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官屯油田孔一段扇三角洲儲層構型模型研究
【學位單位】: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8
【中圖分類】:P618.13
【部分圖文】: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碩士學位論文究區(qū)概況造特征構造隆起帶位于我國華北地區(qū)大型中、新生代復合型斷陷盆地坳陷中。官 195 斷塊位于河北省滄縣王官屯境內,位于滄州市構造帶,孔東大斷層的上升盤,東部是官 3 斷塊,北部是官 18潛伏的被斷層切割的半背斜構造,地層傾角 13°-15°(圖 1.1),塊面積 4.0km2,閉合高度為 270m。官 195 斷塊東界的孔東大斷 井斷層在地震剖面上識別清楚,官 47-0-1 井斷層在三維地震上在數(shù)十米至一百米。其它幾條斷層由于斷距小,在地震剖面上過井資料的精細對比識別的。
平均 55%;巖屑 15~6%,平均 8%。膠結物含量為 10%,質占 5%。選取取心井樣品進行目標層位的粒徑統(tǒng)計,研究區(qū)的巖石砂為主(圖 1.2),分選較好,分選系數(shù)約為 1.4~1.8(圖 1.3)。 195 斷塊棗Ⅴ6、7 小層具有近源快速堆積特點,屬于扇三角洲前緣沉究區(qū)的官 48-4-3 井和官 51-7 井,分析得出研究區(qū)巖石粒度累積概率或三段式為主,由跳躍粒度和懸浮粒度組成(圖 1.4),C-M 圖顯示和遞變懸浮段為主(圖 1.5)?紫栋l(fā)育類型以原生粒間孔和次生粒取心井的樣品測試結果顯示不穩(wěn)定粘土礦物蒙脫石比例很高(表 1 70%以上,對油田開發(fā)將會有不利影響。蒙脫石吸水膨脹,孔隙受到流體沖擊下,巖石間碎屑顆粒遷移破壞儲層結構。Ⅴ6、7 地層厚度約 60m,區(qū)域范圍內厚度變化不大,呈砂泥互層沉積度 20m~30m,砂/地比值大約為 78%,油層發(fā)育連續(xù)性好,垂向上上粗的反旋回,局部呈現(xiàn)次一級的正旋回沉積,水體往復動蕩變化
圖 1.3 棗Ⅴ油組砂巖粒徑分選系數(shù)分布圖Fig.1.3 Distribution of grain size grading factor of Zao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潔;;國內外扇三角洲模式研究進展[J];中國石油和化工標準與質量;2019年08期
2 古永紅,王振宇,譚秀成;國內外扇三角洲研究綜述[J];新疆石油地質;2003年06期
3 解習農,李思田,葛立剛,張啟明,王振鋒;瓊東南盆地崖南凹陷海灣扇三角洲體系沉積構成及演化模式[J];沉積學報;1996年03期
4 ;扇三角洲的概念及其發(fā)展[J];石油勘探與開發(fā);1997年05期
5 W.Nemec;R.J.Steel;姚光慶;;扇三角洲及其識別[J];地質科學譯叢;1990年01期
6 李彥芳,竇惠,王永興,辛仁臣;松遼盆地英臺扇三角洲復合體控制因素及沉積過程[J];大慶石油學院學報;1992年02期
7 郭正義;阜新盆地沙海組的沖積扇-扇三角洲體系及其與聚煤作用的關系[J];煤田地質與勘探;1988年04期
8 Albina Colella;王麗順;;斷層控制的海相吉爾伯特型扇三角洲[J];海洋地質譯叢;1989年04期
9 朱筱敏,信荃麟;湖泊扇三角洲的重要特性[J];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4年03期
10 辛艷朋;牟中海;郭維華;李陽兵;;退積型扇三角洲高分辨率層序地層學研究[J];西南石油大學學報;2007年02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賈珍臻;扇三角洲儲層構型及數(shù)值模擬研究[D];中國石油大學(華東);2016年
2 張春生;沖積體系及三角洲物理模擬研究[D];成都理工學院;2001年
3 羅水亮;扇三角洲相儲層開發(fā)中后期剩余油分布規(guī)律研究[D];中國石油大學;2009年
4 斯春松;準噶爾盆地西北緣中二疊統(tǒng)一下三疊統(tǒng)扇三角洲砂礫巖儲層孔隙結構表征及成因機制[D];中國地質大學;2014年
5 陳驥;青海湖現(xiàn)代沉積體系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6年
6 王斌;準噶爾盆地吉木薩爾凹陷巖性油藏形成條件及勘探技術分析[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3年
7 夏長淮;沉積模擬技術在油氣田勘探開發(fā)中的應用[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2003年
8 魏華彬;井樓一區(qū)核三段高分辨率層序地層及儲層特征研究[D];東北石油大學;2013年
9 何苗;準噶爾盆地西北緣三疊系沉積演化及地質背景研究[D];中國地質科學院;2015年
10 文慧儉;深層礫巖氣儲層高分辨率層序地層研究及有利儲層預測[D];大慶石油學院;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翔宇;王官屯油田孔一段扇三角洲儲層構型模型研究[D];中國石油大學(北京);2018年
2 舒心;準噶爾盆地上克拉瑪依組層序地層與沉積相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8年
3 鄒毓;齊40區(qū)塊蓮花油層砂體建筑結構分析[D];長江大學;2018年
4 李春曉;大港孔南地區(qū)扇三角洲儲層構型與剩余油分布研究[D];中國石油大學(北京);2016年
5 王航;濱縣凸起南坡古近系沙四上亞段扇三角洲沉積期次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4年
6 林不凡;基于湖泊扇三角洲知識庫的貝爾湖坳陷南一段沉積定量模擬研究[D];中國石油大學(華東);2015年
7 李夢瑤;南堡凹陷古近系物源及沉積體系研究[D];中國石油大學(華東);2014年
8 高亮;盆內低隆起區(qū)扇三角洲沉積及儲層非均質性研究[D];中國石油大學;2010年
9 季麗丹;新疆烏什凹陷中生界沉積相及儲層特征研究[D];長安大學;2007年
10 任遠;二連盆地阿爾凹陷中生界沉積相及儲層特征研究[D];中國石油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284244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842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