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負泊松比保險杠系統(tǒng)多學科優(yōu)化設計
【學位單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8
【中圖分類】:U463.326
【部分圖文】:
新型負泊松比保險杠系統(tǒng)多學科優(yōu)化設計2圖1.1 汽車碰撞形式概率圖然而,目前對于保險杠系統(tǒng)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低速耐撞性,使保險杠系統(tǒng)必須要有足夠的剛度和強度,從而保護汽車發(fā)生碰撞時車身部件和車內(nèi)乘員。這種設計對于行人來說,保險杠剛度過大勢必會加重碰撞事故中行人下肢的損傷程度。因此,設計同時兼顧耐撞性和行人保護兩個方面內(nèi)容的保險杠系統(tǒng)具有重要的研究意義。本文正是基于這種思想對保險杠系統(tǒng)進行優(yōu)化設計,結合負泊松比結構輕質,高能量吸收特性和抗沖擊能力的特點,本文提出一種基于負泊松比材料的新型保險杠系統(tǒng)結構,通過對材料微觀結構參數(shù)的優(yōu)化實現(xiàn)其宏觀力學性能,并最終實現(xiàn)在不改變原有保險杠橫梁耐撞性的同時,進一步降低行人小腿所受到的傷害。本文的研究內(nèi)容可以為保險杠系統(tǒng)的設計和開發(fā)提供一定的理論基礎。1.2 汽車正面碰撞及行人小腿保護概述前保險杠系統(tǒng)的研究主要包括汽車耐撞性領域和行人安全領域兩方面的內(nèi)容
新型負泊松比保險杠系統(tǒng)多學科優(yōu)化設計4圖1.5 實車碰撞試驗由于整車實車碰撞試驗的成本相當高,所以常常用臺車碰撞來替代實車碰撞進行試驗。臺車實質為一個帶有內(nèi)飾的白車身,配有可以高速移動的底座,通過加速和減速模擬汽車撞擊的效果來檢驗束縛系統(tǒng)汽車對乘員的保護,圖 1.6 為軌道式碰撞臺式試驗裝置。圖1.6 軌道式碰撞臺車試驗零件臺架試驗法是汽車碰撞實驗法中最高效、最便捷的一種方法,利用試驗設備評估汽車零部件受到?jīng)_擊載荷時的安全性能,通過該試驗方法可以研究零件的結構和材料對整車碰撞的影響。 計算機仿真法隨著計算機仿真模擬技術的發(fā)展,汽車的碰撞安全的研究不再局限于真實的實驗室試驗。在汽車的初始設計階段,汽車設計人員可以根據(jù)汽車的相關特征參數(shù),并借助于計算機仿真軟件對行人小腿與汽車碰撞的過程進行模擬
車實質為一個帶有內(nèi)飾的白車身,配有可以高速移動的底座,通過加速和減速模擬汽車撞擊的效果來檢驗束縛系統(tǒng)汽車對乘員的保護,圖 1.6 為軌道式碰撞臺式試驗裝置。圖1.6 軌道式碰撞臺車試驗零件臺架試驗法是汽車碰撞實驗法中最高效、最便捷的一種方法,利用試驗設備評估汽車零部件受到?jīng)_擊載荷時的安全性能,通過該試驗方法可以研究零件的結構和材料對整車碰撞的影響。 計算機仿真法隨著計算機仿真模擬技術的發(fā)展,汽車的碰撞安全的研究不再局限于真實的實驗室試驗。在汽車的初始設計階段,汽車設計人員可以根據(jù)汽車的相關特征參數(shù),并借助于計算機仿真軟件對行人小腿與汽車碰撞的過程進行模擬,獲得行人的相關損傷值,為汽車的安全性設計提供依據(jù)。常用的仿真軟件有 HYPERWORKS、LS-DYNA、ANSYS、MADYMO 等。1.2.2 行人小腿保護概述在上世紀 60 年代,被譽為車輪上國家的美國首先提出了行人安全這個概念,80 年代在歐洲國家得到了推廣。1987 年,歐洲車輛安全委員會(EEVC)正式開始了行人保護的研究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賀巖松;楊海威;徐中明;萬鑫銘;范體強;;基于行人腿部保護的保險杠吸能結構設計[J];振動與沖擊;2014年12期
2 張偉;侯文彬;胡平;;新型負泊松比多孔吸能盒平臺區(qū)力學性能[J];復合材料學報;2015年02期
3 魯超;李永新;吳金璽;劉明;李天齊;;負泊松比蜂窩芯非線性等效彈性模量研究[J];中國機械工程;2014年11期
4 何滿潮;王炯;孫曉明;楊曉杰;;負泊松比效應錨索的力學特性及其在沖擊地壓防治中的應用研究[J];煤炭學報;2014年02期
5 周奇;張立麗;許輝;黃衛(wèi)剛;;改進的多學科協(xié)同優(yōu)化算法及其應用[J];計算機與數(shù)字工程;2014年01期
6 洪亮;葛如海;宮燃;王立振;;汽車保險杠低速碰撞安全性能優(yōu)化[J];河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年06期
7 亓昌;安文姿;楊姝;;負泊松比安全帶織帶乘員碰撞保護性能的FE仿真[J];汽車安全與節(jié)能學報;2013年03期
8 曹立波;陳杰;歐陽志高;劉適;;基于碰撞安全性的保險杠橫梁輕量化設計與優(yōu)化[J];中國機械工程;2012年23期
9 顏芳芳;徐曉東;;負泊松比柔性蜂窩結構在變體機翼中的應用[J];中國機械工程;2012年05期
10 凌昊;程遠勝;劉均;曾廣武;;一種新的多學科協(xié)同優(yōu)化方法及其工程應用[J];中國造船;2011年02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李貝;纖維增強型復合材料保險杠輕量化設計與優(yōu)化[D];湖南大學;2016年
2 程雨婷;基于協(xié)同優(yōu)化方法的汽車車身性能多學科優(yōu)化[D];北京理工大學;2016年
3 孫錦濤;某型SUV全承載式車身結構優(yōu)化研究[D];南昌大學;2014年
4 王秀麗;基于行人小腿保護的汽車保險杠改進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5 陽霞;具有負泊松比效應的高分子共混物的結構和工程實現(xiàn)[D];四川大學;2003年
本文編號:286027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qiche/2860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