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結構光視覺技術的圓柱度測量新方法
本文選題:機械學 切入點:機器視覺 出處:《吉林大學學報(工學版)》2017年02期
【摘要】:針對機器視覺測量軸類零件的圓柱度誤差時因使用畸變嚴重的魚眼鏡頭影響測量精度的問題,提出了一種基于結構光視覺技術的圓柱度測量新方法。該方法投射的結構光與被測軸軸線方向近似平行,考慮軸類零件的特征和魚眼鏡頭畸變分布的規(guī)律,將視場分為多個區(qū)域進行畸變修正。給出了結構光分區(qū)標定的模型、測量數(shù)據(jù)的提取及數(shù)據(jù)轉換的方法。通過對標準軸的測量檢驗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和準確性,實驗結果表明,直徑為27.68mm、長為300mm的軸的圓柱度的測量精度為20μm。該方法不僅滿足產(chǎn)品幾何技術規(guī)范的采樣要求,而且具有非接觸、高效、在線測量的特點,能為圓柱度的精確評定提供可靠的數(shù)據(jù)信息。
[Abstract]:Aiming at the problem that the accuracy of measurement is affected by the use of seriously distorted fish-eye lens when machine vision is used to measure the cylindrical error of shaft parts. In this paper, a new method of cylindrical measurement based on structured light vision technology is proposed, in which the projected structured light is approximately parallel to the axis direction of the measured axis,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haft parts and the law of the distortion distribution of the fish-eye lens. The field of view is divided into several regions for distortion correction. The model of structured light partition calibration, the method of data extraction and data conversion are given. The feasibility and accuracy of this method are verified by measuring the standard axi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asuring accuracy of the cylinder of the axis with a diameter of 27.68 mm and the length of 300mm is 20 渭 m. The method not only meets the sampling requirements of the geometric specifications of the product, but also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on-contact, high efficiency and on-line measurement. It can provide reliable data information for accurate evaluation of cylindrical degree.
【作者單位】: 吉林大學機械科學與工程學院;長春工業(yè)大學機電工程學院;空軍航空大學飛行器與動力系;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1405184) 吉林省科技發(fā)展計劃項目(20160520070JH)
【分類號】:TP391.4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宇超;楊旭波;曾亮;;一種新的不可見結構光算法[J];微計算機信息;2009年26期
2 高黎黎;盧韶芳;張啟勃;;結構光編碼的動態(tài)程序設計[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05期
3 邵健,李德華,胡漢平;一種新的結構光定標方法[J];計算機與數(shù)字工程;2002年02期
4 胡斌,李德華,金剛,胡漢平;基于方向模板的結構光條紋中心檢測方法[J];計算機工程與應用;2002年11期
5 許麗;曾丹;張之江;;結構光測量系統(tǒng)誤差分析[J];光電工程;2008年10期
6 王偉華;孫軍華;劉震;張廣軍;;鋼軌磨耗動態(tài)測量結構光條紋中心提取算法[J];激光與紅外;2010年01期
7 胡恢軍;喻擎蒼;史明強;魯正;;符號M陣列面結構光窗口匹配方法研究[J];工業(yè)控制計算機;2011年07期
8 梅天燦;仲思東;何對燕;;可變環(huán)境光照條件下的結構光條紋檢測[J];儀器儀表學報;2011年12期
9 李托拓;胡鋒;耿征;;基于結構光的三維成像技術[J];網(wǎng)絡新媒體技術;2012年01期
10 王穎;張圓;;一種基于平面靶標的圓結構光標定方法[J];紅外與激光工程;2013年S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7條
1 陶俊;;基于投影器和結構光的人臉曲面三維重建[A];第十三屆全國圖象圖形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2 孫勇;李原;王慶林;陳輝;;基于主動投影的結構光視覺系統(tǒng)的標定[A];中國自動化學會控制理論專業(yè)委員會D卷[C];2011年
3 崔海華;王震;廖文和;戴寧;程筱勝;;一種新的基于結構光的三維測量模型[A];中國幾何設計與計算新進展2007——第三屆中國幾何設計與計算大會論文集[C];2007年
4 史玉升;李中偉;鐘凱;王從軍;;基于數(shù)字光柵投影的結構光三維測量技術[A];2009年促進中部崛起專家論壇暨第五屆湖北科技論壇——裝備制造產(chǎn)業(yè)發(fā)展論壇論文集(下)[C];2009年
5 史玉升;李中偉;鐘凱;王從軍;;基于數(shù)字光柵投影的結構光三維測量技術[A];科技支撐 科學發(fā)展——2009年促進中部崛起專家論壇暨第五屆湖北科技論壇文集[C];2009年
6 孫良海;楊運強;黃洪昌;李杰;;激光結構光焊縫跟蹤高效圖像處理算法的研究[A];機械動力學理論及其應用[C];2011年
7 陶俊;;基于結構光的三維曲面建模及其紋理自動繪制[A];幾何設計與計算的新進展[C];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張萬禎;數(shù)字投影結構光三維測量方法研究[D];浙江大學;2015年
2 叢鵬宇;基于結構光的三維感知系統(tǒng)關鍵問題研究[D];北京理工大學;2015年
3 唐蘇明;三維曲面測量的編碼結構光技術研究[D];上海大學;2015年
4 范劍英;結構光深度圖像獲取和處理與三維重建研究[D];哈爾濱理工大學;2010年
5 李中偉;基于數(shù)字光柵投影的結構光三維測量技術與系統(tǒng)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郭敬;基于結構光和NRSFM的三維數(shù)字化技術研究[D];陜西科技大學;2015年
2 吳琳琳;基于結構光投影法的空間障礙物探測方法研究[D];西安工業(yè)大學;2015年
3 劉芳芳;基于偽隨機編碼結構光的三維重建技術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5年
4 俞寶清;基于雙目結構光的快速三維成像系統(tǒng)研究[D];浙江大學;2015年
5 趙必玉;高精度面結構光三維測量方法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5年
6 劉歡;實時彩色三維建模技術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5年
7 丁洵;基于線結構光的單目視覺目標位姿測量研究[D];湖南科技大學;2015年
8 吳峰;面向工業(yè)現(xiàn)場檢測的結構光三維輪廓測量技術研究[D];清華大學;2015年
9 魏征;水下結構光測量及其在視覺引導與定位中的應用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5年
10 張驍;基于結構光的多視場三維圖像采集系統(tǒng)設計[D];江蘇大學;2016年
,本文編號:169423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ruanjiangongchenglunwen/1694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