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半主動懸架的電動輪車輛振動控制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9-23 01:48
電動輪驅動車輛即輪轂電機驅動車輛與普通集中式驅動車輛相比具有很多優(yōu)點,比如減少了傳動機構部件,提高了傳動效率,簡化了底盤結構,增大了車內空間利用率等,但是其車輪內置驅動電機、制動機構、減速器等結構,大大增加了簧下質量,這不利于車輛行駛平順性和操控穩(wěn)定性。車輛懸架的作用不僅僅是緩沖來自車輪對車身的振動、沖擊,而且還要確保車輪的接地性,使車輪與地面之間產(chǎn)生驅動力或制動力,因此懸架既要提高乘坐舒適性,又要保證車輛的操縱穩(wěn)定性。傳統(tǒng)的被動懸架應用在集中式驅動車輛上可以發(fā)揮良好的效果,但是其應用在電動輪驅動車輛上往往是捉襟見肘。因簧下質量的增加以及為盡可能地減少輪轂電機受到的沖擊,使得電動輪驅動車輛對懸架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將基于磁流變阻尼器的半主動懸架對電動輪驅動車輛振動進行主動控制,研究的內容主要包括:(1)建立二自由度1/4電動輪驅動車輛被動懸架模型與半主動懸架模型,并建立路面不平度數(shù)學模型。(2)基于磁流變阻尼器搭建試驗臺架,做阻尼器的力學特性試驗,根據(jù)試驗數(shù)據(jù)對建立好的磁流變阻尼器參數(shù)模型進行參數(shù)識別,得出本文所選用的磁流變阻尼器模型,并在已建立的磁流變阻尼器模型的基礎上得出阻尼器逆模...
【文章來源】:南昌大學江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8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國產(chǎn)某型號輪邊電機
圖 1.1 國產(chǎn)某型號輪邊電機 圖 1.2 舍弗勒公司輪轂電機文所研究的電動輪驅動車輛的半主動懸架是基于輪轂電機驅動的將輪轂電機驅動統(tǒng)稱電動輪驅動。若將一輛汽車的質量分為兩部分是簧上質量,也稱簧載質量,即懸架系統(tǒng)的彈性元件所支撐的質量載貨和乘員的質量;而另一部分是簧下質量,也稱非簧載質量,一懸架以及其它元件。與傳統(tǒng)車輛相比,電動輪驅動車輛簡化了車輛的簧載質量,但是車輪內集電機、減速機構、制動機構于一體,使得度增加,將對車輛平順性和操控穩(wěn)定性是極其不利的;奢d質量比較大的車輛行駛在比較顛簸的路面時,懸架需要更長動的能量,車身垂向加速度會增大,車身上下晃動就會比較劇烈。導致慣性變大,車輪上下跳動的惰性也會增大,因此輪胎的接地性定性隨之惡化,影響車輛行駛安全性。另外,輪轂電機嵌在車輪上振動,車輪傳來的沖擊力直接作用于電機上,電機轉子與定子的工這對輪轂電機的使用壽命是不利的。雖然可以對電動輪進行輕量化簧下質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電動輪驅動車輛的垂向性能,但是
第 1 章 緒論體對垂向振動比較敏感的[10]。在(b)圖中,電動輪驅動懸架動撓度有所減小,證明了上文提到簧下質量增大導致慣性變大,車輪上下跳動的惰性也會增大的說法。在(c)圖中,車輪動載荷的變化是比較明顯的,其波動幅度較大,電動輪驅動車輛車輪動載荷比集中式驅動明顯增大,不利于車輪抓地力,從而影響車輛行駛穩(wěn)定性。對于電機沖擊力而言,因為輪轂電機布置在車輪上,電動輪驅動的電機沖擊力遠遠大于集中式驅動的電機沖擊力,如(d)圖所示。顯然,如果采用被動懸架,電動輪驅動車輛無論是平順性還是操縱穩(wěn)定性都不能得到保證,所以本文將針電動輪驅動車輛的振動控制作為研究方向。
本文編號:3404783
【文章來源】:南昌大學江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8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國產(chǎn)某型號輪邊電機
圖 1.1 國產(chǎn)某型號輪邊電機 圖 1.2 舍弗勒公司輪轂電機文所研究的電動輪驅動車輛的半主動懸架是基于輪轂電機驅動的將輪轂電機驅動統(tǒng)稱電動輪驅動。若將一輛汽車的質量分為兩部分是簧上質量,也稱簧載質量,即懸架系統(tǒng)的彈性元件所支撐的質量載貨和乘員的質量;而另一部分是簧下質量,也稱非簧載質量,一懸架以及其它元件。與傳統(tǒng)車輛相比,電動輪驅動車輛簡化了車輛的簧載質量,但是車輪內集電機、減速機構、制動機構于一體,使得度增加,將對車輛平順性和操控穩(wěn)定性是極其不利的;奢d質量比較大的車輛行駛在比較顛簸的路面時,懸架需要更長動的能量,車身垂向加速度會增大,車身上下晃動就會比較劇烈。導致慣性變大,車輪上下跳動的惰性也會增大,因此輪胎的接地性定性隨之惡化,影響車輛行駛安全性。另外,輪轂電機嵌在車輪上振動,車輪傳來的沖擊力直接作用于電機上,電機轉子與定子的工這對輪轂電機的使用壽命是不利的。雖然可以對電動輪進行輕量化簧下質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電動輪驅動車輛的垂向性能,但是
第 1 章 緒論體對垂向振動比較敏感的[10]。在(b)圖中,電動輪驅動懸架動撓度有所減小,證明了上文提到簧下質量增大導致慣性變大,車輪上下跳動的惰性也會增大的說法。在(c)圖中,車輪動載荷的變化是比較明顯的,其波動幅度較大,電動輪驅動車輛車輪動載荷比集中式驅動明顯增大,不利于車輪抓地力,從而影響車輛行駛穩(wěn)定性。對于電機沖擊力而言,因為輪轂電機布置在車輪上,電動輪驅動的電機沖擊力遠遠大于集中式驅動的電機沖擊力,如(d)圖所示。顯然,如果采用被動懸架,電動輪驅動車輛無論是平順性還是操縱穩(wěn)定性都不能得到保證,所以本文將針電動輪驅動車輛的振動控制作為研究方向。
本文編號:340478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qiche/340478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