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抗偏移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8-31 18:12
近年來,隨著無人駕駛汽車的發(fā)展和5G技術的到來,無線充電技術在充電的便利性、無接觸性及續(xù)航能力等方面占據(jù)優(yōu)勢,可大力解決電動汽車電池的續(xù)航問題。因此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前景光明,可解決有線充電頻繁的插拔問題,但是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受駕駛人員的技術偏差,在停車充電時線圈可能會產生偏移;诖嬖诘钠茊栴},本文將重點研究以及提供相適應的方案實現(xiàn)無線充電的抗偏移,從而穩(wěn)定輸出功率、提高傳輸效率以及降低電磁損耗。1.為了研究無線充電的電路拓撲抗偏移適應性,首先對四種基本的補償拓撲進行了電路特性分析,并運用ADS仿真其電路輸出特性,比較其在解決抗偏移問題上的優(yōu)劣勢。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新型PS/S補償拓撲,對提出的電路特性進行了理論分析并推導了輸出功率與互感之間的關系,同時在逆變模塊摒棄了傳統(tǒng)了全橋電壓源型逆變器,采用了易控制的推挽式逆變器。利用Simulink對新型補償拓撲仿真其在抗偏移上的適應性,得到在不同負載下輸出功率和傳輸效率與耦合系數(shù)之間的關系,驗證提出的新型補償拓撲對解決無線充電技術中的存在的偏移問題有利。2.針對耦合器首先分析了傳統(tǒng)的圓形線盤和矩形線盤在抗偏移問題上的適應性,提出了新...
【文章來源】:長江大學湖北省
【文章頁數(shù)】:8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接觸式有線充電Fig.1-1Contactwiredcharging
第1章緒論2車充電,并可增加續(xù)航里程。圖1-1接觸式有線充電Fig.1-1Contactwiredcharging電動汽車充電現(xiàn)存在的問題有:行駛路程有限,目前大多數(shù)的電動汽車遠距離行駛則需要到指定充電點進行充電,無疑對生活帶來了不便。另外,在一些潮濕或多雪的氣候中,基于觸點的充電可能會由于操作電池組電壓較高而造成嚴重的安全問題或觸電危險[5]。無線電能傳輸(WirelessPowerTransfer,簡稱WPT)是一種在不需要直接接觸的情況下通過氣隙無線傳輸電能的方法。無線電能傳輸技術的應用前景非常廣泛,它可用于醫(yī)學上為人體內帶電器件可進行體外經皮無線充電,對移動設備例如手機等電子產品進行無線充電,簡潔方便,因此無線充電技術前景可觀,為智能化用電帶來巨大方便[6]。如果將這種技術應用于電動汽車,它們可以在不需要繁瑣的插頭和連接器的情況下進行充電。圖1-2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電動汽車無線充電Fig.1-2WirelesschargingofelectricvehiclesatORNLintheUnitedStates
MIT無線傳能系統(tǒng)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電動汽車無線充電環(huán)境的生物電磁安全評估[J]. 高妍,張獻,楊慶新,魏斌,王磊. 電工技術學報. 2019(17)
[2]應用于無人機的無線充電技術研究[J]. 馬秀娟,武帥,蔡春偉,秦沐,楊子. 電機與控制學報. 2019(08)
[3]淺析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現(xiàn)狀及發(fā)展趨勢[J]. 未倩倩,趙凌霄,黃炘,李津. 汽車電器. 2019(06)
[4]電動汽車無線充電過程周邊電磁環(huán)境安全評估研究[J]. 陳誠. 自動化與儀器儀表. 2019(02)
[5]無線電能傳輸技術的研究現(xiàn)狀與應用綜述(英文)[J]. 范興明,高琳琳,莫小勇,趙遷,賈二炬. 電工技術學報. 2019(07)
[6]淺析無線充電技術的主要分類及應用現(xiàn)狀[J]. 王光宇. 中國新通信. 2018(18)
[7]電動汽車無線充電線圈錯位及偏移影響研究[J]. 李文華,馬源鴻,王炳龍. 計算機仿真. 2018(02)
