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隆體李白”與百萬億首詩——AI詩歌的“類文本”生產與可能前景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慈欣;;AI時代的曙光[J];娘子關;2017年06期
2 荊棘;;郝景芳:AI時代,遙望人之彼岸[J];齊魯周刊;2018年03期
3 宋麗芳;;淺析AI元素在中國文學市場上的缺失[J];戲劇之家;2017年06期
4 ;第三期“青年文學沙龍”暨“AI給人文生活、文學創(chuàng)作帶來的機遇和挑戰(zhàn)”研討會[J];青年文學;2018年01期
5 崔洪濤;;朝花夕拾 AI[J];山東藝術;2020年01期
6 蘭川;;AI時代,人將如何生活[J];方圓;2018年05期
7 張越;;《AI·未來》的啟示:愛才是人類戰(zhàn)勝AI的終極武器[J];中關村;2019年01期
8 毛翰;;現代詩與歌詞的文本異同和轉換——試以鄭愁予《錯誤》為例[J];名作欣賞;2010年24期
9 李慧文;劉宇;;網絡小說的伴隨文本[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7年03期
10 楊春;;張愛玲的“表層文本”和“隱含文本”[J];學術探索;2017年08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張妍;自我指涉與表演:柯馬丁解釋《詩經》等文本的策略[D];浙江大學;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慧文;網絡文學副文本初探[D];廣西大學;2016年
2 公榮偉;無意識敘事:莫言文本的民族寓言[D];蘇州大學;2015年
3 傅美艷;詩教中“細讀文本”的理論與實踐探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3年
4 王海青;在時光的皺折中——孫甘露小說文本分析[D];天津師范大學;2003年
5 李英華;影像時代文本文學審美教育價值探析[D];湖南師范大學;2016年
6 李商雨;符號·文本·身體—后結構視野中的柏樺詩歌藝術研究[D];安徽師范大學;2016年
7 鄧之湄;影視劇衍生文本對歷史的再書寫[D];復旦大學;2012年
8 郭海霞;蕭紅文本:生命之在的詩意裸露[D];陜西師范大學;2008年
9 孟婧軒;當代網絡文學性文本初探[D];云南大學;2010年
10 佘陽毅;論沈從文小說的文本對立[D];重慶師范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286922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rengongzhinen/2869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