng)計研究[D];南昌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241815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tianwen/2418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