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目標為導向的城市公共自行車App設計研究
本文關鍵詞:以目標為導向的城市公共自行車App設計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城市公共自行車 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App 用戶行程心路圖 用戶體驗
【摘要】:隨著中國城市化進程加快,交通擁堵和空氣污染等問題越來越影響著市民的生活。城市公共自行車系統(tǒng)不僅是一項政府的便民市政工程,也是城市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一環(huán)。截止到2015年6月,我國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規(guī)模達到9億人,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正對國家經(jīng)濟和市民生活產生深遠的影響。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被寫入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互聯(lián)網(wǎng)與公共交通服務相融合將能對后者產生極大的促進作用。一方面,我國推廣的第三代城市公共自行車系統(tǒng)本身是政府的一項惠民工程,所有采購和運營費用均由政府一方承擔,這在政府的財政開支方面造成了一定的壓力。另一方面,由于我國在引入第三代城市公共自行車系統(tǒng)的時候沒有站在用戶角度解決問題,導致出現(xiàn)用戶體驗差和使用意愿低的情況;谝陨蠁栴},本課題將互聯(lián)網(wǎng)與城市公共自行車系統(tǒng)相結合,以目標為導向設計一個基于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的App產品。本課題將在以目標為導向的設計理論指導下開展設計研究。首先,通過對國內外城市公共自行車發(fā)展現(xiàn)狀的對比以及對我國廣州、成都和阿克蘇三座城市的實地調查研究,確定擬解決問題及設計方向。其次,使用用戶行程心路圖等設計方法解析出用戶在使用流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及需求。再次,通過SWOT模型分析和產品需求,構建城市公共自行車App的信息框架,并依次設計出產品交互圖和視覺圖。最后,利用眼動實驗和用戶滿意度調查充分評估產品的可用性。課題研究的目的在于積極探索城市公共自行車系統(tǒng)發(fā)展的未來,為城市公共服務尋找新的創(chuàng)新點。一個國家的公共服務不應受到地域的限制,本課題希望能將全國各個城市的公共自行車服務利用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相互連接,以用戶體驗為出發(fā)點讓用戶能隨時隨地的使用城市公共自行車。
【關鍵詞】:城市公共自行車 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App 用戶行程心路圖 用戶體驗
【學位授予單位】:西南交通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U495;U491.225;TP311.56
【目錄】:
- 摘要6-7
- Abstract7-10
- 第1章 緒論10-19
- 1.1 論文研究的背景10-12
- 1.1.1 城市化進程加快所帶來的負面問題突出10
- 1.1.2 公共自行車系統(tǒng)在城市交通系統(tǒng)中的作用10-11
- 1.1.3 “互聯(lián)網(wǎng)+”成為城市服務跨界融合的政策保障11-12
- 1.2 現(xiàn)狀分析12-15
- 1.2.1 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App的興起12-13
- 1.2.2 國內外城市公共自行車的發(fā)展現(xiàn)狀13-15
- 1.3 課題研究目標與意義、研究內容和擬解決的關鍵問題15-16
- 1.3.1 研究目標及意義15
- 1.3.2 研究內容15-16
- 1.3.3 擬解決的關鍵問題16
- 1.4 研究的方法16-17
- 1.5 課題的創(chuàng)新性17-18
- 1.6 研究框架18-19
- 第2章 以目標為導向的體驗設計理論及方法研究19-26
- 2.1 以目標為導向的體驗設計19-21
- 2.1.1 用戶體驗的概述20-21
- 2.2 關注用戶的心智模型21-23
- 2.2.1 用戶的心理曲線21-22
- 2.2.2 以目標為導向的心流體驗22-23
- 2.3 用戶行程心路圖設計方法概述23-24
- 2.4 產品可用性設計24-26
- 2.4.1 可用性設計概述24-26
- 第3章 城市公共自行車App的用戶需求分析26-44
- 3.1 用戶需求分析概述26
- 3.2 確定產品的目標用戶26-28
- 3.3 情景調查(觀察與訪談)28-32
- 3.4 問卷調查及分析32-35
- 3.5 建立人物模型35-38
- 3.6 用戶行程心路圖38-41
- 3.7 使用場景分析41-43
- 3.8 本章小結43-44
- 第4章 產品需求與技術實現(xiàn)44-55
- 4.1 城市公共自行車SWOT模型44-47
- 4.2 找出真實的產品需求47-50
- 4.2.1 城市公共自行車App的產品需求48-49
- 4.2.2 城市公共自行車App的主要任務與次要任務49-50
- 4.3 城市公共自行車App的信息架構50-51
- 4.3.1 產品信息架構概述50
- 4.3.2 城市公共自行車App的信息架構50-51
- 4.4 技術原理51-54
- 4.4.1 NFC技術介紹51-53
- 4.4.2 二維碼技術介紹53-54
- 4.5 本章小結54-55
- 第5章 城市公共自行車App設計55-73
- 5.1 產品原型的分析與設計55-63
- 5.1.1 城市公共自行車App界面布局分析55-57
- 5.1.2 城市公共自行車App原型設計57-63
- 5.2 產品視覺設計63-72
- 5.2.1 格式塔心理學63-64
- 5.2.2 產品界面層級與元素64-66
- 5.2.3 城市公共自行車App方案A66-70
- 5.2.4 城市公共自行車App方案B70-72
- 5.3 本章小結72-73
- 第6章 城市公共自行車App的眼動測試與評估73-86
- 6.1 任務流程效率試驗與滿意度評價73-78
- 6.2 關鍵頁面對比試驗78-81
- 6.3 頁面布局對比試驗81-85
- 6.4 本章小結85-86
- 總結與展望86-87
- 致謝87-88
- 參考文獻88-90
