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慮譜形的地震動強度指標及其在地震動記錄選擇與調整中的應用
本文關鍵詞:考慮譜形的地震動強度指標及其在地震動記錄選擇與調整中的應用 出處:《蘭州理工大學》2013年碩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位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地震動選擇調整 地震動強度指標 譜形 相關性 增量動力分析
【摘要】:在結構抗震分析中,地震動反應譜譜形的影響及大震下結構非線性性能的分析均為非常重要和復雜的研究課題。深入開展這些問題的研究,有助于充分了解地震動譜形特性對結構性能的影響,有助于充分把握結構在大震下的性能水平,對促進基于性能抗震設計方法的推行和實施都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由于地震動的隨機性和結構地震響應的復雜性,不同地震動輸入下結構的非線性響應差別很大,因此如何選擇合理的地震動強度指標、進而選擇和調整地震動記錄,減小結構地震反應結果的離散性是提高大震及特大震下結構性能分析及抗倒塌能力評估結果可靠性的必然要求。 本文首先在對地震動特性、地震動反應譜理論及地震動反應譜特性等簡單介紹的基礎上,討論了現(xiàn)有的針對不同分析目的的三種地震動記錄選取方法及各自的使用范圍和優(yōu)缺點,列舉了常用的地震動調整方法。進而從PEER地震動數(shù)據(jù)庫和汶川地震數(shù)據(jù)庫共選擇15條地震動記錄,分別以兩種常用的地震動記錄調整方法,即基于PGA和基于結構一階模態(tài)相應的譜加速度Sa(T1),將各地震動記錄調整后作為結構動力時程分析的輸入,分析了兩個不同初始周期的鋼筋混凝土平面框架結構的彈塑性地震響應,分析結果表明:地震動記錄調整方法不同,地震動反應譜的形狀有較大改變,對同一結構反應影響也顯著不同;考慮合理譜形的地震動記錄調整方法能夠有效減小結構地震響應的離散性,得到很好的響應估計;結構的初始周期并不能有效反映結構彈塑性地震響應特性,僅以Sa(T1)作為地震動強度指標調整地震動記錄,不能考慮實際結構的非線性行為總是伴隨結構剛度退化和振動模態(tài)變化這特性, 其次,從PEER強震記錄數(shù)據(jù)庫和汶川地震記錄數(shù)據(jù)庫中重新選取15條地震動記錄,用反應譜法調整后作為6層3跨鋼筋混凝土平面框架結構增量動力分析的輸入,通過研究IDA曲線及結構響應與地震動反應譜不同周期譜值的相關性,結果表明:譜形對結構非線性地震反應的影響隨著地面運動強度的增加以及結構非線性程度的提高而增大,反應譜不同區(qū)段的譜形對于結構非線性地震反應的影響差異顯著。在抗震設計分析中地震動反應譜譜形對結構非線性地震反應的影響不容忽視。在此基礎上總結概括了考慮譜形的地震動強度指標的研究進展,為地震動強度指標的改進和地震動記錄的選取提供一定參考。 最后,對考慮譜形的地震動選擇調整方法進行了研究,并對三種典型的考慮譜形的地震動記錄選擇方法進行了介紹。基于條件均值譜的地震動選擇方法是國外比較常用的方法,理論技術也較成熟。基于選取地震動集來匹配目標譜的均值和方差的地震動選取方法,考慮了譜方差對結構反應的影響,并且此方法用MATLAB程序來進行選擇地震動效率高且易于實施。為了評價選擇地震動時考慮地震動反應譜譜形方差對結構響應的影響,用此方法選取典型場景下的六組地震動集作為鋼筋混凝土平面框架結構時程分析的輸入,分析結果表明:考慮反應譜方差的地震動選擇與調整對結構反應中值的影響不顯著,但是倒塌概率的評估結果較不考慮反應譜方差的評估結果要大。這一結論表明結構抗倒塌能力評估時選擇與調整地震動既要考慮反應譜均值的匹配,同時也要匹配反應譜方差。
[Abstract]:In the seismic analysis of structure , the influence of seismic response spectrum shape and the non - linear performance of structures under large earthquakes are very important and complex research topics . Based on the simple introduction of ground motion characteristics , ground motion response spectrum theory and ground motion response spectrum characteristics ,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existing methods of ground motion record selection for different analysis purposes and their respective application range and their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 Secondly , 15 ground motion records are re - selected from the PEER strong earthquake record database and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record database . The influence of the spectral shape on the nonlinear seismic response of the structure is obvious .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fluence of the spectral shape on the nonlinear seismic response of the structure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ground motion intensity and the increase of the nonlinear degree of the structure .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influence of spectral variance on structural response , the influence of spectral variance on structural response is considered .
【學位授予單位】:蘭州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TU311.3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胡聿賢,胡勇;關于煙囪的地震反應[J];地震工程與工程振動;1983年02期
2 翟長海,謝禮立;估計和比較地震動潛在破壞勢的綜合評述[J];地震工程與工程振動;2002年05期
3 韓建平;呂西林;李慧;;基于性能的地震工程研究的新進展及對結構非線性分析的要求[J];地震工程與工程振動;2007年04期
4 郝敏;謝禮立;李偉;;基于砌體結構破壞損傷的地震烈度物理標準研究[J];地震工程與工程振動;2007年05期
5 葉列平;馬千里;繆志偉;;結構抗震分析用地震動強度指標的研究[J];地震工程與工程振動;2009年04期
6 謝禮立,翟長海;最不利設計地震動研究[J];地震學報;2003年03期
7 韓建平;周偉;李慧;;基于汶川地震數(shù)據(jù)的地震動強度指標與中長周期SDOF體系最大響應相關性[J];工程力學;2011年10期
8 謝禮立;關于抗震設計樣板規(guī)范[J];國際地震動態(tài);2000年07期
9 王亞勇,劉小弟,程民憲;建筑結構時程分析法輸入地震波的研究[J];建筑結構學報;1991年02期
10 王亞勇;我國2000年工程抗震設計模式規(guī)范基本問題研究綜述[J];建筑結構學報;2000年01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邵長江;大跨度懸索拱橋地震響應分析[D];西南交通大學;2003年
,本文編號:141336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sgjslw/14133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