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軟件論文 >

基于影像組學預測乳腺癌雌激素受體表達情況的可行性分析

發(fā)布時間:2018-05-29 08:35

  本文選題:影像組學 + 高通量特征; 參考:《生物醫(yī)學工程學雜志》2017年04期


【摘要】:本文利用影像組學的方法預測乳腺腫瘤分子標記物雌激素受體(ER)。首先采用基于相位信息的動態(tài)輪廓模型(PBAC)對乳腺圖像進行分割,其次對乳腺超聲圖像中腫瘤的形態(tài)、紋理、小波三個方面的404個高通量特征進行提取并予以量化,然后利用R語言以及結合最大相關最小冗余(m RMR)準則的遺傳算法進行特征篩選,最后利用支持向量機(SVM)和AdaBoost進行分類判別,實現(xiàn)根據(jù)乳腺超聲圖像預測分子病理指標ER的目的。對104例臨床乳腺腫瘤超聲圖像數(shù)據(jù)進行實驗,在使用AdaBoost作為分類器的情況下得到了最優(yōu)指標,即分子標記物ER的預測準確率最高可以達到75.96%,受試者操作特性曲線下的面積(AUC)最高達到79.39%。實驗結果證明了利用影像組學方法預測乳腺癌ER表達情況的可行性。
[Abstract]:In this paper, estrogen receptor ERA, a molecular marker of breast tumors, was predicted by imaging method. First, the dynamic contour model (PBAC) based on phase information is used to segment the breast image. Secondly, 404 high-throughput features of breast ultrasound image are extracted and quantified in three aspects: shape, texture and wavelet. Then we use R language and genetic algorithm combined with maximum correlation minimum redundancy (MRR) criterion for feature screening. Finally, 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 and AdaBoost are used to classify and discriminate, and the purpose of predicting molecular pathological index ER based on breast ultrasound image is realized. The ultrasound image data of 104 cases of clinical breast tumors were tested, and the optimal index was obtained by using AdaBoost as the classifier. That is, the prediction accuracy of molecular marker ER can reach 75.96, and the area under the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of subjects can reach 79.39.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proved the feasibility of predicting ER expression in breast cancer by imaging.
【作者單位】: 復旦大學電子工程系;上海市醫(yī)學圖像處理與計算機輔助手術重點實驗室;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yī)院超聲診斷科;
【基金】: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fā)展計劃(2015CB755500)
【分類號】:R737.9;TP391.4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鄒偉;朱焱;馬依妮;趙春暉;宋智琦;劉晶;王兆一;;新型雌激素受體ERα36與窖蛋白-1在皮膚組織細胞中的表達和分布特征[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年02期

2 呂金福;;雌激素受體的酶聯(lián)雌二醇親和組化檢測法對180例的臨床應用研究[J];浙江腫瘤;1993年01期

3 呂金福;;雌激素受體的酶聯(lián)雌二醇親和組化檢測法對180例的臨床應用研究[J];浙江腫瘤;1993年03期

4 ;抗人雌激素受體單抗的制備及鑒定[J];上海第二醫(yī)科大學學報;1995年03期

5 李殿國;王克來;莊巖;;雌激素受體基因多態(tài)性與發(fā)育性髖關節(jié)脫位關系的研究[J];中華小兒外科雜志;2005年11期

6 陳忠偉,劉尚廉,徐薇苓,楊玉妹,李小妹;乳癌石蠟切片雌激素受體測定方法[J];腫瘤;1990年03期

7 Fumino S.;Iwai N.;Deguchi E.;劉凱;;雌激素受體在胰膽管匯流異常中的表達[J];世界核心醫(yī)學期刊文摘(兒科學分冊);2006年04期

8 梁春立;原發(fā)性乳癌雌激素受體水平低下和其他預后因素的關系[J];國外醫(yī)學.外科學分冊;1995年06期

9 沈娜;宋海平;趙月;郭輝;趙向旺;姜冉;何文山;黃韜;;乳腺癌雌激素受體陽性細胞對雌激素受體陰性細胞增殖的影響[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2年01期