- 附錄1 城市公共自行車用戶訪談提綱90-91
- 附錄2 城市公共自行車調查問卷91-94
- 附錄3 城市公共自行車問卷結果統(tǒng)計94-98
- 附錄4 城市公共自行車App用戶滿意度調查問卷98-99
-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及成果99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曉芳;;大眾汽車:APP也有“保鮮期”[J];IT經(jīng)理世界;2012年11期
2 ;國內首個航班和高鐵綜合信息搜索APP正式發(fā)布[J];空運商務;2012年22期
3 本刊編輯部;;移動電商App,身邊的生意[J];電子制作;2014年03期
4 梁玲;;“鐵路12306”官方手機APP上線 手機訂票初體驗[J];科學新生活;2013年46期
5 王磷,趙義善;APP、SBS改性瀝青防水卷材的選用及施工[J];材料工程;1994年03期
6 吳家強;APP塑性改性瀝青防水卷材施工質量控制[J];山西建筑;2004年22期
7 丫丫;;電視APP 潮爸潮媽早教新幫手[J];家用電器;2012年03期
8 榮甫壯;;智能校園手機APP概念設計報告[J];電子制作;2013年20期
9 劉穎潔;;你的汽車APP了沒?[J];中國汽車市場;2012年09期
10 楊夢園;蘇杭;;在盈利與用戶體驗中找到平衡點——APP廣告弊端解決的研究[J];現(xiàn)代裝飾(理論);2013年08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姚建聰;何啟蓋;劉軍發(fā);;豬傳染性胸膜肺炎(APP)診斷方法的研究進展[A];豬的重要傳染病防治研究新成果——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家畜傳染病學分會第五屆理事會第二次全體會議暨防檢疫專業(yè)委員會第7次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2年
2 田鳳蘭;;塑性體(APP)改性瀝青防水卷材及其應用技術[A];第八屆防水技術專業(yè)委員會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4年
3 李日涵;徐廣寧;徐建閩;夏創(chuàng)文;;基于APP的公眾出行交通信息服務系統(tǒng)研究[A];第八屆中國智能交通年會論文集[C];2013年
4 朱帆;郭蕾;;基于APP的青少年航空科普教育探索[A];中國夢·航空夢—青少年航空科普教育——首屆中國航空科普教育大會論文集[C];2014年
5 張建華;許興;曲晴;杜昀徽;;智慧校園移動APP建設規(guī)劃初探[A];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教育信息化分會第十二次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4年
6 孫穎;金天明;;App菌影溫控雙基因裂解系統(tǒng)的構建[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2010年學術年會——第二屆中國獸醫(yī)臨床大會論文集(上冊)[C];2010年
7 譚翼;邵珠寶;陳力;王玉忠;;一種新型改性APP對環(huán)氧樹脂的固化及阻燃研究[A];2013年全國高分子學術論文報告會論文摘要集——主題M:阻燃高分子[C];2013年
8 李云東;劉晨曦;王汝春;金雪琴;;聚磷酸銨(APP)膨脹阻燃劑在PE電纜護套料中的應用研究[A];2009年中國阻燃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9 王樹軍;肖學文;牛民卜;;耐水APP(HT-208)在聚丙烯中的應用研究[A];2014年全國阻燃學術年會會議論文集[C];2014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斌;手機瀏覽器或將替代閱讀類App[N];北京商報;2012年
2 本報記者 趙家新 通訊員 殷長慶 韓瑜;揚州警方手機APP讓市民一分鐘找到民警[N];人民公安報;2012年
3 工信部電信研究院知識產權中心 李立委 宋文靜;應用商店如何推廣App[N];人民郵電;2013年
4 本報記者 姜旭 實習生 羅傳瑩;傳統(tǒng)出版社如何制勝APP圖書市場?[N];中國知識產權報;2013年
5 本報記者 劉浩;上海市消保委開通“3·15”APP[N];中國消費者報;2013年
6 早報記者 韓曉蓉;幼兒園試點APP直播孩子表現(xiàn)[N];東方早報;2013年
7 本報記者 陳洲;卸載預裝APP軟件受寵 折射國產手機生存困境[N];通信信息報;2013年
8 北京商報記者 魏蔚;360手機助手6月首發(fā)App超300款[N];北京商報;2014年
9 實習生 劉友婷 記者 葉小鐘;廣東省總推出手機APP“心靈e站”[N];工人日報;2014年
10 本報記者 鄭昊 實習生 陳棟;手機APP:被“消費”的安全隱患[N];陜西日報;201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真;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金融App的UI界面設計及互聯(lián)網(wǎng)式推廣[D];河北大學;2015年
2 賈偉;基于情境學習理論的中學歷史移動微型學習APP的設計研究[D];河北大學;2015年
3 趙培治;學徒網(wǎng)手機APP交互界面設計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5年
4 楊揚;基于混合多準則決策模型的旅行預訂類APP評估研究[D];暨南大學;2015年
5 王雪;吉祥之日在智能手機App中的視覺語言設計[D];山東工藝美術學院;2015年
6 朱筱萱;中國傳統(tǒng)媒體App發(fā)展狀況研究[D];復旦大學;2014年
7 宋麗行;“嘉馳婚獵”APP界面視覺設計[D];昆明理工大學;2015年
8 趙新;基于服務設計的工業(yè)品企業(yè)APP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5年
9 高楠楠;移動端垂直購物APP的界面設計研究[D];天津美術學院;2015年
10 常樂;移動學習環(huán)境下對漢字App教學資源的分析與思考[D];中央民族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78983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ruanjiangongchenglunwen/7898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