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門峽水庫“318”控制運用對潼關(guān)高程變化的影響
【文章頁數(shù)】:8 頁
【部分圖文】:
圖22010年和2016年與2000年水庫運用水位過程
為了進一步控制潼關(guān)高程,緩解渭河下游的泥沙淤積和洪水威脅,三門峽水庫自2003年開展了“318”水位控制運用的原型試驗。圖2為“318”水位控制運用后的2010年和2016年與控制運用前的2000年水庫運用水位(史家灘水位)過程的對比情況,可以看到,非汛期“318”水位控制運用后....
圖31974-2016年非汛期、汛期和年運用水位變化過程
圖22010年和2016年與2000年水庫運用水位過程圖3為水庫運用水位1974-2016年的汛期平均值、非汛期平均值、運用年平均值的歷年變化過程?梢钥吹剑2003年采用“318”水位控制運用方式后的水庫運用水位略有降低,其中,非汛期、汛期、運用年的平均運用水位較上年分別降低....
圖41974-2016年潼關(guān)高程歷年變化過程
圖4為1974年水庫“蓄清排渾”運用以來,歷年汛末潼關(guān)高程及非汛期、汛期升降值的變化過程?梢钥吹,1974-1985年期間,潼關(guān)高程有升有降,總體處于較為穩(wěn)定的狀態(tài)。1986-2002年期間,由于入庫水量不斷減少,導(dǎo)致庫區(qū)的泥沙累計淤積量不斷增加,潼關(guān)高程持續(xù)上升,至2002汛....
圖5汛末潼關(guān)高程與汛期入庫水量的關(guān)系
圖1和圖3的結(jié)果表明,水庫“蓄清排渾”運用以來的入庫水量變化較大,而平均壩前水位變化相對較小。在這種條件下,庫區(qū)泥沙沖淤和潼關(guān)高程變化應(yīng)該主要受入庫水沙條件的影響,而水庫運用水位的影響處于次要地位。鑒于“蓄清排渾”運用以來汛期低水位運用期間的水庫具有河道的一般沖淤特性,汛末潼關(guān)高....
本文編號:390038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shuiwenshuili/3900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