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bric區(qū)塊鏈性能監(jiān)測技術研究及應用
發(fā)布時間:2021-04-30 04:09
為了將Fabric區(qū)塊鏈技術應用在更多實際場景中,對Fabric的性能測試和監(jiān)控技術研究必不可少。本文將把單個Fabric SDK Node客戶端訪問Fabric v1.3網絡的性能作為主要性能監(jiān)測對象,基于PTGM(Performance Testing General Model)測試過程模型制定更為具體的性能監(jiān)控和測試過程,包括確定性能指標、選擇監(jiān)控和測試工具、分析性能影響因素等。在監(jiān)控和測試工具的選擇上,因為現有工具不適用Fabric v1.3,所以基于Node.js的非阻塞式I/O、事件驅動、異步編程的特點,提出了一種負載測試方法以及性能監(jiān)控方法,并以這些方法為基礎,設計開發(fā)了一套性能測試工具和性能監(jiān)控工具,特點如下:(1)通用性:可測試所有鏈碼函數。(2)細粒度:對未延遲和延遲交易的有效性進行分析判斷并統(tǒng)計。(3)靈活性:可以實現單/多指令、單/多負載、單/多輪次測試方式的自由組合。(4)實時性:性能監(jiān)控工具可實時監(jiān)控區(qū)塊鏈網絡交易吐出率的變化。本文分析了可能對性能產生影響的多種因素,包括區(qū)塊大小、背書策略、單鍵值和多鍵值交易寫入、交易大小、TLS(Transport La...
【文章來源】:南京理工大學江蘇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7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與意義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義
1.2 國內外的研究現狀
1.3 本文主要內容及架構
1.3.1 論文主要內容
1.3.2 論文主要架構
2 Fabric及性能測試相關技術研究
2.1 Hyperledger Fabric概述
2.1.1 背景
2.1.2 相關概念
2.1.3 特點
2.1.4 架構
2.1.5 交易流程
2.1.6 背書策略
2.2 性能測試相關研究
2.2.1 性能測試定義
2.2.2 性能測試指標
2.2.3 PTGM性能測試過程模型
2.2.4 LoadRunner工具測試過程模型
2.2.5 區(qū)塊鏈性能評估配置模型
2.3 本章小結
3 性能監(jiān)測過程、方法與工具
3.1 性能監(jiān)測過程
3.2 性能監(jiān)測對象
3.2.1 基于Fabric的應用架構
3.2.2 監(jiān)測對象選定
3.3 性能監(jiān)測需求分析
3.4 性能指標體系
3.5 性能測試方法及工具
3.5.1 測試架構
3.5.2 負載測試方法
3.5.3 基本測試工具模塊設計原理
3.5.4 測試工具功能及特點
3.5.5 測試工具運行效果
3.6 性能監(jiān)控方法及工具
3.6.1 性能監(jiān)控方法
3.6.2 吐出TPS計算方法
3.6.3 監(jiān)控工具架構及特點
3.6.4 監(jiān)控工具運行效果
3.7 性能影響因素分析
3.7.1 區(qū)塊大小
3.7.2 背書策略
3.7.3 TLS和非TLS網絡
3.7.4 其他因素
3.8 本章小結
4 性能監(jiān)測及數據分析
4.1 基本性能測試
4.1.1 實驗方案
4.1.2 實驗數據分析
4.2 區(qū)塊大小對性能影響
4.2.1 實驗方案
4.2.2 實驗數據分析
4.3 背書策略對性能影響
4.3.1 實驗方案
4.3.2 實驗數據分析
4.4 多鍵值寫入對性能影響
4.4.1 實驗方案
4.4.2 實驗數據分析
4.5 交易大小對性能影響
4.5.1 實驗方案
4.5.2 實驗數據分析
4.6 非TLS網絡交易寫入性能
4.6.1 實驗方案
4.6.2 實驗數據分析
4.7 問題發(fā)現及分析
4.8 本章小結
5 總結與展望
5.1 工作總結
5.2 未來展望
致謝
參考文獻
附錄
本文編號:3168809
【文章來源】:南京理工大學江蘇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7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與意義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義
1.2 國內外的研究現狀
1.3 本文主要內容及架構
1.3.1 論文主要內容
1.3.2 論文主要架構
2 Fabric及性能測試相關技術研究
2.1 Hyperledger Fabric概述
2.1.1 背景
2.1.2 相關概念
2.1.3 特點
2.1.4 架構
2.1.5 交易流程
2.1.6 背書策略
2.2 性能測試相關研究
2.2.1 性能測試定義
2.2.2 性能測試指標
2.2.3 PTGM性能測試過程模型
2.2.4 LoadRunner工具測試過程模型
2.2.5 區(qū)塊鏈性能評估配置模型
2.3 本章小結
3 性能監(jiān)測過程、方法與工具
3.1 性能監(jiān)測過程
3.2 性能監(jiān)測對象
3.2.1 基于Fabric的應用架構
3.2.2 監(jiān)測對象選定
3.3 性能監(jiān)測需求分析
3.4 性能指標體系
3.5 性能測試方法及工具
3.5.1 測試架構
3.5.2 負載測試方法
3.5.3 基本測試工具模塊設計原理
3.5.4 測試工具功能及特點
3.5.5 測試工具運行效果
3.6 性能監(jiān)控方法及工具
3.6.1 性能監(jiān)控方法
3.6.2 吐出TPS計算方法
3.6.3 監(jiān)控工具架構及特點
3.6.4 監(jiān)控工具運行效果
3.7 性能影響因素分析
3.7.1 區(qū)塊大小
3.7.2 背書策略
3.7.3 TLS和非TLS網絡
3.7.4 其他因素
3.8 本章小結
4 性能監(jiān)測及數據分析
4.1 基本性能測試
4.1.1 實驗方案
4.1.2 實驗數據分析
4.2 區(qū)塊大小對性能影響
4.2.1 實驗方案
4.2.2 實驗數據分析
4.3 背書策略對性能影響
4.3.1 實驗方案
4.3.2 實驗數據分析
4.4 多鍵值寫入對性能影響
4.4.1 實驗方案
4.4.2 實驗數據分析
4.5 交易大小對性能影響
4.5.1 實驗方案
4.5.2 實驗數據分析
4.6 非TLS網絡交易寫入性能
4.6.1 實驗方案
4.6.2 實驗數據分析
4.7 問題發(fā)現及分析
4.8 本章小結
5 總結與展望
5.1 工作總結
5.2 未來展望
致謝
參考文獻
附錄
本文編號:316880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ruanjiangongchenglunwen/3168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