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互聯網+”閱讀效果現狀及影響因素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5-02-11 15:28
閱讀效果提升,是中小學“互聯網+閱讀”推進的重要目標。筆者有幸作為《互聯網+中小學閱讀課程體系研究》(湖北省教育科學規(guī)劃重點課題)課題組秘書參與本課題研究,一直追蹤跟進“互聯網+閱讀”實驗學校的建設工作。筆者在此背景下開展了本研究。研究選取了湖北省“互聯網+”閱讀實驗校的小學生與中學生為主要研究對象,試圖探究中小學生“互聯網+”閱讀效果現狀及其影響因素,由此提出相關改進建議和服務對策。力求能對國內中小學生“互聯網+”閱讀的推廣及相關教育工作提出更有建設性的指導意見。本文所做工作及所得結論總結如下:第一,通過文獻研究法對國內外現有研究進行梳理,探究“互聯網+”閱讀效果的影響因素。通過問卷與訪談對中小學生進行調查。了解中小學生關于閱讀的時間、需求、內容偏好等相關信息,并對數據進行分析得出:受調查學校學生中存在閱讀內容雜亂,輕娛樂閱讀充斥課余時間,學生的“互聯網+”閱讀行為缺乏適當引導與監(jiān)督;閱讀的“互聯網+”環(huán)境支持不夠,家長們對“互聯網+”閱讀的認識與理解不足:學生群體中閱讀習慣與閱讀能力存在差異,正確的閱讀方法有待培養(yǎng)等問題。第二,通過構建中小學生“互聯網+”閱讀效果影響因素實證模型,建...
【文章頁數】:5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
1.1.1 政策背景
1.1.2 技術背景
1.1.3 項目背景
1.2 研究界定
1.2.1 “互聯網+”閱讀
1.2.2 閱讀效果
1.3 研究目標與內容
1.4 研究思路與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論文結構
第二章 文獻綜述
2.1 “互聯網+”閱讀效果現狀相關研究
2.1.1 國內“互聯網+”閱讀效果現狀研究
2.1.2 國外“互聯網+”閱讀效果現狀研究
2.2 “互聯網+”閱讀效果影響因素相關研究
2.2.1 國內“互聯網+”閱讀效果影響因素研究
2.2.2 國外“互聯網+”閱讀效果影響因素研究
2.3 中小學“互聯網+”閱讀相關研究
2.4 研究現狀評述
2.5 國內外研究對本研究的意義
第三章 模型檢驗與數據采集
3.1 理論基礎
3.1.1 動機理論
3.1.2 自我效能理論
3.2 模型構建與研究假設
3.2.1 研究模型的架構
3.2.2 研究假設
3.2.3 研究對象
3.2.4 研究工具設計
3.2.5 數據分析工具的選擇
3.2.6 數據預處理
第四章 數據統(tǒng)計與分析
4.1 中小學“互聯網+”閱讀效果現狀分析
4.1.1 “互聯網+”閱讀效果總體評價
4.1.2 “互聯網+”閱讀效果的個體差異
4.1.3 “互聯網+”閱讀效果的環(huán)境差異
4.2 中小學“互聯網+”閱讀效果影響因素模型分析
4.2.1 信度效度分析
4.2.2 結構方程模型擬合分析
4.2.3 研究假設檢驗
第五章 結論與討論
5.1 “互聯網+”閱讀效果影響因素研究結論
5.2 加強與推進中小學生“互聯網+”閱讀的建議
5.2.1 加強數字閱讀教育與引導,培養(yǎng)正確閱讀技能與習慣
5.2.2 完善數字閱讀服務模式,提升閱讀意愿與動機
5.2.3 家庭與學校聯合,創(chuàng)建友好閱讀環(huán)境
5.2.4 利用數字化工具與圖書館藏,創(chuàng)設多功能閱讀環(huán)境
第六章 總結與展望
6.1 研究總結
6.2 研究不足與展望
參考文獻
附錄1:“互聯網+”閱讀效果及影響因素調查問卷
附錄2:“互聯網+”閱讀效果及影響因素訪談提綱
攻讀碩士期間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謝
本文編號:4033464
【文章頁數】:5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
1.1.1 政策背景
1.1.2 技術背景
1.1.3 項目背景
1.2 研究界定
1.2.1 “互聯網+”閱讀
1.2.2 閱讀效果
1.3 研究目標與內容
1.4 研究思路與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論文結構
第二章 文獻綜述
2.1 “互聯網+”閱讀效果現狀相關研究
2.1.1 國內“互聯網+”閱讀效果現狀研究
2.1.2 國外“互聯網+”閱讀效果現狀研究
2.2 “互聯網+”閱讀效果影響因素相關研究
2.2.1 國內“互聯網+”閱讀效果影響因素研究
2.2.2 國外“互聯網+”閱讀效果影響因素研究
2.3 中小學“互聯網+”閱讀相關研究
2.4 研究現狀評述
2.5 國內外研究對本研究的意義
第三章 模型檢驗與數據采集
3.1 理論基礎
3.1.1 動機理論
3.1.2 自我效能理論
3.2 模型構建與研究假設
3.2.1 研究模型的架構
3.2.2 研究假設
3.2.3 研究對象
3.2.4 研究工具設計
3.2.5 數據分析工具的選擇
3.2.6 數據預處理
第四章 數據統(tǒng)計與分析
4.1 中小學“互聯網+”閱讀效果現狀分析
4.1.1 “互聯網+”閱讀效果總體評價
4.1.2 “互聯網+”閱讀效果的個體差異
4.1.3 “互聯網+”閱讀效果的環(huán)境差異
4.2 中小學“互聯網+”閱讀效果影響因素模型分析
4.2.1 信度效度分析
4.2.2 結構方程模型擬合分析
4.2.3 研究假設檢驗
第五章 結論與討論
5.1 “互聯網+”閱讀效果影響因素研究結論
5.2 加強與推進中小學生“互聯網+”閱讀的建議
5.2.1 加強數字閱讀教育與引導,培養(yǎng)正確閱讀技能與習慣
5.2.2 完善數字閱讀服務模式,提升閱讀意愿與動機
5.2.3 家庭與學校聯合,創(chuàng)建友好閱讀環(huán)境
5.2.4 利用數字化工具與圖書館藏,創(chuàng)設多功能閱讀環(huán)境
第六章 總結與展望
6.1 研究總結
6.2 研究不足與展望
參考文獻
附錄1:“互聯網+”閱讀效果及影響因素調查問卷
附錄2:“互聯網+”閱讀效果及影響因素訪談提綱
攻讀碩士期間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謝
本文編號:403346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ruanjiangongchenglunwen/4033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