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浪作用下建筑物附近水體摻氣特性研究
【學位單位】:長沙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8
【中圖分類】:TV139.26
【部分圖文】:
Navier-Stokes方程,采用流體體積函數(shù)輸運方程(VOF方法)捕捉自由液面變化,耦合??LES湍流方法,建立波浪與建筑物相互作用的三維水動力數(shù)值模型。??2.?2物理實驗概述??2.?2.1實驗儀器與設備??(1)波浪水槽與造波系統(tǒng)??實驗在長沙理工大學水利實驗中心的波浪水槽中進行,該水槽尺寸為40?mx〇.5??mx〇.8m?(長x寬x高)。水槽一端配有推板造波系統(tǒng),該液壓伺服式造波機由大連理工大??學自主研發(fā)制造。該造波機系統(tǒng)硬件設備和軟件系統(tǒng)運行狀態(tài)良好,能夠用于模擬正弦??波、橢圓余弦波及孤立波等滿足實驗波浪要求。實驗波浪水槽與造波系統(tǒng)如圖2.1與圖??2.2所示。??
?本實驗采用德國General?Acoustic公司研發(fā)生產(chǎn)的超聲波非接觸式浪高儀,型號為??ULS80D?(如圖2.3),該浪高儀的可測量波高范圍為0-120?cm,采樣頻率為50?Hz,浪??高儀主要由探頭和電纜組成,配有一個免標定探頭,如圖2.4所示。本實驗采用超聲波??浪高儀對不同波況下離岸區(qū)、建筑物附近的波高進行測量,采用Ulralab浪高儀采集系??統(tǒng)進行數(shù)據(jù)采集。??.C|/|?:?5—:M_?/?;;^?■??遍?:,■....?一??圖2.3超聲波浪局儀?圖2.4免標定抹頭??(3)
?本實驗采用德國General?Acoustic公司研發(fā)生產(chǎn)的超聲波非接觸式浪高儀,型號為??ULS80D?(如圖2.3),該浪高儀的可測量波高范圍為0-120?cm,采樣頻率為50?Hz,浪??高儀主要由探頭和電纜組成,配有一個免標定探頭,如圖2.4所示。本實驗采用超聲波??浪高儀對不同波況下離岸區(qū)、建筑物附近的波高進行測量,采用Ulralab浪高儀采集系??統(tǒng)進行數(shù)據(jù)采集。??.C|/|?:?5—:M_?/?;;^?■??遍?:,■....?一??圖2.3超聲波浪局儀?圖2.4免標定抹頭??(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秦崇仁,孫海軍,趙沖久;波浪作用下沙紋形態(tài)的實驗研究[J];天津大學學報;1991年S2期
2 茅志昌;;波浪對南匯東灘沖淤作用的初步分析[J];海洋湖沼通報;1987年04期
3 費乃振;徐勤勤;;波能轉換裝置氣室在波浪中的性能試驗研究[J];海洋工程;1987年01期
4 薩法特·馮維西索姆;黃瑞蘭;;波浪作用產(chǎn)生的懸沙分布[J];河海大學科技情報;1987年03期
5 徐君亮;珠江口的河口特性及其開發(fā)管理[J];地理學與國土研究;1988年02期
6 羅傳信;穆瑞佳;;波浪作用下平臺動力響應的傅氏級數(shù)解[J];海洋工程;1988年04期
7 ;寫在前面[J];河海大學科技情報;1988年S2期
8 L.M.Kraft;J.N.Suhayada;J.E:Marin;S.C.Helfrich;湯君久;;泥土對海浪的響應[J];河海大學科技情報;1988年S2期
9 薛鴻超;;波浪與泥床相互作用的研究綜述[J];河海大學科技情報;1988年S2期
10 俞聿修,繆莘;波浪作用于垂直樁柱上的橫向力[J];海洋學報(中文版);1989年02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小雯;波浪作用下飽和砂質海床液化機理研究[D];清華大學;2017年
2 龐紅犁;極端波浪作用下海上結構物高頻共振響應的數(shù)值模擬研究[D];天津大學;2003年
3 劉立平;墩柱結構及其海床土體在波浪作用下的動態(tài)響應[D];武漢理工大學;2004年
4 白玉川;潮流和波浪聯(lián)合輸沙的理論研究及其數(shù)學模型[D];天津大學;1994年
5 劉占閣;波浪作用下海床累積孔隙水壓力響應與液化分析[D];大連理工大學;2008年
6 曲鵬;波浪作用下海底管線及周圍海床動力響應分析[D];大連理工大學;2008年
7 劉潔;波浪作用下底泥特性及其質量輸移研究[D];天津大學;2016年
8 遠航;波浪作用下埕島油田海底管線穩(wěn)定性數(shù)值分析[D];中國海洋大學;2009年
9 劉名名;波浪作用下海底管道振動與局部沖刷耦合作用數(shù)值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6年
10 王虎;波浪作用下黃河三角洲海床失穩(wěn)機制與評價方法[D];中國海洋大學;201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黃宗偉;波浪作用下建筑物附近水體摻氣特性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18年
2 鄒怡杰;大氣—海洋—波浪耦合數(shù)值模式及其應用[D];長沙理工大學;2018年
3 林冰娜;近岸淺水隨波掃描探測方法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8年
4 吳雪;波浪作用下圓柱結構產(chǎn)生“Secondary Load Cycle”現(xiàn)象的機理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8年
5 楊壯滔;小型浮標在波浪作用下運動響應研究[D];中國艦船研究院;2018年
6 鄧推;筏式養(yǎng)殖系統(tǒng)在波浪作用下的數(shù)值模擬[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7 丁澤祥;波浪作用下漁用浮子結構水動力特性數(shù)值模擬[D];大連理工大學;2016年
8 張嶔;波浪作用下堤前沖淤形態(tài)的數(shù)值模擬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09年
9 李璐璐;斜拉橋單塔結構在波浪作用下的數(shù)值模擬與試驗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7年
10 王桂蘭;非線性波浪作用下淺海堤防受力及穩(wěn)定性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285709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shuiwenshuili/28570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