10 苗華全,周惠民;雌激素受體免疫電鏡研究[J];臨床與實驗病理學雜志;1992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許丹寧;川允波;;雌激素受體及其在乳腺癌中的作用研究進展[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獸醫(yī)產科學分會第五屆全體會議第十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2 胡禮宏;郭建榮;;雌激素與雌激素受體在大鼠肝臟缺血再灌注損傷中作用機制的研究[A];2009年浙江省麻醉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9年

3 胡禮宏;郭建榮;;雌激素受體在大鼠肝臟缺血再灌注損傷的表達和意義[A];2009年浙江省麻醉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9年

4 陳健;陳敏;周長保;陳彬;李渝萍;周度金;;人雌激素受體相關受體1(hERR1)與乳腺癌關系的初步實驗研究[A];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會第八屆會員代表大會暨全國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1年

5 肖勤;顧雅佳;柳光宇;彭衛(wèi)軍;;乳腺癌患者雌激素受體(ER)與乳腺X線攝片致密度的關系[A];第四屆中國腫瘤學術大會暨第五屆海峽兩岸腫瘤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6 葉棋濃;張浩;謝向陽;朱陽東;朱建華;郝春芳;劉雨飛;周蕾;嚴景華;劉亞玲;文春耕;黃翠芬;;雌激素受體(ER)信號途徑新調節(jié)分子NFAT3的研究[A];科技、工程與經濟社會協(xié)調發(fā)展——中國科協(xié)第五屆青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4年

7 王白石;李東陽;吳雁;;CHD5基因與雌激素受體陰性乳腺癌相關因子的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第九次全國檢驗醫(yī)學學術會議暨中國醫(yī)院協(xié)會臨床檢驗管理專業(yè)委員會第六屆全國臨床檢驗實驗室管理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1年

8 徐文貴;宋秀宇;戴東;朱研佳;王健;張瑩;;18F-FES雌激素受體PET-CT顯像在乳腺癌診治中的價值[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三屆全國放射學大會論文匯編(下冊)[C];2006年

9 余科達;狄根紅;吳炅;陸勁松;沈坤煒;沈鎮(zhèn)宙;邵志敏;;雌激素受體陰性孕激素受體陽性乳腺癌的臨床病理和預后研究[A];第四屆中國腫瘤學術大會暨第五屆海峽兩岸腫瘤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10 文劍明;葉玉清;黃香婷;陳建勇;韋潔貞;冼麗芳;;乳腺癌HER2基因擴增狀態(tài)與雌激素受體、孕激素受體的關系[A];中華醫(yī)學會病理學分會2010年學術年會日程及論文匯編[C];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仇瑋yN;雌激素受體共調節(jié)因子RSRC1的生物學功能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yī)學科學院;2009年

2 熊志紅;與雌激素受體相互作用蛋白FHL2的功能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yī)學科學院;2007年

3 劉旺根;雌激素受體-α 36過表達對人乳腺癌細胞MCF-7生物學行為的影響[D];鄭州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冰;三氧化二砷誘導雌激素受體表達的體外研究[D];鄭州大學;2006年

2 李殿國;雌激素受體基因多態(tài)性與發(fā)育性髖關節(jié)脫位關系的研究[D];山東大學;2005年

3 李林蔚;人乳腺癌細胞雌激素受體基因的去甲基化及其蛋白再表達[D];鄭州大學;2005年

4 柯琦;韌帶樣型纖維瘤病的病理診斷重復性研究及連接素β和雌激素受體在該病中的表達及意義[D];四川大學;2007年

5 楊建華;三氧化二砷對人乳腺癌雌激素受體表達的影響[D];鄭州大學;2011年

6 周巖;雌激素受體信號通路新型調節(jié)因子的篩選及其功能的研究[D];沈陽藥科大學;2008年

7 王利花;乳腺癌循環(huán)腫瘤細胞的捕獲及細胞內雌激素受體的檢測[D];山東師范大學;2014年

8 王曦;Caveolin-1特異性siRNA對乳腺上皮細胞雌激素受體α信號轉導通路的影響[D];遼寧師范大學;2008年

9 曹佳;雌激素受體共調節(jié)因子GA9的功能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1年

10 馬志俊;三氧化二砷誘導雌激素受體表達的體內研究[D];鄭州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950225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ruanjiangongchenglunwen/1950225.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75421***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