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站內新聞聚合模式的新趨勢
本文關鍵詞:網站站內新聞聚合模式的新趨勢
更多相關文章: 搜索引擎檢索 社交媒體 月平均 新媒體時代 新華網 傳播學家 南都 色彩搭配 移動化 麥奎爾
【摘要】:正美國皮尤公司2014年發(fā)布的一份調查研究顯示,直接打開新聞網站看新聞的用戶月平均瀏覽頁面數量,是通過Facebook中的鏈接或使用搜索引擎檢索新聞的用戶的5倍。且通過社交媒體瀏覽新聞的人仍然會訪問傳統(tǒng)新聞網站。①這個頗有新聞網站"逆襲"意味的結論給新聞網站以發(fā)展的信心,但究竟怎樣有效地將站內新聞信息提供給
【作者單位】: 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學院;
【分類號】:G210.7
【正文快照】: 看新聞的用戶月平均瀏覽頁面數量,是通過Facebook中的鏈接或使用搜索引擎檢索新聞的用戶的5倍。且通過社交媒體瀏覽新聞的人仍然會訪問傳統(tǒng)新聞網站。1這個頗有新聞網站“逆襲”意味的結論給新聞網站以發(fā)展的信心,但究竟怎樣有效地將站內新聞信息提供給用戶,優(yōu)化用戶的閱讀體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賈雯霞;;交融與回歸——也談新聞聚合網站的價值重塑[J];出版廣角;2014年Z2期
2 申凡,陳奕奕;聚合新聞:由“e化”到“易化”的跨越——試析網絡新聞發(fā)展的新趨勢[J];南京郵電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2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曾文莉;;從文本消費到文本生產——淺析《阿凡達》中國粉絲的文本生產類型[J];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10年03期
2 齊偉;;微博與華語電影營銷的新選擇[J];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11年06期
3 趙國祥;;廣告視覺語言傳播與受眾研究[J];保定職業(yè)技術學院;2008年01期
4 曹海峰;曹亞峰;;試論小眾傳播與新媒介文化[J];北方論叢;2007年05期
5 袁志堅;;媒介融合進程中的編輯業(yè)務變革——基于理念、流程、產品的視角[J];中國編輯;2009年06期
6 李建偉;董彥君;李天姣;;社會化媒體編輯力初探——以新浪微博為例[J];中國編輯;2012年03期
7 田華;;粉絲電影熱映的傳播學解讀[J];編輯之友;2012年02期
8 胡思勇;;中國社會結構變遷與黨報傳播市場演化[J];今傳媒;2010年04期
9 徐家釧;;食品安全須正網絡視聽——論食品安全時代的網絡輿論引導[J];今傳媒;2011年09期
10 丁云亮;;伯明翰學派對媒介批評理論的貢獻[J];今傳媒;2012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魏少婧;吳月娥;;試論手機電視的市場營銷策略[A];自主創(chuàng)新與持續(xù)增長第十一屆中國科協(xié)年會論文集(4)[C];2009年
2 韓瑞霞;;互聯(lián)網對拉斯維爾5W模式的沖擊[A];中國傳媒大學第一屆全國新聞學與傳播學博士生學術研討會文集[C];2007年
3 文衛(wèi)華;王圓;;從美劇的流行看中國觀眾對外來節(jié)目的接收——美劇的中國觀眾調查[A];中國傳媒大學第二屆全國新聞學與傳播學博士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4 廖亮;;當代中國社會認同的建構——基于中國電視的研究[A];中國傳媒大學第三屆全國新聞學與傳播學博士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5 沈逸;;信息技術革命、跨國信息流動與輿論塑造[A];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五屆學術年會文集(2007年度)(青年學者文集)[C];2007年
6 柳珊;;新媒體語境下當代中國社會的變革[A];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五屆學術年會文集(2007年度)(青年學者文集)[C];2007年
7 林曉華;;關于少數民族農村信息傳播現狀的調查與思考[A];中國少數民族地區(qū)信息傳播與社會發(fā)展論叢(2009年刊)[C];2010年
8 蔡騏;;大眾傳播與作為受眾的粉絲[A];新聞學論集(第25輯)[C];2010年
9 張煒;;觀點的自由市場——淺析網絡談話節(jié)目的生存策略[A];新世紀新十年:中國影視文化的形勢、格局與趨勢——中國高等院校影視學會第十三屆年會暨第六屆中國影視高層論壇論文集[C];2010年
10 ;新“容器人”:新媒體環(huán)境下的網絡人際關系探析[A];第三屆華中地區(qū)新聞與傳播學科研究生學術論壇獲獎論文[C];201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杜波;五四文學期刊的現代性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2 劉勁松;都市類報紙的社會角色研究[D];暨南大學;2011年
