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層隔震結(jié)構實空間解耦及地震作用取值分析
本文選題:高層隔震結(jié)構 + 非經(jīng)典阻尼。 參考:《振動與沖擊》2014年15期
【摘要】:對高層隔震結(jié)構響應實空間解耦及地震作用取值進行了系統(tǒng)研究。首先運用復模態(tài)法和拉氏變換,建立非對稱非經(jīng)典結(jié)構響應的實空間精確解耦法,將高層隔震結(jié)構位移響應方差在實空間上精確分解為系列標準振子位移與速度響應方差的線性組合,獲得結(jié)構相關組合系數(shù)的精確解;然后利用系列標準振子最大響應與反應譜的對應關系,給出了基于最大位移響應的地震作用新定義,建立了高層隔震結(jié)構基于反應譜的最大位移響應及其等效靜態(tài)地震作用取值的完備解析解法,并給出了算例,驗證了所提出方法的正確性,該方法適用于一般非對稱非經(jīng)典結(jié)構響應的實空間精確解耦及其基于反應譜的地震作用取值分析。
[Abstract]:The real-space decoupling and seismic action values of high-rise isolated structures are systematically studied. Firstly, using complex mode method and Laplace transform, the real space exact decoupling method of asymmetric nonclassical structure response is established. The displacement response variance of tall isolated structures is decomposed into a linear combination of displacement and velocity response variance of a series of standard oscillators in real space, and the exact solution of structural correlation combination coefficient is obtained. Then a new definition of seismic action based on the maximum displacement response is given by using the corresponding relation between the maximum response and the response spectrum of a series of standard oscillators. A complete analytical solution for the maximum displacement response of tall isolated structures based on response spectrum and the equivalent static seismic action is established. An example is given to verify the correct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 This method is suitable for exact decoupling in real space and seismic response analysis based on response spectrum of general asymmetric nonclassical structures.
【作者單位】: 廣西科技大學土建學院;廣西大學土建學院;
【基金】:廣西高校百名中青年學科帶頭人資助計劃(RC20060814017) 廣西研究生教育創(chuàng)新計劃資助項目(2012105940814M05)
【分類號】:TU973;TU352.1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宏男,吳香香;橡膠墊隔震支座結(jié)構高寬比限值研究[J];建筑結(jié)構學報;2003年02期
2 張玉良;汪洋;張銅生;;橡膠墊隔震裝置的雙向彈塑性恢復力模型[J];世界地震工程;2003年04期
3 吳香香,李宏男;豎向地震動對基礎隔震結(jié)構高寬比限值的影響[J];同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年01期
4 夏昌;;典型隔震結(jié)構的非線性分析(一)[J];福建建筑;2006年02期
5 王開嶺;雷靜雅;楊輝;;隔震技術的發(fā)展應用研究[J];國外建材科技;2007年02期
6 黃濱;;隔震結(jié)構特性測試新方法[J];工程抗震與加固改造;2008年01期
7 喬虹;魏瑞演;;框架-剪力墻隔震結(jié)構測試與研究[J];三明學院學報;2010年04期
8 樊劍,唐家祥;滑移隔震結(jié)構的動力特性及地震反應[J];土木工程學報;2000年04期
9 王振,袁朝慶,孫建剛;立式鋼制儲罐隔震抗震設計的工程化方法[J];世界地震工程;2000年04期
10 陳永祥,祁皚,才華;隔震結(jié)構動力反應研究[J];沈陽建筑工程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楊帆;羅永坤;趙曉勇;王彬;;考慮土—結(jié)構動力相互作用的隔震結(jié)構分析研究[A];第19屆全國結(jié)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Ⅲ冊)[C];2010年
