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非線性能量吸振器的高聳結構減振分析
本文選題:高聳結構 + 立方非線性剛度; 參考:《振動與沖擊》2014年09期
【摘要】:非線性能量阱(NES)類型的振子具有寬頻吸振的特性,可利用其對高聳結構進行減振。通過建立相應的偏微分運動方程,并利用伽遼金法及Rauscher方法,獲得了非線性模態(tài)的解析解,揭示了NES振子的吸振原理。再通過非線性有限元分析,對該系統(tǒng)振動特性隨NES振子各參數的變化進行了研究。研究結果表明:NES振子存在最優(yōu)參數從而明顯地抑制結構振動,最大可使結構振動減為原來的20%左右;所提出的經驗公式可方便地計算NES振子立方非線性剛度系數的最優(yōu)值,且與有限元計算結果吻合。
[Abstract]:The nonlinear energy well (NES) type oscillators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ideband vibration absorption, which can be used to reduce the vibration of tall structures. By establishing the corresponding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 of motion and using Galerkin method and Rauscher method, the analytical solutions of the nonlinear modes are obtained, and the vibration absorption principle of the NES oscillator is revealed. Through nonlinear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the variation of vibration characteristics with the parameters of the NES oscillator is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ructure vibration can be reduced to about 20% of the original vibration by the optimum parameters of the 1: NES oscillator, and the proposed empirical formula can conveniently calculate the optimum value of the cubic nonlinear stiffness coefficient of the NES oscillator. The result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作者單位】: 浙江大學結構工程研究所;
【基金】:交通部科技項目(2011318223170)
【分類號】:TU352.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舒興平,胡習兵,于中一;某鐵塔倒塌的事故分析[J];湖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年01期
2 劉季,何立民;高聳結構與高層建筑的豎向地震作用[J];建筑結構學報;1988年02期
3 陳禮建;P-Δ效應對高層高聳結構地震反應影響的研究[J];工程抗震;2001年04期
4 劉大暉;高聳結構設計若干問題的研究與討論[J];特種結構;1998年03期
5 蔣壽時,古天純;對《高聳結構設計規(guī)范》基本規(guī)定的修訂建議[J];特種結構;2000年03期
6 沈俊杰,張憲宏;高聳結構的豎向地震隨機響應分析[J];土木工程學報;1993年06期
7 鄔傳宇,李黎,唐家祥;TMD 系統(tǒng)參數對高聳結構地震控制的影響研究[J];華中理工大學學報;1998年S2期
8 蔣洪平,張相庭;高聳結構鎖定激勵響應和極限風壓研究[J];力學季刊;1992年04期
9 張仲先,唐家祥,李黎;地震作用下高聳結構動力響應控制模擬塔研究及設計[J];世界地震工程;1998年02期
10 張相庭;高聳結構設計規(guī)范風荷載研究進展及修訂建議[J];特種結構;1998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瞿偉廉;魏文暉;;災害風的作用及高聳結構風致倒塌的全過程分析與預防[A];中國結構風工程研究30周年紀念大會論文集[C];2010年
2 李青寧;梁興文;;變截面筒狀高聳結構抗震傳遞矩陣法[A];第十一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Ⅱ卷[C];2002年
3 王紅梅;樓文娟;;高聳結構渦致振動響應時程分析[A];計算機技術在工程建設中的應用——第十一屆全國工程建設計算機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2年
4 施志深;李卓球;;一個非標準的遺傳算法在高聳結構動力逆設計中的應用[A];第十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Ⅲ卷[C];2001年
5 瞿偉廉;;高聳結構抗風動力可靠性的統(tǒng)計分析[A];工程結構可靠性——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橋梁及結構工程學會結構可靠度委員會全國第三屆學術交流會議論文集[C];1992年
6 瞿偉康;;高聳結構抗風可靠性分析的改進方法[A];工程結構可靠性——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橋梁及結構工程學會第七屆學術會議論文集[C];1987年
7 王曉明;陳焱;;高聳結構控制非比例阻尼型動力響應計算模式[A];第十一屆高聳結構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1992年
8 瞿偉廉;梁樞果;李桂青;;園柱型深水水箱對高聳結構脈動風振反應控制的計算[A];第十一屆高聳結構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1992年
9 唐小微;宋長清;傅炳忠;;高層或高聳結構考慮土—結構相互作用的地震反應分析[A];第九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Ⅲ卷[C];2000年
10 葛建平;紀金豹;鄢圣超;閆維明;;某高聳結構風振反應的TMD控制分析[A];第16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Ⅰ冊)[C];2007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8條
1 記者 袁孝銘 通訊員 王新民;搶占制高點 打造高精尖[N];建筑時報;2006年
2 劉黎霞邋季軒;廣州西塔耗資535萬裝上“心電圖”[N];廣東建設報;2008年
3 本報記者 安治永;讓戶外廣告遠離“殺手”罵名[N];中國建設報;2003年
4 歐曉娟;國外建筑物整體平移技術的發(fā)展[N];廣東建設報;2004年
5 鐘暉;揭秘:上海音樂廳平移百米[N];中華建筑報;2002年
6 記者 鄭向鵬 通訊員 劉戈;剛摘“金鋼獎”又奪“粵鋼獎”[N];深圳特區(qū)報;2009年
7 材文;水泥廠窯尾高層鋼管混凝土塔架結構研究成果通過鑒定[N];中國建材報;2009年
8 本報記者 彭德倩;城市需要怎樣的“肌膚”[N];解放日報;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羅乃東;基于可靠度的高層、高聳結構抗風分析[D];大連理工大學;2002年
2 王世村;高聳結構風振響應和風振疲勞研究[D];浙江大學;2005年
3 石啟印;高聳機場塔臺結構風洞及振動臺試驗研究與應用[D];東南大學;2005年
4 董錦坤;結構馳振理論分析及風振控制[D];東北大學;2006年
5 查小鵬;高聳結構風致疲勞安全預警的理論和方法[D];武漢理工大學;2008年
6 沈之容;摩天輪結構風振控制研究[D];同濟大學;2007年
7 卜國雄;高聳結構基于性能的TMD/AMD設計及其動力可靠度分析[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0年
8 卜國雄;高聳結構基于性能的TMD/AMD設計及其動力可靠度分析[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0年
9 王俊;高聳工程結構基礎約束剛度識別研究[D];東南大學;2006年
10 吳靜;大跨越輸電塔線體系靜動力研究[D];同濟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胡偉;高聳結構繞流與流固耦合的數值模擬[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0年
2 張偉杰;高層建筑和高聳結構的簡化動力分析[D];河南理工大學;2010年
3 張曉潔;基于時域法的高聳結構抗風分析[D];遼寧工程技術大學;2005年
4 張丹;隨機風載作用下高聳結構的MTMD控制系統(tǒng)的研究[D];西北工業(yè)大學;2002年
5 邱立凡;可控的MTMD摩擦力對高聳結構的控制影響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0年
6 杜東升;高聳塔臺結構振動臺試驗研究和理論分析[D];東南大學;2004年
7 崔艷麗;復合MTMD控制高聳結構風振研究[D];西北工業(yè)大學;2003年
8 劉亞琦;圓截面高聳結構的橫風向風振研究[D];武漢大學;2004年
9 何少寧;廣州新電視塔豎向地震作用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6年
10 郝晉林;塔桅結構的設計研究[D];西北工業(yè)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204941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sgjslw/2049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