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資源綠色效率測度與溢出效應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11-11 14:07
綠色發(fā)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在對傳統(tǒng)水資源效率研究的基礎上,本文界定了水資源綠色效率的概念與內涵;跀(shù)據(jù)包絡技術,進行了水資源綠色效率測度,并將其與傳統(tǒng)的水資源經濟效率、環(huán)境效率測度結果進行了比較分析,并運用ESDA方法進行空間格局研究;運用核密度分析方法進行空間演化研究,找出其演化規(guī)律,合理運用基于距離函數(shù)的空間權重矩陣,運用空間Durbin模型測度水資源利用效率的空間溢出效應?茖W識別水資源效率空間指向性機理,在對傳統(tǒng)水資源效率測度的基礎上,對原有指標進行了改進,著重研究了水資源綠色效率的形成機理,并以測度結果為基礎,運用GWR模型探討了水資源利用效率的空間異質性特征。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社會維度效應對水資源整體利用效率改進有積極作用;三種水資源利用效率均呈現(xiàn)出下降的趨勢,并且存在不同程度的波動,水資源環(huán)境效率波動最大,水資源綠色效率次之,水資源經濟效率穩(wěn)定性最好;水資源綠色效率與經濟發(fā)展水平關系不密切,經濟發(fā)達地區(qū)的水資源綠色效率高,但是經濟欠發(fā)達地區(qū)的水資源綠色效率也高,水資源經濟效率和水資源環(huán)境效率高值地區(qū)多數(shù)分布在東部沿海地區(qū);水資源綠色效率的空間相關性不明顯,并且集聚程度逐漸減弱;15年間水資源綠色效率在研究區(qū)內部存在著明顯的地區(qū)差異,并且這種差異逐漸擴大;不考慮社會維度效應的水資源利用效率對水資源真實利用情況產生偏差估計,誤導政策制定;三種情況下的水資源利用效率均存在下降的趨勢;核密度估計結果表明,中國省際的水資源利用效率的差距隨著時間的變化逐漸增大;三種情形下,水資源經濟效率、水資源環(huán)境效率以及水資源綠色效率的空間自回歸系數(shù)均存在,說明水資源利用效率存在空間溢出效應;四化對水資源效率的影響力度與經濟發(fā)展水平關系密切相關,大體遵循與經濟發(fā)展同步的分布趨勢;四化對水資源經濟、環(huán)境效率的影響力度較大,對水資源綠色效率的影響力度較小;四化對水資源效率的提升起到影響作用,其中,城鎮(zhèn)化和農業(yè)現(xiàn)代化對水資源經濟效率、環(huán)境效率的影響力度大;基于各個地區(qū)的水資源綠色效率驅動因素的研究,使得研究結果更具針對性和說服力,制定的政策更具科學性。
【學位單位】:遼寧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8
【中圖分類】:TV213.4
【部分圖文】:
水資源綠色效率測度與空間溢出效應研究式中:agrGWF 為農業(yè)灰水足跡;indGWF 為工業(yè)灰水足跡;domGWF 為生活灰水足跡;宜阚E是指為了稀釋社會經濟系統(tǒng)排放的污染物以達到相關水質標準的水資源需求量本文取其灰水足跡總量作為非期望產出。3.2 指標選取及其數(shù)據(jù)處理本文使用了 2000-2014 年中國 31 個省市(不含香港、澳門、臺灣)的水資源投入與產出數(shù)據(jù),所有數(shù)據(jù)來源于《中國統(tǒng)計年鑒》(2001-2015),《中國水資源公報》(2000-2014),《中國環(huán)境年鑒》(2001-2015)和《新中國六十年統(tǒng)計資料匯編》。缺失的數(shù)據(jù)由已有年鑒數(shù)據(jù)綜合處理所得;本文運用基于 MaxDEA6.0,ArcGIS10.2,Matlab 軟件進行操作。具體指標說明如下:
圖 2 水資源利用效率情形界定Fig.2 Definition of utilization efficiency of water resources為了對水資源綠色效率進行更全面的分析,本文同時測度了兩種傳統(tǒng)的水資源效率資源經濟效率以及水資源環(huán)境效率,并將其測度結果進行比較分析,這三種效率分如下界定(表 4):表 4 水資源利用情形界定Table 4 definition of utilization efficiency of water resources情形 應用模型 投入指標 產出指標 定義(1) CCR-DEA水足跡 勞動力 全社會固定資產 90 基期 GDP 水資源經濟效(2) SBM-DEA水足跡 勞動力 全社會固定資產 90 基期 GDP 灰水足跡 水資源環(huán)境效(3) SBM-DEA水足跡 勞動力 全社會固定資產90 基期 GDP 社會發(fā)展指數(shù)(SDI)灰水足跡 水資源綠色效
變異系數(shù) 0.269/0.531/0.483 0.310/0.583/0.526 0.320/0.604/0.605 0.300/0.569/0.535注:限于頁面寬度,僅列出了部分年份當期效率的評價結果;第一列是水資源經濟效率,第二列是水資源環(huán)境效率,第三列是水資源綠色效率;平均值為 2000-2014 年逐年的算術平均值;谥袊 31 個省市 2000-2014 年的面板數(shù)據(jù),本文將水資源綠色效率與水資源經濟效率、水資源環(huán)境效率進行對比(表 5)。從計算結果可以看出,三種情形下的全國各地區(qū)水資源利用效率都有所下降。從基尼系數(shù)和變異系數(shù)的角度來看,三種情形下的水資源效率呈現(xiàn)出不同的波動趨勢,情形(1)變化平穩(wěn),情形(3)次之,情形(2)波動較大。為了更直觀的分析水資源效率的空間分布情況,本文選用研究時間段內的逐年算數(shù)平均值,運用自然斷點法將水資源效率分為四類,低級、中低級、中高級、高級。表 6 水資源利用效率自然斷點法分級Table 6 Natural breakpoint classification of water resource utilization efficiency級別 (1) (2) (3)低級 0.000001-0.506980 0.000001-0.291241 0.000001-0.334113中低級 0.506981-0.656300 0.291242-0.468981 0.334114-0.380993中高級 0.656301-0.753783 0.468982-0.798544 0.380994-0.448511高級 0.753784-1.000000 0.798545-1.000000 0.448512-1.000000
【參考文獻】
本文編號:2879285
【學位單位】:遼寧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8
【中圖分類】:TV213.4
【部分圖文】:
水資源綠色效率測度與空間溢出效應研究式中:agrGWF 為農業(yè)灰水足跡;indGWF 為工業(yè)灰水足跡;domGWF 為生活灰水足跡;宜阚E是指為了稀釋社會經濟系統(tǒng)排放的污染物以達到相關水質標準的水資源需求量本文取其灰水足跡總量作為非期望產出。3.2 指標選取及其數(shù)據(jù)處理本文使用了 2000-2014 年中國 31 個省市(不含香港、澳門、臺灣)的水資源投入與產出數(shù)據(jù),所有數(shù)據(jù)來源于《中國統(tǒng)計年鑒》(2001-2015),《中國水資源公報》(2000-2014),《中國環(huán)境年鑒》(2001-2015)和《新中國六十年統(tǒng)計資料匯編》。缺失的數(shù)據(jù)由已有年鑒數(shù)據(jù)綜合處理所得;本文運用基于 MaxDEA6.0,ArcGIS10.2,Matlab 軟件進行操作。具體指標說明如下:
圖 2 水資源利用效率情形界定Fig.2 Definition of utilization efficiency of water resources為了對水資源綠色效率進行更全面的分析,本文同時測度了兩種傳統(tǒng)的水資源效率資源經濟效率以及水資源環(huán)境效率,并將其測度結果進行比較分析,這三種效率分如下界定(表 4):表 4 水資源利用情形界定Table 4 definition of utilization efficiency of water resources情形 應用模型 投入指標 產出指標 定義(1) CCR-DEA水足跡 勞動力 全社會固定資產 90 基期 GDP 水資源經濟效(2) SBM-DEA水足跡 勞動力 全社會固定資產 90 基期 GDP 灰水足跡 水資源環(huán)境效(3) SBM-DEA水足跡 勞動力 全社會固定資產90 基期 GDP 社會發(fā)展指數(shù)(SDI)灰水足跡 水資源綠色效
