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水流與地質(zhì)雙因素的險工險段成因調(diào)查研究
【文章頁數(shù)】:6 頁
【部分圖文】:
圖2江新聯(lián)圍河勢較差位置無險段分布
但是并不是所有迎流頂沖的位置都成為了險工險段,例如圖1中的位置1—位置3,位置1和位置3均為迎流頂沖的位置,位置2有明顯的河道束窄,但是這3個位置均未形成險工險段。為了更加明確位置1—位置3的地形河勢,其局部放大圖如圖2所示。為了探究險段成因以及位置1—位置3非險段成因,對六十丈....
圖3蝦口附近3個斷面位置分布
為了探究險段成因以及位置1—位置3非險段成因,對六十丈、蝦口、清欄和3個非險段進行了水文、河床質(zhì)和地質(zhì)情況的調(diào)研。其中六十丈、清欄和3個非險段(位置1—位置3)采用SoTekM9多普勒流速儀測定對應斷面的水文參數(shù),蝦口段在(該險段位置樁號為40+700—40+900)40+80....
圖4蝦口附近3個斷面流量、平均流速、垂線平均流速、
各斷面垂線平均流速如圖4(c)所示,各垂線平均流速采用五點法(相對水深分別為0.0,0.2,0.6,0.8,1.0)求得,其中與沖刷關系較為密切的各斷面第1垂線(相對水深0.8)處流速如圖4(d)所示。從圖4(c)可以看到,不同時間的斷面垂線平均流速沿河寬的分布雖不完全一致,但變....
圖5江新聯(lián)圍部分險段地質(zhì)分布
從表3可以看到,江新聯(lián)圍在地基位置大多分布著一層黏土,在該黏土下分布厚度較大的淤泥層,各險段斷面地質(zhì)對比如圖5所示。結(jié)合表3和圖5可以看到,蚌精巖和白洲圍在岸坡中部有軟弱土層出露,河床底部土質(zhì)較好,這2個位置的河床下切和堤岸不穩(wěn)河勢因素為主要原因,尤其是白洲圍存在強風化下切的問題....
本文編號:390023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shuiwenshuili/39002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