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環(huán)境下人格權侵權認定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9-11-01 21:20
【摘要】:計算機和互聯網技術的發(fā)展,深刻地改變了人類社會的生活方式,給人們的日常交往和信息獲取、交流帶來了極大的方便。在網絡環(huán)境下,特別是網絡信息技術的應用和發(fā)展,使得人格權侵權呈現出新的特點。這主要表現在:網絡環(huán)境下人格權具有不同于現實生活中人格權的一些特點,比如人格權更易遭受到侵害,而且侵害后果更為嚴重。因為在互聯網上,數據信息交流和傳播更為迅捷,當人格權侵權行為發(fā)生時,其損害后果地域范圍廣,可能涉及到整個互聯網范圍,跨越現實生活中的地理界限;而且由侵權行為引發(fā)的互聯網上的信息可能被其他地域的搜索引擎所儲存,被互聯網用戶多次下載,引發(fā)成千上萬的互聯網網民的關注和評論,造成的損害結果時間跨度大,往往難以及時消除。因此,對網絡環(huán)境下的人格權侵權保護十分必要,其要點和難點在于互聯網環(huán)境下人格權侵權認定。 論文從人格權侵權的基本概念和基礎理論為始,從我國人格權侵權保護現狀出發(fā),以實際典型案例或事件為切入點,析出實務中人格權侵權認定的難點并予以分析,不是從立法角度,而是從現有立法情況出發(fā),著力從解釋學的角度解決實務中出現的問題,不僅要著力保護人格權,更要在在人格權保護與其他權利保護間尋得平衡。 具體來說,本文的結構主要分為以下三部分: 第一部分,網絡環(huán)境下人格權侵權行為的基本概念與基礎理論。該部分主要針對人格和人格權、網絡侵權行為的概念和特征、網絡環(huán)境下人格權侵權構成要件、網絡環(huán)境下人格權侵權抗辯事由進行必要的介紹。 第二部分,我國網絡環(huán)境下人格權侵權保護現狀。主要從我國《侵權責任法》頒布實施以前對于一般人格權和具體人格權的規(guī)定,我國《侵權責任法》頒布實施后對人格權侵權保護的規(guī)定入手,簡要介紹我國網絡環(huán)境下人格權侵權保護現狀。 第三部分,網絡環(huán)境下的人格權侵權認定研究。具體以網上侵害姓名權、網上侵害名譽權、網上侵害肖像權、網上侵害隱私權四節(jié)展開論述。每節(jié)具體涉及到具體人格權概念、特征、權能等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概述,網上侵害具體人格權侵害行為表現形式,結合典型案例或事件對實務中網絡環(huán)境下的人格權侵權認定要點進行剖析,具體著力分析了虛擬主體與現實主體的對應對網絡環(huán)境下的人格權侵權認定的影響,名譽權保護以公正評論與合理引用為核心的對言論自由的限制,網絡服務提供商的仃為具體應如何適用通知移除規(guī)則與紅旗標準,以及當知情權和隱私權存在沖突時該如何保護相關權利。
【學位授予單位】:復旦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D913
本文編號:2554147
【學位授予單位】:復旦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D913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紅;;事實陳述、意見表達與公益性言論保護——最高法院1993年《名譽權問題解答》第8條之檢討[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2010年03期
2 吳漢東;;侵權責任法視野下的網絡侵權責任解析[J];法商研究;2010年06期
3 張紅;;《侵權責任法》對人格權保護之述評[J];法商研究;2010年06期
4 馬俊駒;;關于人格權基礎理論問題的探討[J];法學雜志;2007年05期
5 馬俊駒;;論作為私法上權利的人格權[J];法學;2005年12期
6 ;張靜訴俞凌風網絡環(huán)境中侵犯名譽權糾紛案[J];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公報;2001年05期
7 馬新福,張芮僑;論隱私權和知情權的沖突[J];社會科學戰(zhàn)線;2005年05期
8 李宏霞;;論網絡環(huán)境下的人格權保護[J];商品與質量;2011年S5期
9 魏永征;;把事實和意見區(qū)分開來——七說新聞媒介和人格權[J];新聞三昧;2001年06期
10 汪慶華;;名譽權、言論自由和憲法抗辯[J];政法論壇;2008年01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韓永;新聞傳播與人格權的沖突與平衡[D];貴州大學;2007年
2 張振焱;論一般人格權及其民法保護[D];山西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55414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sousuoyinqinglunwen/2554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