變異系數(shù) 0.269/0.531/0.483 0.310/0.583/0.526 0.320/0.604/0.605 0.300/0.569/0.535注:限于頁面寬度,僅列出了部分年份當期效率的評價結果;第一列是水資源經濟效率,第二列是水資源環(huán)境效率,第三列是水資源綠色效率;平均值為 2000-2014 年逐年的算術平均值;谥袊 31 個省市 2000-2014 年的面板數(shù)據(jù),本文將水資源綠色效率與水資源經濟效率、水資源環(huán)境效率進行對比(表 5)。從計算結果可以看出,三種情形下的全國各地區(qū)水資源利用效率都有所下降。從基尼系數(shù)和變異系數(shù)的角度來看,三種情形下的水資源效率呈現(xiàn)出不同的波動趨勢,情形(1)變化平穩(wěn),情形(3)次之,情形(2)波動較大。為了更直觀的分析水資源效率的空間分布情況,本文選用研究時間段內的逐年算數(shù)平均值,運用自然斷點法將水資源效率分為四類,低級、中低級、中高級、高級。表 6 水資源利用效率自然斷點法分級Table 6 Natural breakpoint classification of water resource utilization efficiency級別 (1) (2) (3)低級 0.000001-0.506980 0.000001-0.291241 0.000001-0.334113中低級 0.506981-0.656300 0.291242-0.468981 0.334114-0.380993中高級 0.656301-0.753783 0.468982-0.798544 0.380994-0.448511高級 0.753784-1.000000 0.798545-1.000000 0.448512-1.000000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朱鶴;劉家明;陶慧;張娟;;基于網(wǎng)絡信息的北京市旅游資源吸引力評價及空間分析[J];自然資源學報;2015年12期
2 陳磊;吳繼貴;王應明;;基于空間視角的水資源經濟環(huán)境效率評價[J];地理科學;2015年12期
3 張偉麗;張翠;;中原經濟區(qū)增長俱樂部趨同及其演變——基于縣域尺度的加權馬爾科夫鏈分析[J];干旱區(qū)資源與環(huán)境;2015年08期
4 孫才志;李欣;;基于核密度估計的中國海洋經濟發(fā)展動態(tài)演變[J];經濟地理;2015年01期
5 買亞宗;孫福麗;石磊;馬中;;基于DEA的中國工業(yè)水資源利用效率評價研究[J];干旱區(qū)資源與環(huán)境;2014年11期
6 錢爭鳴;劉曉晨;;資源環(huán)境約束下綠色經濟效率的空間演化模式[J];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4年05期
7 耿獻輝;張曉恒;宋玉蘭;;農業(yè)灌溉用水效率及其影響因素實證分析——基于隨機前沿生產函數(shù)和新疆棉農調研數(shù)據(jù)[J];自然資源學報;2014年06期
8 孫才志;趙良仕;鄒瑋;;中國省際水資源全局環(huán)境技術效率測度及其空間效應研究[J];自然資源學報;2014年04期
9 鄧洪波;陸林;;基于DEA模型的安徽省城市旅游效率研究[J];自然資源學報;2014年02期
10 趙良仕;孫才志;鄭德鳳;;中國省際水資源利用效率與空間溢出效應測度[J];地理學報;2014年01期
本文編號:287928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shuiwenshuili/287928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