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人工智能模型對基于手腕部DR影像的骨齡預測比較
發(fā)布時間:2021-04-04 13:34
目的探討2種深度學習模型對基于手腕部DR影像骨齡預測價值,為骨齡評估提供合適的人工智能模型。方法搜集本院11858例0~18歲骨齡檢測的左手腕部DR影像資料,構建基于其影像傳統(tǒng)關注局部區(qū)域(AIM1)或數據驅動整體區(qū)域(AIM2)深度學習特征的骨齡預測模型。應用2種模型分別對本院2018年2月1216例(男415例,女801例)8個月~17歲兒童骨齡左手腕部DR影像資料進行測試,比較其骨齡預測值及與醫(yī)師讀數平均絕對誤差(MAE)的差異,并評估其相關性,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果參照兒科放射科醫(yī)師基于GP圖譜的骨齡讀數,準確率AIM1為90.87%,低于AIM2的94.73%(P=0.001);MAE值AIM1為0.441±0.434,高于AIM2的0.437±0.328(P=0.929);其中,AIM2對女孩骨齡預測值更接近醫(yī)師骨齡讀數(P=0.78),AIM1對男孩骨齡預測值更接近醫(yī)師骨齡讀數(P=0.914);骨齡預測值2種模型之間及其與醫(yī)師骨齡讀數均具有顯著相關性(P<0.01)。結論基于整體手腕部DR影像數據驅動人工智能模型對骨齡預測準確性高于基于臨床先驗...
【文章來源】:臨床放射學雜志. 2019,38(08)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4 頁
【文章目錄】: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1.2 檢查方法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2 結果
3 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兒童青少年骨齡分析在臨床工作中的應用[J]. 鄧榮,李迎,黃仁. 中國臨床新醫(yī)學. 2018(04)
[2]深度學習在圖像識別及骨齡評估中的優(yōu)勢及應用前景[J]. 胡婷鴻,萬雷,劉太昂,汪茂文,陳騰,王亞輝. 法醫(yī)學雜志. 2017(06)
[3]三種不同骨齡測定方法在矮小兒童骨齡的比較[J]. 趙麗泓,劉燕茹,徐紅梅,王增,孫國莉. 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兒科學. 2013(01)
[4]手腕部骨齡鑒定方法的研究進展[J]. 沈勛章. 中國醫(yī)藥科學. 2011(12)
[5]兒童青少年骨齡評估的現狀與展望[J]. 孔倩倩,田軍. 醫(yī)學影像學雜志. 2011(06)
[6]骨齡檢測的方法及其應用[J]. 郭靜. 實用預防醫(yī)學. 2009(06)
[7]基于智能計算的自動骨齡評估及其與TW3法比較[J]. 劉堅,戚靜,劉釗,寧琴,羅小平. 中國醫(yī)學影像技術. 2008(10)
[8]X線骨齡評估方法研究進展與展望[J]. 王亞輝,朱廣友,喬可,卞士中,范利華,程亦斌,應充亮,沈彥. 法醫(yī)學雜志. 2007(05)
[9]新版骨齡評分法概述[J]. 葉義言. 中華兒科雜志. 2004(01)
本文編號:3118128
【文章來源】:臨床放射學雜志. 2019,38(08)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4 頁
【文章目錄】: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1.2 檢查方法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2 結果
3 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兒童青少年骨齡分析在臨床工作中的應用[J]. 鄧榮,李迎,黃仁. 中國臨床新醫(yī)學. 2018(04)
[2]深度學習在圖像識別及骨齡評估中的優(yōu)勢及應用前景[J]. 胡婷鴻,萬雷,劉太昂,汪茂文,陳騰,王亞輝. 法醫(yī)學雜志. 2017(06)
[3]三種不同骨齡測定方法在矮小兒童骨齡的比較[J]. 趙麗泓,劉燕茹,徐紅梅,王增,孫國莉. 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兒科學. 2013(01)
[4]手腕部骨齡鑒定方法的研究進展[J]. 沈勛章. 中國醫(yī)藥科學. 2011(12)
[5]兒童青少年骨齡評估的現狀與展望[J]. 孔倩倩,田軍. 醫(yī)學影像學雜志. 2011(06)
[6]骨齡檢測的方法及其應用[J]. 郭靜. 實用預防醫(yī)學. 2009(06)
[7]基于智能計算的自動骨齡評估及其與TW3法比較[J]. 劉堅,戚靜,劉釗,寧琴,羅小平. 中國醫(yī)學影像技術. 2008(10)
[8]X線骨齡評估方法研究進展與展望[J]. 王亞輝,朱廣友,喬可,卞士中,范利華,程亦斌,應充亮,沈彥. 法醫(yī)學雜志. 2007(05)
[9]新版骨齡評分法概述[J]. 葉義言. 中華兒科雜志. 2004(01)
本文編號:311812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rengongzhinen/3118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