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網化的位置微博數據抓取與人群信息提取
本文選題:格網 + 位置微博 ; 參考:《測繪科學》2017年02期
【摘要】:空間位置信息通常代表了設備使用人群的地理空間活動特征,客觀體現人群活動的時空分布。針對現有的微博數據抓取方法由于普通用戶的訪問限制易導致采集的目標數據缺失的問題,該文提出了一種目標區(qū)域空間劃分策略。在數據抓取之前對目標區(qū)域實行格網化,進而實現數據的同時抓取。通過統(tǒng)計分析基于網格單元抓取的位置微博數據,從中提取出人群活動信息,結合位置微博數據所在的興趣點類型,統(tǒng)計分析了位置微博用戶的時空分布和活動特征。這種方法縮小了采集區(qū)域,可實現并行高效的位置微博抓取,并保證了采集范圍的重疊,最大限度地保證采集數據的完整性。
[Abstract]:Spatial location information usually represen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eo-spatial activities of equipment users and objectively reflects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crowd activities. In view of the problem that the existing Weibo data capture methods are easy to lead to the missing of the collected target data due to the limited access of the ordinary users, this paper proposes a spatial partition strategy for the target region. The target area is netted before data capture, and the data capture is realized at the same time.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and activity characteristics of location Weibo users are analyzed by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location Weibo data which is based on grid cells, and crowd activity information is extracted from it. Combined with the type of interest points of location Weibo data,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location Weibo users is analyzed statistically. This method can reduce the acquisition area, realize the parallel and efficient position Weibo capture, ensure the overlap of the acquisition range, and ensure the integrity of the collected data as much as possible.
【作者單位】: 陜西師范大學旅游與環(huán)境學院;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資源與環(huán)境信息系統(tǒng)國家重點實驗室;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1201412,41471414) 特色研究所培育建設服務項目(TSYJS03) 資源與環(huán)境信息系統(tǒng)國家重點實驗室青年人才培養(yǎng)基金項目(O8R8B640KA)
【分類號】:TP393.092;P208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皇甫貴真;;數值求解偏微分方程的不等距格網法和格網逐次加密法[J];航空計算技術;1980年05期
2 朱仁詒;焦傳武;;應用矩形格網法計算地表任意點的移動和變形(下)[J];煤炭科學技術;1981年02期
3 李永樹;王金莊;;機助繪制下沉格網[J];礦山測量;1992年04期
4 陳述彭;推廣格網系統(tǒng)[J];地球信息科學;2005年03期
5 王勇;王艷;鄭文軍;鄒曉亮;;基于多格網算法的衛(wèi)星圖像恢復[J];海洋測繪;2006年02期
6 本刊編輯部;;《全球離散格網的空間數字建!芬粫霭姘l(fā)行[J];測繪通報;2007年06期
7 羅廣祥;劉苗;樊鴻宇;楊芳;;全球等面積四叉樹離散格網建模與編碼體系研究[J];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2012年10期
8 ;方位角輻射線格網法及其應用[J];勘察技術資料;1975年15期
9 ;測繪研究所車間制成一米座標格網尺并批量投產[J];測繪通報;1977年02期
10 濮陽敏;定動輻射線格網圖展點法[J];水運工程;1982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范林峰;胡瑞林;周順江;王珊珊;張小艷;;地質災害危險性評價因子對格網大小的敏感性與誤差分析[A];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2012年度(第12屆)學術論文匯編——工程地質與水資源研究室[C];2013年
2 羅欣;;全球等面積四叉樹離散格網建模與網邊變形分析[A];中國地質學會2013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匯編——S07第六屆全國地質制圖與地理信息學術交流會分會場[C];2013年
3 王濤;毋河海;;一種從格網DEM中提取等高線的算法[A];全國地圖學與GIS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4年
4 王濤;;從規(guī)則高程格網中基于索引提取等高線[A];中國地理信息系統(tǒng)協會第九屆年會論文集[C];2005年
5 王濤;雷蓉;;規(guī)則高程格網中完整性谷地線的提取[A];第四屆海峽兩岸GIS發(fā)展研討會暨中國GIS協會第十屆年會論文集[C];2006年
6 王黎明;;基于1KM格網的人地系統(tǒng)時空數據平臺構建[A];科技、工程與經濟社會協調發(fā)展——中國科協第五屆青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4年
7 李東岳;李文琦;李明;;基于格網DEM的GIS通視分析算法研究[A];2010通信理論與技術新發(fā)展——第十五屆全國青年通信學術會議論文集(下冊)[C];2010年
8 顏佩麗;賈鵬;;黃土高原地區(qū)航測法制作DEM的質量控制[A];2009全國測繪科技信息交流會暨首屆測繪博客征文頒獎論文集[C];2009年
9 馬廣;;淺析土工格網在老路改造工程中的應用[A];公路交通與建設論壇(2009)[C];2010年
10 王春;李偉濤;顧留碗;李鵬;;漸變與突變地形的一體化高保真數字建模技術[A];中國地理學會百年慶典學術論文摘要集[C];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王磊;基于QTM的球面Voronoi圖生成算法與應用[D];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2016年
2 毛海穎;環(huán)首都圈植被分布及環(huán)境效應的空間相關性研究[D];北京林業(yè)大學;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韓貞輝;基于震害分類的房屋數據格網化研究[D];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2013年
2 楊海霞;建筑物空間分布格網化方法研究[D];中國地震局地震預測研究所;2015年
3 楊芳;基于車載三維激光掃描數據分類的路面提取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6年
4 李思霖;基于遙感的格網人口生成方法研究[D];遼寧工程技術大學;2015年
5 干嘉元;基于全球離散格網的環(huán)境監(jiān)測系統(tǒng)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6 包全福;基于混合式球面退化格網的空間對象聚合研究[D];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2012年
7 李正國;混合式球面退化格網模型與空間數據表達[D];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2012年
8 劉光鑫;基于菱形離散格網的中國海潮波系統(tǒng)數據集成方法[D];江西理工大學;2013年
9 尤文辰;多級格網框架下的數據組織模式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4年
10 杜微;基于格網的等值線生成與填充算法研究[D];中南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88461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ruanjiangongchenglunwen/18846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