3 楊娟;中國媒介生產融合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4 賀夏蓉;多重視角下的女書及女書文化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5 高紅波;農村受眾的使用、需求與IPTV發(fā)展[D];上海大學;2011年
6 宋瑜;后現代語境下的傳媒研究[D];上海大學;2011年
7 趙冰;宗教的虛擬化傳播與國家安全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8 薛婷婷;我國對外報道新修辭情境理論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1年
9 陳煒;俗世之鏡—臺灣綜藝節(jié)目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1年
10 張利;時代良知的影像表達[D];蘇州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林X;都市青年女性時尚消費中意見領袖的傳播影響力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2 豐義哲;國內網球專業(yè)期刊對上海大師杯賽報道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10年
3 易小邑;中國軍事題材電視劇的傳播學解讀[D];湘潭大學;2010年
4 潘嫻;網絡暴力現象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5 韓韜;網絡電視的傳播優(yōu)勢與發(fā)展路徑[D];湘潭大學;2010年
6 丁雅敏;我國高新技術企業(yè)的文化傳播模式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7 王秀波;選擇性心理價值的傳播哲學思考[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8 余尉;中國民營影視企業(yè)生存現狀與發(fā)展對策[D];江西財經大學;2010年
9 葉冰清;媒介融合背景下廣告受眾研究[D];江西財經大學;2010年
10 羅鈺;媒介融合背景下傳統(tǒng)報業(yè)面臨的困境及其應對[D];江西財經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林淵淵;互聯(lián)網信息冗余現象[J];當代傳播;2004年05期
2 ;后大眾傳播時代的來臨──信息高速公路帶來的傳播革命[J];現代傳播-北京廣播學院學報;1998年03期
3 王安琪;;博弈:新聞聚合網站VS傳統(tǒng)報業(yè)網站[J];新聞戰(zhàn)線;2011年07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賈芳華,王娟;規(guī)范化標引是優(yōu)化搜索引擎檢索效果的有效措施[J];情報雜志;2002年07期
2 王曉燕;如何利用搜索引擎檢索網絡信息[J];周口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2年02期
3 王強;;使用搜索引擎檢索信息的幾種方法[J];貴圖學刊;2002年03期
4 趙建明;利用搜索引擎檢索信息的技巧[J];圖書館學研究;2003年03期
5 李麗珍,吳興興,余雪麗,張淑梅;搜索引擎檢索質量控制[J];太原理工大學學報;2003年03期
6 賈紅英;搜索引擎檢索功能的比較研究[J];現代情報;2003年11期
7 李洪升;利用搜索引擎檢索網絡信息探微[J];內蒙古財經學院學報(綜合版);2003年03期
8 包冬梅,周曰卿;著名中英文搜索引擎檢索性能測評[J];現代圖書情報技術;2004年01期
9 彭波,閆宏飛;搜索引擎檢索系統(tǒng)質量評估[J];計算機研究與發(fā)展;2005年10期
10 王明華;搜索引擎檢索網絡信息的方法和技能運用分析[J];科技情報開發(fā)與經濟;2005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高小明;楊冬青;唐世渭;李紅燕;;CareHaven系統(tǒng)主動服務機制的研究與實現[A];第十八屆全國數據庫學術會議論文集(研究報告篇)[C];2001年
2 石淑華;;利用搜索引擎檢索網絡生物信息的方法與技巧[A];山西省科學技術情報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4年
3 陸宗城;何靈巧;;搜索引擎檢索效果的改進[A];中國索引學會第三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論壇論文集[C];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岳舜;搜索引擎檢索技術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8年
2 劉冬雪;搜索引擎檢索結果聚類系統(tǒng)的研究與實現[D];北京郵電大學;2011年
3 李培德;搜索引擎檢索結果聚類方法的研究與改進[D];燕山大學;2007年
4 王紅;基于Agent的元搜索引擎檢索結果優(yōu)化研究[D];中國石油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123893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sousuoyinqinglunwen/1238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