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加權多維隸屬度函數(shù)的軟件可靠性模糊評估
本文選題:軟件可靠性 + 加權 ; 參考:《合肥工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年11期
【摘要】:傳統(tǒng)軟件可靠性預測模型通常把軟件視為"黑箱",僅依據(jù)軟件測試或實際運行階段的失效數(shù)據(jù)來評估,忽略了軟件開發(fā)過程中的實際影響因素。為此,文章提出一種基于加權多維隸屬度函數(shù)的軟件可靠性模糊評估方法。首先對軟件可靠性因素進行分析,并借助粗糙集理論對以上因素進行屬性約簡,構建軟件可靠性的加權多維隸屬度函數(shù)。該方法可用于對軟件開發(fā)前、中、后階段的軟件可靠性進行預測和評估。實驗結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夠實現(xiàn)對安全關鍵軟件可靠性的準確評估。
[Abstract]:The traditional software reliability prediction model usually regards the software as a "black box", which is evaluated only according to the failure data of the software test or actual running phase, and neglects the actual influencing factors in the software development process. This paper presents a fuzzy evaluation method of software reliability based on weighted multidimensional membership function. Firstly, the factors of software reliability are analyzed, and the attribute reduction of these factors is made by rough set theory, and the weighted multidimensional membership function of software reliability is constructed. This method can be used to predict and evaluate the software reliability before, during and after software development.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accurately evaluate the reliability of security critical software.
【作者單位】: 合肥工業(yè)大學計算機與信息學院;合肥工業(yè)大學機械工程學院;
【基金】: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專項資助項目(2016YFC0801405) 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專項資助項目(2015DFI12950)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yè)務費專項資金資助項目(JZ2014HGBZ0004)
【分類號】:TP311.5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成先,顧君忠;計算機軟件可靠性模式設計(英文)[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0年01期
2 王文康;軟件可靠性及其模型[J];西北民族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0年02期
3 陸民燕;軟件可靠性參數(shù)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2001年02期
4 吳晗平;軟件可靠性考核試驗方法研究[J];火力與指揮控制;2001年01期
5 王緯;軟件工程與軟件可靠性——第六講 軟件可靠性工程實施中的幾個技術問題[J];質量與可靠性;2001年06期
6 葉彩虹;軟件可靠性的理解[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年03期
7 陳光宇,黃錫滋;軟件可靠性學科發(fā)展現(xiàn)狀及展望[J];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科版);2002年03期
8 王鐵江,酈萌;軟件可靠性的模糊綜合評估模型[J];計算機工程與應用;2002年20期
9 韓成宇,周力,侯朝楨;基于復雜因子的軟件可靠性指標分配方法研究[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2003年05期
10 王春生;軍用軟件可靠性評估模型研究[J];艦船電子工程;2003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周新穎;;淺談軟件可靠性對氣象業(yè)務保障的影響[A];信息技術在氣象領域的開發(fā)應用論文集(二)[C];2006年
2 王秋芳;;淺談如何提高車輛軟件可靠性[A];中國汽車工程學會汽車電子技術分會第七屆(2006)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3 李秋英;李海峰;陸民燕;;基于環(huán)境因素的軟件可靠性定性評價技術研究[A];大型飛機關鍵技術高層論壇暨中國航空學會2007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4 鮑國民;鄭成文;韓柯;;軟件可靠性J—M模型的改進研究[A];第五屆中國測試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8年
5 施銀盾;朱經(jīng)紛;徐拾義;;軟件可靠性綜合模型的量化分析[A];第五屆中國測試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8年
6 韓穎;賈輝然;杜靜;;航天軟件可靠性的發(fā)展[A];2007年河北省電子學會、河北省計算機學會、河北省自動化學會、河北省人工智能學會、河北省計算機輔助設計研究會、河北省軟件行業(yè)協(xié)會聯(lián)合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7 齊俊臣;劉海敏;李祥臣;;武器系統(tǒng)軟件可靠性工作分析與建議[A];中國電子學會可靠性分會第十四屆學術年會論文選[C];2008年
8 林雯;趙輝煌;趙晏;;制造業(yè)工廠設備軟件可靠性探討[A];中國電子學會可靠性分會第十三屆學術年會論文選[C];2006年
9 肖平;許鳳璋;高金鐘;;軟件可靠性灰色預測模型的研究[A];中國科學技術協(xié)會首屆青年學術年會論文集(工科分冊·上冊)[C];1992年
10 寧云暉;侯海梅;;軟件可靠性測試方法研究[A];2010第十五屆可靠性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柯江寧 編譯 南京政治學院;美“大碼”項目提高國防軟件可靠性[N];科技日報;201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策;不完美排錯下NHPP類軟件可靠性過程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5年
2 王金勇;考慮故障引進的軟件可靠性增長模型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5年
3 楊志鴻;軟件可靠性增長模型的分析與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4 張楠;基于排隊論的軟件可靠性增長模型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3年
5 樊林波;軟件可靠性與安全性的相互關系及其轉換規(guī)律研究[D];貴州大學;2009年
6 胡仁勝;軟件可靠性和軟件最優(yōu)發(fā)布問題的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01年
7 王運盛;綜合模塊化航空電子分區(qū)軟件可靠性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7年
8 王強;構件軟件可靠性分析理論與方法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2年
9 趙靖;考慮測試與運行差別的NHPP類軟件可靠性增長模型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6年
10 劉邏;軟件可靠性設計技術應用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林森;軟件可靠性檢測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xiàn)[D];電子科技大學;2014年
2 徐軼;軟件可靠性控制方法在軟件開發(fā)項目中的應用研究[D];華東理工大學;2016年
3 楊曉燕;在線自適應提高軟件可靠性的研究[D];浙江理工大學;2016年
4 張娟;基于架構的軟件可靠性計算[D];浙江理工大學;2016年
5 陳智勇;一個基于COP的控制類系統(tǒng)軟件可靠性保障方法的研究與實現(xiàn)[D];南京大學;2013年
6 馬曉驥;基于測試工作效率度量的NHPP類軟件可靠性增長模型研究[D];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2016年
7 楊雪;非齊次泊松過程類軟件可靠性增長模型的研究與應用[D];電子科技大學;2008年
8 滕云龍;軟件可靠性與費用模型的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08年
9 劉曉妮;軍用軟件可靠性保證和度量方法研究[D];長春理工大學;2010年
10 鄒崢;基于隨機Petri網(wǎng)的軟件可靠性分析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78568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ruanjiangongchenglunwen/17856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