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dinkowa水電站廠房蝸殼外圍薄壁混凝土受力分析
本文選題:Dadinkowa水電站 切入點:蝸殼 出處:《水利水電技術》2017年02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針對國內對水輪機蝸殼外圍薄壁混凝土結構研究較少、設計經驗欠缺的問題,以尼日利亞Dadinkowa水電站廠房續(xù)建項目為典型案例,對水電站蝸殼外圍薄壁混凝土結構進行設計分析。建立三維有限元模型,分析蝸殼外圍混凝土在正常運行工況和檢修工況下的應力,提取內力進行配筋計算;建立蝸殼0°斷面的平面有限元模型,分析蝸殼頂部及基坑里襯附近混凝土應力,提取彎矩和軸力進行正截面和斜截面承載力計算。結果表明,基坑里襯附近混凝土尺寸較小,最薄處僅約21 cm,壓應力峰值位于內側,為5.67 MPa,未超過C25混凝土抗壓強度;拉應力峰值位于外側,為1.55MPa,最大拉應力范圍較小。從而,混凝土尺寸能夠滿足斜截面抗剪承載力要求,無需另外設置抗剪鋼筋。為保障結構安全,采用一期混凝土鑿毛4 cm、配合植筋φ16@1×1 m的措施,基坑里襯采用雙層雙向配筋和C30混凝土,蝸殼及引水鋼管頂部設置彎起φ32@15 cm鋼筋提高斜截面承載力。設計經驗可為同類工程設計提供參考。
[Abstract]: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that the thin wall concrete structure on the periphery of turbine volute is less studied and the design experience is lacking in China, a typical case of the continued construction project of Dadinkowa hydropower plant in Nigeria is taken as a typical case. The thin wall concrete structure around the volute of hydropower station is designed and analyzed. The three-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 model is established to analyze the stress of the outer concrete in the normal operation condition and the repair condition, and the internal force is extracted to calculate the reinforcement. The plane finite element model of the 0 擄section of the volute is established, the concrete stress near the top of the volute and the lining of the foundation pit is analyzed, and the bending moment and axial force are extracted to calculate the bearing capacity of the normal section and the inclined sec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ize of concrete near the lining of the foundation pit is small. The thinnest part is only about 21 cm, the peak compressive stress is 5.67 MPA, which does not exceed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C25 concrete, and the maximum tensile stress is 1.55 MPA on the outside. Therefore, the size of concrete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shear bearing capacity of oblique section. There is no need for additional shear reinforc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the structure, the first stage concrete chisel 4 cm, with the planting reinforcement 蠁 16 @ 1 脳 1 m, is used in the lining of the foundation pit, and the double-layer two-way reinforcement and C30 concrete are used in the lining of the foundation pit. Bending 蠁 32@ 15cm steel bar on the top of volute case and water diversion pipe can improve the bearing capacity of inclined section. The design experience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similar engineering design.
【作者單位】: 中國電建集團華東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分類號】:TV3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柯昌君;江盼;;混凝土強度評定中幾個問題的探討[J];混凝土;2008年08期
