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包下基于博弈論的時衰信任模型
發(fā)布時間:2023-06-02 01:20
眾包作為一種解決復雜困難問題的有力方法,不僅在學術界吸引了大量專家學者進行研究,而且已經(jīng)被許多大型企業(yè)(例如亞馬遜、寶馬汽車等)用于實際的生產(chǎn)與盈利。由于眾包機制的商業(yè)價值巨大,使其早已進入生產(chǎn)生活,許多企業(yè)通過眾包解決自身需求,節(jié)約了大量資金的同時也創(chuàng)造了財富。然而由于眾包本身的開放性與便捷性,導致其易受到來自內(nèi)部參與人員的攻擊,對眾包的安全性造成了極大的威脅,許多專家學者也在積極推進提高其安全性。研究表明眾包中不僅存在自私用戶,占用公共資源、參與眾包積極性較低,更存在少部分惡意用戶,他們對其他用戶直接發(fā)起攻擊,妨礙他人完成任務、竊取他人成果等,對眾包平臺以及其他用戶造成巨大損失。為了解決上述攻擊問題,提高用戶的參與積極性,篩查并剔除惡意用戶,從理論方面提高眾包的安全性,文章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的研究:(1)為了促進眾包參與者合作,提高眾包解決困難問題的效率。首先從理論上分析用戶發(fā)動攻擊行為的原因;而后,通過博弈論的知識,推導眾包參與者的收益矩陣,由該矩陣得出用戶出現(xiàn)自私性的原因,發(fā)現(xiàn)收益矩陣滿足博弈論中囚徒困境模型;為解決上述問題,文章提出一種新的時衰收益模型,通過獎勵合作用戶一...
【文章頁數(shù)】:5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及意義
1.2 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
1.2.1 眾包
1.2.2 博弈論
1.2.3 信任預測模型
1.3 研究內(nèi)容
1.4 后續(xù)章節(jié)安排
第二章 預備知識
2.1 眾包
2.1.1 眾包的定義
2.1.2 眾包的特點
2.1.3 眾包的優(yōu)勢與缺點
2.2 博弈論
2.2.1 博弈論的基本概念
2.2.2 納什均衡
2.2.3 博弈論中的囚徒困境
2.3 信任預測模型
2.3.1 灰色預測模型
2.3.2 指數(shù)平滑法
2.4 本章小結
第三章 基于牛頓冷卻定律的時衰收益模型
3.1 問題描述
3.2 問題分析
3.2.1 眾包系統(tǒng)模型
3.2.2 博弈的分析
3.2.3 囚徒困境的證明
3.3 方案描述
3.3.1 基本模型
3.3.2 理論證明
3.4 博弈預期收益分析
3.5 性能分析
3.5.1 合作用戶的比例
3.5.2 用戶的平均收益
3.5.3 網(wǎng)絡的規(guī)模
3.5.4 任務完成速率
3.6 本章小結
第四章 基于指數(shù)平滑法的信任預測模型
4.1 問題描述
4.2 預備知識
4.3 基于指數(shù)平滑的灰色預測模型
4.3.1 具體模型設計
4.3.2 計算最優(yōu)平滑系數(shù)
4.4 性能分析
4.4.1 預測信任值誤差
4.4.2 惡意用戶對任務完成率的影響
4.4.3 惡意用戶對損耗成本的影響
4.4.4 惡意用戶對眾包延時的影響
4.5 本章小結
第五章 時衰收益與信任預測的綜合評估
5.1 預備知識
5.2 綜合分析
5.2.1 信任值的轉化
5.2.2 效率與信任值的綜合
5.3 性能分析
5.3.1 惡意用戶的數(shù)量對模型性能的影響
5.3.2 網(wǎng)絡拓撲結構對模型性能的影響
5.3.3 網(wǎng)絡規(guī)模對模型性能的影響
5.4 本章小結
第六章 總結與展望
參考文獻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的研究成果
致謝
本文編號:3827388
【文章頁數(shù)】:5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及意義
1.2 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
1.2.1 眾包
1.2.2 博弈論
1.2.3 信任預測模型
1.3 研究內(nèi)容
1.4 后續(xù)章節(jié)安排
第二章 預備知識
2.1 眾包
2.1.1 眾包的定義
2.1.2 眾包的特點
2.1.3 眾包的優(yōu)勢與缺點
2.2 博弈論
2.2.1 博弈論的基本概念
2.2.2 納什均衡
2.2.3 博弈論中的囚徒困境
2.3 信任預測模型
2.3.1 灰色預測模型
2.3.2 指數(shù)平滑法
2.4 本章小結
第三章 基于牛頓冷卻定律的時衰收益模型
3.1 問題描述
3.2 問題分析
3.2.1 眾包系統(tǒng)模型
3.2.2 博弈的分析
3.2.3 囚徒困境的證明
3.3 方案描述
3.3.1 基本模型
3.3.2 理論證明
3.4 博弈預期收益分析
3.5 性能分析
3.5.1 合作用戶的比例
3.5.2 用戶的平均收益
3.5.3 網(wǎng)絡的規(guī)模
3.5.4 任務完成速率
3.6 本章小結
第四章 基于指數(shù)平滑法的信任預測模型
4.1 問題描述
4.2 預備知識
4.3 基于指數(shù)平滑的灰色預測模型
4.3.1 具體模型設計
4.3.2 計算最優(yōu)平滑系數(shù)
4.4 性能分析
4.4.1 預測信任值誤差
4.4.2 惡意用戶對任務完成率的影響
4.4.3 惡意用戶對損耗成本的影響
4.4.4 惡意用戶對眾包延時的影響
4.5 本章小結
第五章 時衰收益與信任預測的綜合評估
5.1 預備知識
5.2 綜合分析
5.2.1 信任值的轉化
5.2.2 效率與信任值的綜合
5.3 性能分析
5.3.1 惡意用戶的數(shù)量對模型性能的影響
5.3.2 網(wǎng)絡拓撲結構對模型性能的影響
5.3.3 網(wǎng)絡規(guī)模對模型性能的影響
5.4 本章小結
第六章 總結與展望
參考文獻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的研究成果
致謝
本文編號:382738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ruanjiangongchenglunwen/382738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