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隱私的公有云信任評估方法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10-26 19:25
隨著分布式智能計算的發(fā)展和云計算技術的成熟,云服務模式得到迅速的普及。然而與傳統(tǒng)的服務模式相比,云服務環(huán)境下具有高度的動態(tài)性和復雜性,用戶的主導權將被弱化,用戶將會面臨更多的安全和隱私問題。此外,近年來各大云服務廠商所發(fā)生的安全事故也使得用戶與云服務提供商之間產生了嚴重的信任危機。本文圍繞如何建立用戶和公有云之間的信任這一主題進行研究,調研了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對現(xiàn)有的公有云信任評估方案進行分析,針對其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以下兩個解決方案。(1)本文提出了一個可抵抗惡意評價的隱私保護的公有云信任評估方案。該方案通過結合客觀信任評估和主觀信任評估,提高了信任評估結果的可靠性和完整性,并且在主觀信任評估過程中,該方案通過計算用戶評價信息和云服務運行過程中客觀監(jiān)測的用戶服務質量參數之間的歐式距離來識別用戶惡意評價信息,提高了用戶惡意評價檢測的準確率,具有較強的魯棒性。除此之外,在進行信任值計算之前,該方案使用差分隱私技術向用戶的反饋評價數據中添加適量且可控的噪聲,從而保證在信任評估過程中用戶的隱私不會被泄露。(2)本文提出了一個基于區(qū)塊鏈平臺的公有云信任評估方案,F(xiàn)有的公有云信任評估方案都通過一...
【文章來源】:安徽大學安徽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6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客觀信任評估模型圖
安徽大學碩士學位論文11圖2.1客觀信任評估模型圖Figure2.1Objectivetrustevaluationmodel2.2.2主觀信任評估模型主觀信任評估類似于電商平臺的評價系統(tǒng),在用戶使用云服務過程中或者使用后,用戶根據自身的感受和經驗給云服務提供商進行反饋評價,評估方將根據用戶的反饋評價來對云服務提供商進行信任評估。其基本思想、具體實現(xiàn)以及優(yōu)缺點如下:基本思想:利用用戶的反饋評價數據來對云服務提供商進行信任評估。具體實現(xiàn):如圖2.2所示,主觀信任評估模型至少包括三個實體:用戶、云服務提供商和評估方。用戶在使用完云服務后會根據自身的感受給云服務提供商進行打分,評估方收集大量的用戶反饋評價并對云服務提供商進行信任評估。圖2.2主觀信任評估模型圖Figure2.2Subjectivetrustevaluationmodel
RTEF-PP與CMTES的結果比較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差分隱私綜述[J]. 李效光,李暉,李鳳華,朱輝. 信息安全學報. 2018(05)
[2]基于評價可信度的云計算信任管理模型研究[J]. 廖子淵,陳明志,鄧輝. 信息網絡安全. 2016(02)
[3]云計算安全:架構、機制與模型評價[J]. 林闖,蘇文博,孟坤,劉渠,劉衛(wèi)東. 計算機學報. 2013(09)
[4]云計算安全研究綜述[J]. 房晶,吳昊,白松林. 電信科學. 2011(04)
[5]云計算安全研究[J]. 馮登國,張敏,張妍,徐震. 軟件學報. 2011(01)
本文編號:3460070
【文章來源】:安徽大學安徽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6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客觀信任評估模型圖
安徽大學碩士學位論文11圖2.1客觀信任評估模型圖Figure2.1Objectivetrustevaluationmodel2.2.2主觀信任評估模型主觀信任評估類似于電商平臺的評價系統(tǒng),在用戶使用云服務過程中或者使用后,用戶根據自身的感受和經驗給云服務提供商進行反饋評價,評估方將根據用戶的反饋評價來對云服務提供商進行信任評估。其基本思想、具體實現(xiàn)以及優(yōu)缺點如下:基本思想:利用用戶的反饋評價數據來對云服務提供商進行信任評估。具體實現(xiàn):如圖2.2所示,主觀信任評估模型至少包括三個實體:用戶、云服務提供商和評估方。用戶在使用完云服務后會根據自身的感受給云服務提供商進行打分,評估方收集大量的用戶反饋評價并對云服務提供商進行信任評估。圖2.2主觀信任評估模型圖Figure2.2Subjectivetrustevaluationmodel
RTEF-PP與CMTES的結果比較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差分隱私綜述[J]. 李效光,李暉,李鳳華,朱輝. 信息安全學報. 2018(05)
[2]基于評價可信度的云計算信任管理模型研究[J]. 廖子淵,陳明志,鄧輝. 信息網絡安全. 2016(02)
[3]云計算安全:架構、機制與模型評價[J]. 林闖,蘇文博,孟坤,劉渠,劉衛(wèi)東. 計算機學報. 2013(09)
[4]云計算安全研究綜述[J]. 房晶,吳昊,白松林. 電信科學. 2011(04)
[5]云計算安全研究[J]. 馮登國,張敏,張妍,徐震. 軟件學報. 2011(01)
本文編號:346007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ruanjiangongchenglunwen/346007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