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存儲數據訪問控制技術的研究與實現(xiàn)
發(fā)布時間:2017-09-06 19:04
本文關鍵詞:云存儲數據訪問控制技術的研究與實現(xiàn)
更多相關文章: 云存儲 數據訪問控制 互聯(lián)網技術
【摘要】:20世紀80年代,計算機迎來了第一次產業(yè)革命,之后Internet的到來掀起了計算機產業(yè)的第二次革命浪潮。然而,近些年來云計算的出現(xiàn)則預示著計算機的第三次產業(yè)變革即將到來。云計算最早是由美國科學家John Mc Carthy提出的,他在1960年提出了計算機的分時系統(tǒng),也就是用能同時允許數百上千用戶使用的分時系統(tǒng)取代當時的計算機批處理技術。但是由于當時技術的限制,John Mc Carthy提出的分時系統(tǒng)只是一個概念,未能實現(xiàn)。直到21世紀,Google首席執(zhí)行官Eric Schmidt提出云計算首先可以使用戶隨時隨地的通過手機、電腦等終設備與云端通信,使計算變得隨處可用的同時,也具有超強的功能與性能。隨著技術的發(fā)展和Eric Schmidt提出的概念,使云計算變得觸手可及。Amazon公司的Elastic Computer Cloud、IBM公司的Blue Cloud等系統(tǒng)的用戶的增多也預示著云計算已經漸漸的走進了人們的生活。云存儲是從云計算衍生出來的概念,也是云計算的重要組成部分。全球信息化的發(fā)展進程越來越快,全世界每天產生的數據不可估量。數據是信息化時代發(fā)展的基礎,也是日趨重要的隱形資產,而云存儲則可以實現(xiàn)對于海量數據的采集、管理及保護等。云存儲可以讓用戶在不同的時間與空間實現(xiàn)資源的分享與互動,并通過應用權限控制、傳輸加密、信息加密和數據隔離等技術確保了數據的高安全性。本文具體工作如下:(1)首先由于系統(tǒng)期望用戶可隨時隨地獲得云存儲服務,所以系統(tǒng)的DBAS結構為B/S結構。其次將系統(tǒng)分為了三層,分別為頁面交互層、業(yè)務邏輯處理與訪問層、數據持久層。頁面交互層主要是負責實現(xiàn)系統(tǒng)的可視化并完成與系統(tǒng)用戶的交互;業(yè)務邏輯處理與訪問層主要負責應用業(yè)務邏輯處理數據,是架構云存儲系統(tǒng)的核心部分;數據持久層主要負責安全的保存與管理系統(tǒng)數據。(2)云存儲數據訪問控制系統(tǒng)的功能模塊主要分為:訪問權限控制、安全認證、服務器本地文件加密、通信加密以及數據防災。(3)系統(tǒng)測試階段,完成了對系統(tǒng)功能和性能的測試。首先系統(tǒng)的各功能模塊的實現(xiàn)基本達到了預期的目標;其次服務器在連續(xù)長時間不間斷工作、頁面響應以及數據傳輸等方面都十分優(yōu)秀。
【關鍵詞】:云存儲 數據訪問控制 互聯(lián)網技術
【學位授予單位】:吉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TP333;TP309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1章 緒論10-14
- 1.1 研究背景與意義10-11
- 1.2 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11-12
- 1.3 研究目標及內容12-13
- 1.3.1 研究目標12
- 1.3.2 研究內容12-13
- 1.4 論文的結構13-14
- 第2章 相關技術介紹14-17
- 2.1 PHP語言14
- 2.2 MySQL14-15
- 2.3 Dreamweaver15
- 2.4 云存儲數據訪問控制系統(tǒng)的體系結構15-16
- 2.5 本章總結16-17
- 第3章 需求分析17-27
- 3.1 可行性分析17
- 3.2 功能需求17-22
- 3.2.1 登錄安全認證模塊17-18
- 3.2.2 傳輸加密協(xié)議模塊18-19
- 3.2.3 資源訪問權限控制模塊19-20
- 3.2.4 服務器本地文件加密模塊20-21
- 3.2.5 數據庫防災模塊21-22
- 3.3 性能需求22
- 3.3.1 安全性22
- 3.3.2 穩(wěn)定性22
- 3.4 系統(tǒng)總體設計22-23
- 3.5 數據庫設計23-26
- 3.5.1 數據庫E-R圖23-24
- 3.5.2 數據關系表設計24-26
- 3.6 本章小結26-27
- 第4章 系統(tǒng)詳細設計與實現(xiàn)27-48
- 4.1 登陸安全認證模塊27-36
- 4.1.1 滑動驗證27-31
- 4.1.2 登錄地址IP校驗31-36
- 4.2 傳輸加密協(xié)議模塊36-40
- 4.2.1 共享密鑰36-38
- 4.2.2 數字簽名38-39
- 4.2.3 消息可靠性驗證39-40
- 4.3 訪問權限控制模塊40-44
- 4.4 文件加密模塊44-47
- 4.4.1 加密數據44-45
- 4.4.2 解密數據45-46
- 4.4.3 加密與解密的調用46-47
- 4.5 本章小結47-48
- 第5章 系統(tǒng)測試48-62
- 5.1 各功能模塊的功能測試48-58
- 5.2 系統(tǒng)性能測試58-61
- 5.3 本章小結61-62
- 第6章 總結與展望62-63
- 參考文獻63-64
- 致謝64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林家元;方裕;陳斌;;空間數據訪問控制研究[J];地理與地理信息科學;2008年02期
2 魏新紅;張凱;孟哲;;數據分片技術在數據訪問控制中的應用[J];福建電腦;2006年08期
3 鄧莉;王伯民;李慶祥;尹新懷;;數據訪問控制在氣象信息服務平臺中的應用[J];計算機工程;2011年S1期
4 祝紅琴;王仁波;黎智軍;;基于嵌入式系統(tǒng)的遠程數據訪問控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1年10期
5 阮志強;羅海波;張小進;林文忠;;基于特征表達式的數據訪問控制技術研究[J];閩江學院學報;2013年02期
6 劉瓊波,尤晉元;數據訪問控制系統(tǒng)的管理模型[J];計算機工程;2002年02期
7 韓德志;吳帥;畢坤;;一種在云計算下的細粒度數據訪問控制算法[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年S1期
8 胡杭琴;趙霽;;一種MIS對象和數據訪問控制的解決方案[J];工業(yè)控制計算機;2006年04期
9 溫昱暉;陳廣勇;趙勁濤;沈吉U,
本文編號:80489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ruanjiangongchenglunwen/80489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