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軟件層次化模型的軟件測試數(shù)據(jù)生成
本文選題:軟件測試 + Markov鏈模型。 參考:《計算機應用》2016年12期
【摘要】:針對基于Markov鏈模型的軟件測試技術在測試數(shù)據(jù)生成時不考慮軟件的結構信息,生成的測試數(shù)據(jù)集對代碼路徑的覆蓋能力以及缺陷檢測能力都較低的問題,將統(tǒng)計測試與基于Markov鏈模型的測試相結合,提出了一種新的軟件測試模型——軟件層次化模型。該模型涵蓋了軟件與外部環(huán)境之間的交互,同時描述了軟件內部結構信息。還給出了該模型測試數(shù)據(jù)集的生成算法:首先生成符合使用情況的測試序列,然后為測試序列生成覆蓋軟件內部結構的輸入數(shù)據(jù)。通過針對示例軟件的實驗結果表明,與基于Markov鏈模型的測試方法對比,基于軟件層次化模型的測試在滿足軟件測試充分性要求的同時,提高了測試數(shù)據(jù)集的代碼路徑覆蓋能力和缺陷檢測能力。
[Abstract]: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that the software testing technology based on Markov chain model does not consider the structural information of the software when generating the test data, the generated test data sets have low coverage ability to code path and defect detection ability. A new software testing model-software hierarchical model is proposed by combining statistical testing with testing based on Markov chain model. The model cover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software and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and describes the internal structure information of the software. An algorithm for generating the test data set of the model is presented: first, the test sequence is generated according to the usage, and then the input data covering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the software is generated for the test sequence.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compared with the test method based on Markov chain model, the test based on hierarchical software model meets the requirements of software test adequacy at the same time. The ability of code path coverage and defect detection of test data set is improved.
【作者單位】: 信息工程大學;數(shù)學工程與先進計算國家重點實驗室;后勤科學研究所;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61402525) 鄭州市普通科技攻關項目(141PPTGG383)~~
【分類號】:TP311.5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勝;軟件測試及其自動化[J];信息技術;2001年03期
2 黃萍,萬志軍;艦載指控軟件測試[J];艦船電子工程;2002年05期
3 孔學東,李丹,劉杰;軟件測試實驗室能力認可研究[J];電子產(chǎn)品可靠性與環(huán)境試驗;2003年03期
4 楊光巖;淺談軟件測試的組織與管理[J];中國金融電腦;2003年04期
5 趙彬,辛文逵;目前軟件測試發(fā)展中的誤區(qū)[J];信息與電子工程;2003年04期
6 楊根興,宗宇偉;軟件測試不確定性研究及解決途徑[J];計算機工程;2004年07期
7 ;旋極科技公司推動關鍵軟件測試[J];單片機與嵌入式系統(tǒng)應用;2004年06期
8 劉利君;走出軟件測試的困境[J];軟件世界;2004年05期
9 林欽,潘健鴻;對軟件測試的進一步研究及探討[J];中國科技信息;2005年16期
10 王泓;軟件測試文件的編制[J];電子產(chǎn)品可靠性與環(huán)境試驗;2005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王彥麗;駱力明;;軟件測試理論與軟件測試實踐教學體系探索[A];第三屆全國軟件測試會議與移動計算、柵格、智能化高級論壇論文集[C];2009年
2 張雯婷;;軟件測試丟失數(shù)據(jù)遺補算法[A];第三屆全國軟件測試會議與移動計算、柵格、智能化高級論壇論文集[C];2009年
3 田麗芳;劉栓;;軟件測試的學習方法探究[A];第三屆全國軟件測試會議與移動計算、柵格、智能化高級論壇論文集[C];2009年
4 蔣方純;陸云帆;謝曉勇;;軟件測試理論中的陰陽學說[A];第六屆中國測試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0年
5 馬秦晉;劉世英;徐小輝;惠煜;;軟件測試的重要性及現(xiàn)狀分析[A];第六屆全國計算機應用聯(lián)合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2年
6 徐拾義;;軟件測試新概念-軟件內建自測試(摘要)[A];第十屆全國容錯計算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3年
7 齊俊臣;彭道勇;劉春和;;重視軟件測試 提高軟件質量與可靠性[A];2005第二屆電子信息系統(tǒng)質量與可靠性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8 符開桂;胡澤平;;淺談軟件測試應把握的幾個問題[A];海南省通信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2006)[C];2006年
9 蔣方純;;基于覆蓋率的組合測試在游戲軟件測試中的應用與分析[A];第五屆中國測試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8年
10 黃碧玲;;軟件測試的風險管理及應用[A];浙江省電子學會2012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趙健;軟件測試將成行業(yè)新寵[N];中國企業(yè)報;2006年
2 張磊;軟件測試何以成為就業(yè)新寵?[N];中華工商時報;2006年
3 成墨;軟件測試人才爭奪戰(zhàn)升級[N];中華工商時報;2006年
4 仲琪;軟件測試人才進入“黃金時代”[N];北京人才市場報;2007年
5 李思;軟件測試,你了解多少?[N];上海金融報;2008年
6 邵強;越南有望成世界頂級軟件測試中心[N];人民郵電;2008年
7 王莉;天津軟件測試中心成立[N];中國貿易報;2000年
8 本報實習記者 湯潯芳;軟件測試職業(yè)前景看好[N];計算機世界;2008年
9 王宇;首屆中國軟件測試$研討會將召開[N];中國計算機報;2003年
10 ;測試空間:專業(yè)軟件測試外包服務商[N];中國計算機報;201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夏啟明;軟件測試及評價的復用策略研究及其實現(xiàn)[D];武漢大學;2010年
2 張廣梅;軟件測試與可靠性評估[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計算技術研究所);2006年
3 繆力;依賴性分析及其在軟件測試中的應用[D];湖南大學;2006年
4 蔡立志;基于形式化的軟件測試復用若干關鍵技術的研究[D];上海大學;2009年
5 王雅文;基于缺陷模式的軟件測試技術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09年
6 王鴻燕;GIS軟件測試的關鍵問題與應用實踐[D];武漢大學;2010年
7 郭健強;面向對象軟件測試理論與技術的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1999年
8 姚礪;面向對象軟件測試的研究[D];浙江大學;200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鄭凱;基于GQM軟件測試有效性評估模型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5年
2 田奇才;基于云計算的移動app測試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5年
3 高瑞敏;基于演化算法的軟件測試資源分配問題的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5年
4 馬駿杰;軟件測試Bug管理系統(tǒng)設計與實現(xiàn)[D];電子科技大學;2014年
5 趙萃娟;質量管理在軟件測試組織中的應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4年
6 林晨;嵌入式箭載計算機控制軟件測試關鍵技術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4年
7 張露丹;中冶北方人力資源管理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xiàn)[D];大連理工大學;2015年
8 周慧婷;Solution Configurator項目測試方法的設計與實現(xiàn)[D];南京大學;2014年
9 竺曉梅;基于RUP的軟件測試質量管理的研究與實現(xiàn)[D];復旦大學;2013年
10 陸海婧;SaaS應用公共測試平臺的設計與實現(xiàn)[D];北京工業(yè)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206186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ruanjiangongchenglunwen/20618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