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雁北:2個黑洞相互碰撞發(fā)出引力波的理論模型與思想細節(jié)
[Abstract]:Zheng Chen Yanbei, an expert on gravitational waves, a professor at the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nd a core team member of the LIGO Science Alliance. On February 11, 2016, the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released a report at the National Media Center in Washington, D.C. Gravitational waves were detected directly by two laser interferometer gravitational wave observatories (LIGO),) in Livingston and Hanford for the first time. The cause of this gravitational wave from a collision of two black holes is the collision of a black hole with a mass of 29 solar masses and another black hole of 36 times the mass of the sun to produce gravitational waves.
【分類號】:O412.1;P145.8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戴聞;;追蹤引力波[J];物理;2009年11期
2 鄒振隆,張平華,王祝翔;引力波[J];物理;1974年02期
3 陳嘉言;引力波[J];中山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75年02期
4 秦榮先;引力波觀測的進展[J];物理;1979年04期
5 鄭慶障,崔世治;扭擺——探測低頻引力波的一種可能的天線[J];物理學報;1980年09期
6 楊林峰;粒子繞黑洞運動時的引力波輻射[J];鄭州紡織工學院學報;1991年02期
7 胡恩科;引力波及其檢測[J];現(xiàn)代物理知識;1992年03期
8 柯惟力;南半球的引力波探測[J];江蘇廣播電視大學學報;1996年04期
9 青心;能接收到引力波嗎[J];蘭州大學學報;1998年03期
10 方陵生;;關(guān)于“引力波”問答[J];世界科學;2014年04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2條
1 伍岳明;曹明富;;引力波的三種作用方式——日全食期間的引力波實驗[A];中國地球物理2010——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二十六屆年會、中國地震學會第十三次學術(shù)大會論文集[C];2010年
2 趙艷彬;王孝東;孫克新;;LISA引力波探測器與關(guān)鍵技術(shù)分析[A];中國宇航學會深空探測技術(shù)專業(yè)委員會第七屆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10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7條
1 劉霞;美歐“麗莎”計劃欲覓引力波芳蹤[N];科技日報;2010年
2 殷曉嵐(書評人);引力波之謎[N];中國圖書商報;2011年
3 胡恩科;還沒有探測到引力波[N];中國航空報;2013年
4 郭明波;一項捕獲引力波的新技術(shù)[N];北京科技報;2000年
5 夢靈;歐美將聯(lián)手證實愛因斯坦預(yù)言[N];大眾科技報;2000年
6 對外經(jīng)貿(mào)大學教授 柏林洪堡大學博士生導師 馮八飛;無用之用相對論[N];經(jīng)濟觀察報;2014年
7 常麗君;科學家向“傾聽”萬有引力波邁近一步[N];科技日報;2010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童明雷;殘余引力波、高頻引力波探測器和宇宙暗能量的一些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shù)大學;2010年
2 李瑾;基于LIGO引力波探測的Ringdown波形理論分析及其數(shù)字信號處理[D];重慶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27637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tianwen/22763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