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網(wǎng)絡社會道德失范問題的矛盾分析
本文選題:網(wǎng)絡社會 切入點:道德失范 出處:《改革與開放》2015年06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對互聯(lián)網(wǎng)應用類別排名前三位的"即時通信"、"搜索引擎"和"網(wǎng)絡新聞"中出現(xiàn)的道德失范現(xiàn)象做了簡要介紹。從微觀上,分別對"情感欺騙"、"競價排序"和"新聞娛樂化"三種道德失范現(xiàn)象做了矛盾分析。然后,根據(jù)網(wǎng)絡社會的結構特點做出宏觀分析。創(chuàng)新點在于對道德失范現(xiàn)象的矛盾分析。
[Abstract]:This paper gives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instant messaging", "search engine" and "network news" in the top three categories of Internet applications. This paper makes a contradiction analysis on the three kinds of moral anomie phenomena of "emotional deception", "bidding ranking" and "news entertainment" respectively. Then, according to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etwork society, the author makes a macro analysis. The innovation lies in the contradictory analysis of the phenomenon of moral anomie.
【作者單位】: 天津海河意式風情區(qū)管理委員會;
【分類號】:D648;G206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張霞;;我國新聞工作者當前面臨困境及原因分析[J];理論觀察;2014年06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曉芳;道德規(guī)范的有機融合與道德建設的特色體現(xiàn)——兼談加入世貿(mào)組織后對我國道德建設的影響[J];黨政干部學刊;2002年08期
2 葉夏生;學習《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講座 第一講 加強公民道德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J];學習導報;2002年01期
3 夏世華;入世呼喚公民道德[J];群眾;2002年03期
4 許啟賢;《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中的八個新亮點[J];道德與文明;2002年04期
5 屠春友,堯堯;略論加強公民道德建設的重要性[J];道德與文明;2002年06期
6 趙修義;道德建設的創(chuàng)新[J];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2002年06期
7 黃偉,王維宇;論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與公民道德建設[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3年01期
8 邱克;道德建設:問題與定位[J];滁州師專學報;2003年02期
9 商向華,劉煥榮;論市場經(jīng)濟條件下的道德重整[J];行政論壇;2004年01期
10 曾廣樂;試論道德變遷及其矛盾過程[J];中共福建省委黨校學報;2004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梁偉;梁柱平;;個人行為對他人行為的影響——關于運動員體育道德失范原因的新思考[A];第八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二)[C];2007年
2 陳沂;;加強道德建設 提高全民族素質[A];風正帆懸第二集——道德建設問題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3 彭景陽;;網(wǎng)絡社會的道德失范與個體的自我異化——兼論大學生網(wǎng)絡生存方式的思想和行為[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綜合二專輯)[C];2006年
4 吳軍;;侗族傳統(tǒng)道德面臨的危機與新道德教育體系的構建[A];和諧共生:2007年全國博士生(教育類)學術論壇論文集[C];2007年
5 賀利平;;淺議新世紀我國的道德建設[A];論中國式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C];2002年
6 戴木才;;建設和諧文化與公民道德建設[A];“人文奧運與和諧社會”論壇文集[C];2006年
7 ;以道德塑形象 用誠信贏市場[A];共鑄誠信——福建省企業(yè)道德建設經(jīng)驗匯編[C];2003年
8 藍紹才;;加強農(nóng)村公民道德建設芻議[A];2003年“求實、創(chuàng)新、發(fā)展——面向新世紀的廣西精神文明建設”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9 劉淑萍;;公民道德建設中的主要矛盾探析[A];中國倫理學會會員代表大會暨第12屆學術討論會論文匯編[C];2004年
10 劉本榮;;堅持以德治店 切實提高職工道德水準[A];出版科學探索論文集第6輯[C];200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評論員;學習身邊的道德模范[N];六盤水日報;2012年
2 本報評論員 李俊雄;離開道德的市場經(jīng)濟無法走遠[N];東莞日報;2012年
3 本報記者 劉洋 實習生 唐俊青;道德講堂 傳遞文明正能量[N];開封日報;2013年
4 全國宣傳干部學院 秦強;以制度對沖轉型期道德陣痛[N];人民日報;2014年
5 無名;道德與法之辯[N];法制日報;2001年
6 yN清;道德的法制基礎[N];法制日報;2003年
7 本報評論員;公民道德建設須法律支持保障[N];法制日報;2005年
8 盤世貴;加強道德建設 構建和諧社會[N];廣西日報;2005年
9 華東師范大學教授 葉瀾;道德教育內(nèi)容的基礎性構成[N];聯(lián)合時報;2001年
10 ;把公民道德建設提高到新水平[N];人民日報;200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雷結斌;我國社會轉型期道德失范問題研究[D];南昌大學;2013年
2 吳真文;法律與道德的界限[D];湖南師范大學;2009年
3 劉超良;制度德育論[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辰旭;道德失范的制度層面研究[D];江南大學;2008年
2 許曉芳;研究生道德失范的制度分析[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3 于松;當代大學生道德失范問題研究[D];貴州大學;2010年
4 薛桂波;論我國社會轉型時期的道德失范[D];東南大學;2004年
5 車艷茹;我國社會轉型時期的道德失范及道德重構[D];大連海事大學;2006年
6 王立敏;我國改革開放以來道德的變遷及對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7 宋震;我國社會轉型期的道德失范與重建[D];吉林大學;2007年
8 王作軍;科學道德失范與科學道德建設的對策探討[D];西南師范大學;2003年
9 許洋毓;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道德構建問題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1年
10 付燕玲;當前中國社會道德失范問題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164768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sousuoyinqinglunwen/16476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