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外成像系統(tǒng)的非均勻性實時校正
本文關鍵詞:紅外成像系統(tǒng)的非均勻性實時校正
更多相關文章: 紅外圖像 成像系統(tǒng) 豎條紋噪聲 非均勻性校正 實時處理
【摘要】:針對紅外相機系統(tǒng)響應非均勻性所產(chǎn)生的豎條紋固定噪聲,提出了基于多線程優(yōu)化的單幀紅外圖像非均勻性實時校正算法。該算法參考全變分理論的非均勻性校正算法確定噪聲與圖像輸出之間的加性校正關系,建立了描述條紋噪聲的數(shù)學模型;通過濾波算法將圖像分為高頻分量和低頻分量,運用建立的條紋噪聲模型,基于最小二乘法從高頻部分中擬合出條紋噪聲。最后,使用全變分理論確定的加性關系對圖像進行校正。為了提高算法的計算速度,運用多線程技術對算法進行了優(yōu)化。對提出的算法與MIRE(Midway Infrared Equalization)算法及傳統(tǒng)雙邊濾波算法進行了圖像質量評價和性能對比。結果顯示:本文算法使圖像非均勻性較原圖降低了3%;算法效率與MIRE算法無異,系統(tǒng)運行時間在320×256的14位紅外圖像上為1.5ms/frame,達到了工程標準。
【作者單位】: 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
【關鍵詞】: 紅外圖像 成像系統(tǒng) 豎條紋噪聲 非均勻性校正 實時處理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No.61172111)
【分類號】:TP391.41
【正文快照】: 1引言受材料和工藝水平的限制,紅外焦平面陣列(Infrared Focal Plane Arrays,IRFPA)各探測器單元之間普遍存在著響應非均勻性,此外,圖像數(shù)據(jù)讀出電路中各通道之間的差異會使這種非均勻性更加明顯[1]。紅外圖像非均勻性主要分為時變噪聲及固定噪聲兩類[2],通過觀察靶場實際圖像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茜;劉真;張建青;;色貌空間均勻性測試[J];影像科學與光化學;2014年03期
2 劉秀;劉詠;金偉其;林招榮;宋立國;;基于邊緣檢測的神經(jīng)網(wǎng)絡非均勻性校正及硬件實現(xiàn)[J];光電工程;2014年02期
3 劉纏牢;馬鋼;譚立勛;劉衛(wèi)國;;基于DSP實時紅外圖像的非均勻性校正[J];彈箭與制導學報;2006年03期
4 張紅輝;羅海波;余新榮;丁慶海;;改進的神經(jīng)網(wǎng)絡紅外圖像非均勻性校正方法[J];紅外技術;2013年04期
5 王雪晶,張健,郝志航;非均勻性和彩色失真圖像的同時補償[J];光學技術;2001年05期
6 潘銀松;王丹;薛聯(lián);;基于LabVIEW的紅外圖像非均勻性校正[J];儀表技術與傳感器;2008年03期
7 任中京;顆粒群粒度均勻性的定量表征[J];硅酸鹽通報;1999年03期
8 劉秀;金偉其;徐超;;基于MPMAP序列紅外圖像高分辨力重建和非均勻性校正[J];電子學報;2011年09期
9 夏林;;巧用MINITAB軟件中的箱線圖評價鍍層均勻性[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yè);2013年12期
10 周建勇;尹玉梅;唐遵烈;蔣志偉;;基于FPGA的紅外圖像非均勻性校正技術[J];半導體光電;2007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曹珊珊;;物聯(lián)網(wǎng)時代提高對光纖技術要求——淺談光纖衰減均勻性[A];中國通信學會2011年光纜電纜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2 劉秀;金偉其;劉崇亮;陳艷;劉斌;;基于可控微掃描的亞像元成像與非均勻性校正一體化處理算法[A];全國光電子與量子電子學技術大會論文集[C];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樊凡;基于場景的紅外非均勻性校正算法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郭偉然;面向均勻性改善的色彩管理算法研究[D];東南大學;2015年
2 賈方;DSP控制線陣CCD實現(xiàn)播種粒距均勻性實時檢測的試驗研究[D];河北農業(yè)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07400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ruanjiangongchenglunwen/1074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