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行星盤演變的粘滯擴散階段
發(fā)布時間:2017-12-19 18:02
本文關鍵詞:原行星盤演變的粘滯擴散階段 出處:《吉林大學》2010年碩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位論文
【摘要】: 太陽星云的演變可以分為三個階段:下落,粘滯耗散和清除階段。每個階段的盤子結構由不同的物理過程決定。當從分子云坍塌而匯合的物質(zhì)下落到盤子的表面時,物質(zhì)在盤子表面受到薄層吸積沖擊而以次音速穩(wěn)定下來時太陽星云就形成了。這種吸積沖擊過程給星云表面提供了大量的熱量。匯流的氣體的角動量在吸積沖擊薄層的下面的湍流剪切層上將會被調(diào)整到開普勒盤的角動量值并且有可能提供局部的粘滯。在本文我們集中討論粘滯耗散階段。我們認為盤子的演化主要決定于盤子內(nèi)部所產(chǎn)生的粘滯壓。在這個階段,粘滯機制將重新分布星云的質(zhì)量和角動量。盤子的物質(zhì)往里流而角動量往外流,星云逐漸向外擴展。與以往的均勻粘滯考慮不同,在此我們加入不均勻粘滯來研究原始太陽星云粘滯耗散階段。計算中應用了目前最新的不均勻粘滯。在粘滯的計算中,我們加入了磁轉動不穩(wěn)效應。星云面密度和其它物理量的徑向分布與以往的考慮均勻粘滯的星云模型中有顯著不同。我們認為不均勻粘滯的結果更符合星云演變的歷史真實。
【學位授予單位】:吉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0
【分類號】:P181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INSPIRATION FROM STUDY OF ANTARCTIC METEORITES 1:PETROGRAPHIC AND COMPOSITIONAL EVIDENCES FOR EARLY CONTINUOUS CHEMICAL FRACTIONATION OF THE SOLAR NEBULA[J];Antarctic Research;1992年01期
2 周濟林;溫文;;太陽系外行星系統(tǒng)的形成及未來探測計劃[J];自然雜志;2014年02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王欣明;火星異常低質(zhì)量的理論解釋[D];吉林大學;2011年
2 劉慧根;原行星盤對行星系統(tǒng)形成及演化的影響[D];南京大學;2011年
3 謝基偉;雙星系統(tǒng)中行星的形成及動力學[D];南京大學;2011年
4 隋寧;太陽星云的演變[D];吉林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30888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tianwen/13088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