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分組密碼的四維度并行處理架構(gòu)研究
本文選題:分組密碼 切入點:Amdahl定律 出處:《電子學報》2017年10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通過對分組密碼算法加密特征的分析,將分組密碼算法的并行性劃分為分組內(nèi)同操作并行性、分組內(nèi)異操作并行性、分組間同操作并行性和分組間異操作并行性等四維度并行性,并根據(jù)此提出了基于Amdahl定律的分組密碼四維度并行處理模型FDPM.該模型能夠指導分組密碼處理架構(gòu)設計,為架構(gòu)資源配置和并行性開發(fā)提供整體建議.以FDPM為依據(jù),提出了一種面向分組密碼的可重構(gòu)流處理架構(gòu)RCSA,該架構(gòu)能夠有效開發(fā)分組密碼處理的并行性,在提高密碼處理性能的同時也能提高資源利用率.通過算法映射結(jié)果分析,證明了FDPM模型的正確性與RCSA架構(gòu)的高效性.
[Abstract]:By analyzing the encryption characteristics of block cipher algorithm, the parallelism of block cipher algorithm is divided into intra-block parallelism and intra-block hetero-operation parallelism. The parallelism of the same operation among packets and the parallelism of different operations between packets are four dimensional parallelism. According to this, a four-dimensional parallel processing model of block cipher based on Amdahl's law is proposed, which can guide the architecture design of block cipher processing. Based on FDPM, a reconfigurable stream processing architecture for block ciphers is proposed, which can effectively develop the parallelism of block cipher processing. By analyzing the algorithm mapping results, the correctness of the FDPM model and the efficiency of the RCSA architecture are proved.
【作者單位】: 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河南師范大學計算機信息工程學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No.61404175)
【分類號】:TP309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殷新春,陳偉鶴,謝立;分組密碼的并行工作模式[J];小型微型計算機系統(tǒng);2005年04期
2 唐明;汪波;楊欣;張煥國;;分組密碼的硬件實現(xiàn)[J];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學報;2006年09期
3 呂永其;高速分組密碼芯片設計技術(shù)[J];通信技術(shù);2002年07期
4 胡濱;范九倫;;一種帶有貓映射動態(tài)置換盒的分組密碼[J];西安郵電學院學報;2012年01期
5 師金鋼;鄭艷;孫煥良;欒方軍;;云環(huán)境中海量數(shù)據(jù)的并行分組密碼體制研究[J];計算機科學與探索;2014年02期
6 張大奇;康寶生;;基于混沌序列和分組密碼的數(shù)字圖像置亂技術(shù)[J];計算機應用與軟件;2007年07期
7 陳皓,李蓉;一種新的分組密碼方案[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9年03期
8 張玉安,馮登國;一種帶有時序參數(shù)的分組密碼(英文)[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年02期
9 馬文濤;韓偉;;一種基于分組密碼思想的圖像加密算法研究與實現(xiàn)[J];陜西理工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年01期
10 朱明海;;分組密碼SAFER+的C#實現(xiàn)[J];電腦編程技巧與維護;2009年05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2條
1 吳剛;楊夢冬;;RDF數(shù)據(jù)的并行處理及性能評價[A];第26屆中國數(shù)據(jù)庫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B輯)[C];2009年
2 鮑平安;陳輝堂;;基于Petri網(wǎng)的并行處理模型[A];1997中國控制與決策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1997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白東霞;幾個分組密碼和雜湊函數(shù)的安全性分析[D];清華大學;2015年
2 王薇;分組密碼CLEFIA與基于四圈AES的消息認證碼的安全性分析[D];山東大學;2009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萬樸;基于中間相遇攻擊方法的分組密碼分析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6年
2 呂士表;分組密碼安全及其強化研究[D];廈門大學;2007年
3 李堅銳;CPU/GPU協(xié)處理下分組密碼工作模式的研究[D];廣東工業(yè)大學;2015年
4 王哲;分組密碼AES分析方法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2年
5 李剛;分組密碼ARIA的低輪差分分析[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7年
6 于學榮;并行分組密碼處理結(jié)構(gòu)研究及指令系統(tǒng)設計[D];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2007年
7 杜寶萍;分組密碼的Boomerang分析方法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2年
8 邢長巖;基于WSN的多混沌加密算法的研究與應用[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4年
9 汪晨;嵌入式魚眼視頻校正方案的設計與實現(xiàn)[D];東南大學;2015年
10 徐彬彬;面向迭代作業(yè)的分布式并行處理優(yōu)化與實現(xiàn)[D];華中科技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161681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ruanjiangongchenglunwen/16168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