2 程志寶;石志飛;;周期性結(jié)構的應用:一種新型隔震基礎[A];第八屆全國地震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Ⅱ)[C];2010年
3 杜永峰;唐能;;近斷層地震下串聯(lián)隔震結(jié)構分析及倒塌仿真[A];第13屆中國系統(tǒng)仿真技術及其應用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4 呂夢周;馬凱;唐紹雪;趙楠;胡正平;李蕊;賀陽;;中間層隔震結(jié)構的地震響應分析[A];第八屆全國地震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Ⅱ)[C];2010年
5 趙楠;馬凱;李婷;陳彬磊;;高層中間層隔震結(jié)構的非線性動力分析[A];第十三屆全國非線性振動暨第十屆全國非線性動力學和運動穩(wěn)定性學術會議摘要集[C];2011年
6 姬蕾;張季超;范雁;許勇;;廣東科學中心隔震結(jié)構的健康監(jiān)測及科學展示[A];第19屆全國結(jié)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Ⅲ冊)[C];2010年
7 趙楠;馬凱;李婷;陳彬磊;;隔震結(jié)構對地鐵振動的響應分析[A];第十三屆全國非線性振動暨第十屆全國非線性動力學和運動穩(wěn)定性學術會議摘要集[C];2011年
8 范夕森;任淑貞;張鑫;;滾軸-橡膠支座組合系統(tǒng)隔震結(jié)構的地震反應分析[A];第19屆全國結(jié)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Ⅲ冊)[C];2010年
9 葉昆;李黎;符蓉;;LRB偏心基礎隔震結(jié)構在近斷層脈沖型地震動作用下的碰撞響應研究[A];第19屆全國結(jié)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Ⅲ冊)[C];2010年
10 陳瑞海;馬玉宏;;基于性能的隔震結(jié)構初始造價評估模型的研究[A];第八屆全國地震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Ⅱ)[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2條
1 本報記者 馮海波;潛心研造“不倒屋”[N];廣東科技報;2011年
2 本報記者 劉肖勇 通訊員 吳晶平;建筑“坐” 在橡膠墊上[N];廣東科技報;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黨育;復雜隔震結(jié)構的分析與軟件實現(xiàn)[D];武漢理工大學;2011年
2 商昊江;高層鋼筋混凝土基礎隔震結(jié)構減振研究[D];福州大學;2011年
3 劉文光;橡膠隔震支座力學性能及隔震結(jié)構地震反應分析研究[D];北京工業(yè)大學;2003年
4 周中一;村鎮(zhèn)砌體結(jié)構新型抗震與隔震技術研究[D];北京工業(yè)大學;2012年
5 李向真;非規(guī)則房屋結(jié)構隔震體系的計算方法與動力性能計算研究[D];天津大學;2007年
6 張云峰;立式儲罐并聯(lián)隔震基礎研究[D];大慶石油學院;2009年
7 胡紫東;考慮支座相關性的基礎隔震結(jié)構地震響應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8 黃瀟;地震作用下相鄰結(jié)構的碰撞反應及控制[D];華中科技大學;2013年
9 徐明貴;平扭耦聯(lián)LRB隔震體系靜動力特性的研究和應用[D];天津大學;2011年
10 杜永峰;被動與智能隔震結(jié)構地震響應分析及控制算法[D];大連理工大學;200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帆;考慮土—結(jié)構動力相互作用的隔震結(jié)構分析[D];西南交通大學;2011年
2 陳瑞海;隔震結(jié)構體系全壽命總費用評估模型研究[D];廣州大學;2011年
3 朱翔;近場地震作用下不規(guī)則隔震結(jié)構的倒塌模擬[D];蘭州理工大學;2012年
4 楊青濤;隔震結(jié)構的倒塌仿真分析[D];廣州大學;2012年
5 杜英滿;超長復雜隔震結(jié)構建造過程非載荷變形模擬和監(jiān)測[D];蘭州理工大學;2013年
6 章蓉;基于土—結(jié)構動力相互作用的滾珠隔震結(jié)構研究[D];青島理工大學;2013年
7 唐能;近斷層多維地震激勵下串聯(lián)隔震結(jié)構倒塌模擬[D];蘭州理工大學;2011年
8 段燕玲;隔震結(jié)構近斷層地震響應振動臺實驗研究[D];北京建筑大學;2013年
9 王國祥;隔震結(jié)構在地震作用下的扭轉(zhuǎn)響應分析[D];廣州大學;2013年
10 田坤;三維隔震結(jié)構地震反應分析及試驗研究[D];廣州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189494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sgjslw/18949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