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師范大學天文系學者基于LAMOST巡天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4顆新的DA型脈動白矮星
本文選題:白矮星 + DA; 參考:《北京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年05期
【摘要】:正近期,北京師范大學天文系博士后蘇杰和付建寧教授等基于我國大科學裝置郭守敬望遠鏡(又稱LAMOST)巡天數(shù)據(jù)的白矮星星表,觀測發(fā)現(xiàn)了4顆新的DA型脈動白矮星.白矮星是中、小質(zhì)量恒星演化的晚期階段,是一種由電子簡并態(tài)物質(zhì)構成的致密天體.由于銀河系中大約98%的恒星最終都會演化成為白矮星,因此白矮星的研究對于認識和了解恒星演化規(guī)律以及銀河系演化歷史具有重要意義,同時白矮星也是研究極端條件下物理現(xiàn)象和規(guī)律的天然實驗室,而DA型白矮星則是所
[Abstract]:Recently, Su Jie and Fu Jianning, postdoctoral students of the Department of Astronomy,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and others, based on the survey data of Guo Shoujing Telescope (also known as LAMOST), discovered four new DA-type pulsating white dwarf stars.White dwarf is the late stage of the evolution of medium and small mass stars. It is a compact celestial body composed of electron-normalized matter.Since about 98% of the stars in the Milky way eventually evolve into white dwarfs, the study of white dwarf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understanding and understanding the rules of stellar evolution and the evolution history of the Milky way.At the same time, White Dwarf is also a natural laboratory for studying physical phenomena and laws under extreme conditions, while DA Type White Dwarf is a natural laboratory for studying physical phenomena and laws under extreme conditions.
【分類號】:P145.5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地球殺手1950DA[J];國外科技動態(tài);2002年05期
2 ;國家重大科學工程——LAMOST通過國家竣工驗收[J];中國基礎科學;2009年03期
3 ;LAMOST的科學成就[J];中國科技獎勵;2007年09期
4 吳悅;羅阿理;施建榮;白仲瑞;趙景昆;韋鵬;趙永恒;;基于郭守敬望遠鏡(LAMOST)試觀測數(shù)據(jù)新發(fā)現(xiàn)的貧金屬星候選體[J];天文學進展;2010年04期
5 金文敬,唐正宏,王叔和,須同祺;LAMOST工程中天體測量要求的探討[J];陜西天文臺臺刊;1999年01期
6 萬長勝,金革,王堅,郝黎凱,李昔華,黃鯤,任間,李鋒,牛田野;LAMOST觀測控制系統(tǒng)的命令解析[J];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學報;2005年04期
7 金文敬,陳力;關于LAMOST天體測量標準天區(qū)選擇的建議[J];天文學進展;2005年02期
8 崔波;葉中付;白仲瑞;;LAMOST二維光纖光譜抽譜方法的研究[J];天文學報;2008年03期
9 趙永桓;LAMOST建設進展[J];中國科學院院刊;2005年05期
10 徐靈哲;;LAMOST總控系統(tǒng)消息總線研究[J];天文研究與技術;2008年03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2條
1 石亦菲;國家重大科學工程LAMOST項目通過國家竣工驗收[N];中國經(jīng)濟導報;2009年
2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 楊捷興;“ 1950DA” 小行星有新解[N];科技日報;200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蘇杰;DA型脈動白矮星的星震學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臺);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畢立鵬;LAMOST低質(zhì)量光譜交互式分析平臺的設計與實現(xiàn)[D];山東大學;2016年
2 左芳;基于LAMOST恒星光譜的視向速度精度問題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學;2011年
3 薛續(xù)磊;LAMOST波長定標和在線數(shù)據(jù)處理系統(tǒng)的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09年
4 韋鵬;LAMOST一維光譜自動處理[D];山東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73275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tianwen/1732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