2 擺全生;;議梁柱不同混凝土強度等級的處理方法[J];科技傳播;2010年12期
3 王宗昌;;混凝土外部防腐[J];建筑工人;1996年03期
4 張敏;混凝土裂縫的成因分析及防治[J];廣東建材;2000年01期
5 邸小壇,徐聘,陶里,周燕;混凝土構件強度修正系數0.88是考慮受力狀態(tài)對混凝土強度的影響[J];工程質量;2001年12期
6 阮炯正;如何確定混凝土防凍劑的摻量[J];混凝土;2001年01期
7 唐昌輝,易偉建,沈蒲生;混凝土軸心受壓柱的可靠性研究[J];湖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年01期
8 肖長祥,肖如松,陶曉斌,張興久;混凝土強度等級驗收規(guī)定的歷史演變[J];低溫建筑技術;2003年04期
9 邱玉深;;混凝土裂縫為何越來越多(對話)[J];建筑工人;2003年04期
10 賴正漢;淺析混凝土的配合比與強度[J];山西建筑;2004年09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于海祥;武建華;唐明;;混凝土分段曲線受壓損傷模型[A];第19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Ⅰ冊)[C];2010年
2 陳新華;陳小靜;;淺談粉煤灰在混凝土中的作用及應注意的問題[A];土木建筑學術文庫(第12卷)[C];2009年
3 萬志鋼;李波;;正確理解混凝土強度評定方法中的若干概念[A];吉林省土木建筑學會2011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4 郅磊;胡博;;混凝土硫酸鎂侵蝕的探討[A];土木建筑學術文庫(第15卷)[C];2011年
5 韓建國;胡益彰;閻培渝;;混凝土在不同濕度條件下強度發(fā)展歷程研究[A];特種混凝土與瀝青混凝土新技術及工程應用[C];2012年
6 吳從超;白紹良;;利用混凝土高應變損傷累積本構模型的模擬分析[A];第三屆全國建筑結構技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1年
7 張永勝;李雁英;;超長混凝土框架結構非線性有限元研究[A];第19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Ⅱ冊)[C];2010年
8 耿雙林;蘭新保;;混凝土的質量控制[A];河南省土木建筑學會2010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9 袁海軍;;剪壓法檢測混凝土強度的試驗研究[A];第八屆全國建設工程無損檢測技術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4年
10 戎君明;;混凝土強度驗評方法的合理性探討[A];“發(fā)展綠色技術,,建設節(jié)約結構”——第十四屆全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周啟明;混凝土的質量控制[N];伊犁日報(漢);2009年
2 謝江濤 王芳;混凝土施工質量的控制[N];建筑時報;2006年
3 王治;現澆鋼筋混凝土樓板裂縫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N];伊犁日報(漢);2007年
4 宋森華邋李文龍 朱炳達;樓屋面裂縫產生原因和防治措施[N];建筑時報;2007年
5 金燦華;淺談超長結構混凝土無縫施工技術[N];中華建筑報;2006年
6 林宗壽;防止混凝土鋼筋銹蝕應注意的幾個問題[N];中國建材報;2011年
7 浙江泰舜建設有限公司 范國慶;現澆鋼筋混凝土樓板裂縫成因及防治[N];建筑時報;2007年
8 楊勇;屋面裂縫的分析和防治措施[N];伊犁日報(漢);2007年
9 肖建勛;商品混凝土的質量控制措施[N];中國建設報;2007年
10 江蘇大漢建筑有限公司總經理 張開文;淺談澆樓板裂縫的預防與處理[N];大眾科技報;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祝明橋;混凝土薄壁箱梁受力性能的試驗研究與分析[D];湖南大學;2004年
2 張玉敏;不同應變率下混凝土力學性能的試驗研究[D];北京工業(yè)大學;2012年
3 李浩;混凝土結構抗震性能的不確定性分析與研究[D];湖南大學;2011年
4 黃勝前;大跨度預應力混凝土箱梁橋開裂的形變機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4年
5 毛達嶺;500MPa級鋼筋混凝土受壓構件受力性能研究[D];鄭州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郭凱;一種鋼筋混凝土框架式涵洞破壞形態(tài)與承載力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5年
2 馬倩雯;裝配式鋼筋混凝土廢水池設計與施工工藝研究[D];西南科技大學;2015年
3 劉晨;圍壓作用下混凝土動態(tài)力學性能試驗研究[D];西南科技大學;2015年
4 劉超瓊;隱蔽裂縫對混凝土波動傳播特性的影響規(guī)律研究[D];重慶交通大學;2015年
5 汪本剛;一種無粘結預應力混凝土設計方法的研究[D];石家莊鐵道大學;2014年
6 李潤林;某超高層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結構的設計與優(yōu)化[D];華南理工大學;2015年
7 彭兆雄;單軸拉伸疲勞損傷混凝土中的氯離子傳輸試驗研究[D];浙江工業(yè)大學;2015年
8 鐘卿瑜;CFRP-PCPs復合筋混凝土偏壓柱受力性能試驗及理論研究[D];廣西科技大學;2015年
9 李冬冬;鐵路混凝土簡支T梁橋檢測與加固方案研究[D];石家莊鐵道大學;2016年
10 楊志軍;鋼—混凝土組合樓層傳力分析及受力性能研究[D];鄭州大學;2016年
本文編號:155695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shuiwenshuili/15569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