[8]適用于分段式動態(tài)無線充電的T型抗偏移補償拓撲[J]. 趙錦波,蔡濤,段善旭,豐昊,張曉明. 電工技術學報. 2017(18)
[9]電動汽車無線充電電磁環(huán)境安全性研究[J]. 徐桂芝,李晨曦,趙軍,張獻. 電工技術學報. 2017(22)
[10]變負載無線充電系統(tǒng)的恒流充電技術[J]. 宋凱,李振杰,杜志江,朱春波. 電工技術學報. 2017(13)
博士論文
[1]分段式動態(tài)無線充電的抗偏移及中繼接力方法研究[D]. 趙錦波.華中科技大學 2016
碩士論文
[1]基于無線電能傳輸模式的無人機懸停無線充電技術研究[D]. 趙昕.重慶大學 2015
[2]電場耦合無線電能傳輸系統(tǒng)耦合機構研究[D]. 孫雨.重慶大學 2014
本文編號:3375371
【文章來源】:長江大學湖北省
【文章頁數(shù)】:8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接觸式有線充電Fig.1-1Contactwiredcharging
第1章緒論2車充電,并可增加續(xù)航里程。圖1-1接觸式有線充電Fig.1-1Contactwiredcharging電動汽車充電現(xiàn)存在的問題有:行駛路程有限,目前大多數(shù)的電動汽車遠距離行駛則需要到指定充電點進行充電,無疑對生活帶來了不便。另外,在一些潮濕或多雪的氣候中,基于觸點的充電可能會由于操作電池組電壓較高而造成嚴重的安全問題或觸電危險[5]。無線電能傳輸(WirelessPowerTransfer,簡稱WPT)是一種在不需要直接接觸的情況下通過氣隙無線傳輸電能的方法。無線電能傳輸技術的應用前景非常廣泛,它可用于醫(yī)學上為人體內帶電器件可進行體外經皮無線充電,對移動設備例如手機等電子產品進行無線充電,簡潔方便,因此無線充電技術前景可觀,為智能化用電帶來巨大方便[6]。如果將這種技術應用于電動汽車,它們可以在不需要繁瑣的插頭和連接器的情況下進行充電。圖1-2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電動汽車無線充電Fig.1-2WirelesschargingofelectricvehiclesatORNLintheUnitedStates
MIT無線傳能系統(tǒng)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電動汽車無線充電環(huán)境的生物電磁安全評估[J]. 高妍,張獻,楊慶新,魏斌,王磊. 電工技術學報. 2019(17)
[2]應用于無人機的無線充電技術研究[J]. 馬秀娟,武帥,蔡春偉,秦沐,楊子. 電機與控制學報. 2019(08)
[3]淺析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現(xiàn)狀及發(fā)展趨勢[J]. 未倩倩,趙凌霄,黃炘,李津. 汽車電器. 2019(06)
[4]電動汽車無線充電過程周邊電磁環(huán)境安全評估研究[J]. 陳誠. 自動化與儀器儀表. 2019(02)
[5]無線電能傳輸技術的研究現(xiàn)狀與應用綜述(英文)[J]. 范興明,高琳琳,莫小勇,趙遷,賈二炬. 電工技術學報. 2019(07)
[6]淺析無線充電技術的主要分類及應用現(xiàn)狀[J]. 王光宇. 中國新通信. 2018(18)
[7]電動汽車無線充電線圈錯位及偏移影響研究[J]. 李文華,馬源鴻,王炳龍. 計算機仿真. 2018(02)
[8]適用于分段式動態(tài)無線充電的T型抗偏移補償拓撲[J]. 趙錦波,蔡濤,段善旭,豐昊,張曉明. 電工技術學報. 2017(18)
[9]電動汽車無線充電電磁環(huán)境安全性研究[J]. 徐桂芝,李晨曦,趙軍,張獻. 電工技術學報. 2017(22)
[10]變負載無線充電系統(tǒng)的恒流充電技術[J]. 宋凱,李振杰,杜志江,朱春波. 電工技術學報. 2017(13)
博士論文
[1]分段式動態(tài)無線充電的抗偏移及中繼接力方法研究[D]. 趙錦波.華中科技大學 2016
碩士論文
[1]基于無線電能傳輸模式的無人機懸停無線充電技術研究[D]. 趙昕.重慶大學 2015
[2]電場耦合無線電能傳輸系統(tǒng)耦合機構研究[D]. 孫雨.重慶大學 2014
本文編號:337537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qiche/337537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