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析當代西方社會思潮網絡傳播的主要方式
本文選題:當代西方社會思潮 + 網絡傳播方式。 參考:《陜西行政學院學報》2015年04期
【摘要】:隨著信息網絡技術的普及與發(fā)展,我國已進入信息化、網絡化時代。網絡傳播對人們的影響日漸增強,且具有快速性、匿名性、超時空性等特點,并成為當代思想信息傳播的主要方式。西方敵對勢力利用網站傳播、即時通信工具傳播、網絡社區(qū)傳播、自媒體傳播、搜索引擎?zhèn)鞑サ榷喾N多樣的方式,傳播各種西方社會思潮,加緊對我國進行意識形態(tài)滲透。了解當代西方社會思潮網絡傳播的主要方式,認清其方法、手段與目的,是加強我國主流意識形態(tài)建設的必然要求。
[Abstract]:With the populariz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network technology, our country has entered the era of information and networking. The influence of network communication on people is increasing day by day, and it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apidity, anonymity, time and space, etc. It has become the main way of communication of contemporary ideological information. The hostile forces in the West use various ways such as website communication, instant communication, network community communication, self-media communication, search engine communication and so on, to spread various western social trends of thought and intensify ideological infiltration into our country. It is an inevitable requirement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mainstream ideology in our country to understand the main ways of network communication of contemporary western social thoughts and to recognize their methods, means and ends.
【作者單位】: 浙江工商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guī)劃基金項目“非主流社會思潮對大學生思想行為的影響及其引領路徑研究”(14YJA710004);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專項任務項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非主流社會思潮對大學生主流價值觀認同的影響及對策”(14JDSZK078)
【分類號】:D64;G206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鄧新民;;自媒體:新媒體發(fā)展的最新階段及其特點[J];探索;2006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謝慧鈴;李t$;;自媒體時代的獨立雜志[J];編輯之友;2011年12期
2 唐瓊;;公共突發(fā)事件中草根媒體的角色定位[J];東南傳播;2011年06期
3 夏德元;;民眾傳播的興起與微博文化的若干思考[J];東吳學術;2012年01期
4 徐建華;;手機新媒體將改變我們的生活[J];湖南大眾傳媒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7年04期
5 呂宇翔;張錚;;“新媒體”的再認識[J];編輯之友;2012年07期
6 楊圣嬌;;探尋現(xiàn)代社會信息傳播的真實性——論自媒體傳播心理動因及個體角色重塑[J];中國防偽報道;2013年04期
7 房曉琛;;論“微慈善”模式:技術、理念與現(xiàn)實困境[J];阜陽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03期
8 黃永斌;;自媒體發(fā)展對高校思政工作者的挑戰(zhàn)及其應對分析[J];昌吉學院學報;2013年04期
9 鄒紫;;如何做好自媒體時代的醫(yī)院宣傳工作[J];管理觀察;2014年01期
10 董昕;;微博文化于公安院校職業(yè)價值觀教育的影響及應對之道[J];公安研究;2014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新媒體環(huán)境下“使用與滿足”理論的轉型研究[A];第三屆華中地區(qū)新聞與傳播學科研究生學術論壇獲獎論文[C];201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夏德元;電子媒介人的崛起[D];復旦大學;2011年
2 邊建國;新時期社會主義文化“共振”現(xiàn)象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2年
3 彭彪;傳播新技術的社會風險及其治理[D];武漢大學;2009年
4 聶智;論虛擬社會治理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發(fā)揮[D];中南大學;2013年
5 許慧霞;自媒體時代下研究生德育困境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嚴靜;論自媒體視野下微博用戶媒介素養(yǎng)[D];西北大學;2011年
2 韓麗;自媒體發(fā)展及其文化問題[D];吉林大學;2011年
3 安珂;新媒體視覺報道的傳播特性和傳播價值[D];吉林大學;2011年
4 童勝;MH報業(yè)集團的全媒體流程再造[D];中南大學;2010年
5 郭睿;國際新媒體公關研究圖景[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6 姚飛洋;“圍脖”:用什么溫暖大眾?[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7 許濤;新媒體推進我國農業(yè)經濟發(fā)展研究[D];湖南農業(yè)大學;2011年
8 周嵐;新媒體時代“公民新聞”真實性研究[D];湖南大學;2010年
9 高慶剛;電腦游戲的視覺界面分析[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6年
10 周游;傳播學視野下博客對傳統(tǒng)媒體的影響[D];中國傳媒大學;2007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杜駿飛;流言的流變:SARS輿情的傳播學分析[J];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5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彭紅峗;;西方社會思潮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危害[J];新鄉(xiāng)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1期
2 任曉婷;鄧輝;;淺析當代西方社會思潮在青年大學生學習生活中的泛化與滲透[J];今日中國論壇;2013年13期
3 王皚霞;西方社會思潮辨析[J];江淮論壇;1992年01期
4 劉源瀝,張雄;現(xiàn)代西方社會思潮的主要特點[J];哲學動態(tài);1999年09期
5 張軍;;當代西方社會思潮對我國大學生的影響探析[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4年09期
6 任傳霞;當代西方社會思潮的和諧觀念[J];理論學刊;2005年07期
7 宋娜;鄒居祿;;西方社會思潮影響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學研究[J];世紀橋;2009年07期
8 洪剛;;鉤沉發(fā)微 求索有得——《當代西方社會思潮及其影響》評介[J];文化學刊;2010年04期
9 張?zhí)焖?;淺析當代西方社會思潮對我國大學生的消極影響[J];學理論;2011年05期
10 張引;;西方社會思潮對青年學生的負面影響與對策[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9年21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趙杰 中共中央黨校研究室副主任;網絡空間建設的三個層面[N];文匯報;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彭紅峗;西方社會思潮對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影響及對策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9年
2 付小雨;西方社會思潮對大學生的影響及對策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4年
3 婁瀟瀟;西方社會思潮對我國意識形態(tài)的挑戰(zhàn)及對策[D];四川師范大學;2015年
4 彭美霞;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tài)面臨的挑戰(zhàn)與對策研究[D];廣東財經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183927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sousuoyinqinglunwen/1839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