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式離合器壓盤外緣凸起結構對溫度場的影響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9-30 17:56
干式離合器具有造價低、機械傳動效率高的優(yōu)點,被廣泛應用于自動變速箱中。干式離合器在極端工況下其溫度會劇烈升高,不僅嚴重影響了離合器的摩擦性能,還會對變速器的精確控制造成影響。因此,研究干式離合器在極端工況下的溫度場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然而現(xiàn)有的研究大多將離合器壓盤假設為圓盤結構,未考慮壓盤凸起結構對離合器溫度場的影響。本文基于熱力學基本原理,得到干式DCT主離合器的導熱微分方程及其邊界條件和初始條件,基于離合器動力學方程,得到其摩擦熱流密度模型;诖,在ANASYS軟件平臺建立了干式DCT主離合器考慮了壓盤凸起結構的三維有限元模型。模擬離合器極限工況(爬行工況)對有限元模型進行了實驗驗證。本文在ANASYS軟件平臺上比較了爬行工況下,傳統(tǒng)不考慮壓盤凸起結構與本文考慮壓盤凸起結構的離合器的瞬態(tài)溫度場,并研究了壓盤凸起結構尺寸對離合器瞬態(tài)溫度場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凸起結構小幅降低了壓盤的最高溫度,但是大幅增加了溫度梯度,并且凸起尺寸越大,現(xiàn)象越明顯。研究結果為新型離合器的結構設計與優(yōu)化提供了參考,具有重大的工程意義。
【學位單位】:上海交通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8
【中圖分類】:U463.2
【部分圖文】:
上海交通大學碩士學位論文合器處于結合狀態(tài),C2 離合器處于分離狀態(tài),變速器電控單元n Control Unit)提前將 2 檔同步器進行同步,C1 離合器在操縱逐漸分離,與此同時,C2 離合器從分離逐漸結合,最終完成擋過程。在雙離合器變速箱 DCT 的換擋過程中,發(fā)動機的輸傳遞到車輪,實現(xiàn)了動力換擋即車輛動力不間斷,提高了整車作用在 C1 和 C2 離合器上的W'力曲線示意圖如圖 1-2 所示。
并通過離合器 K1 或 K2 傳遞到變速箱輸入軸,最終傳圖 1-4 所示。輸入軸 1 連接 1、3、5、7 擋齒輪,輸入軸 2 連接 齒輪,換擋過程如之前分析。a.DQ200 結構示意圖 b.DQ200 三維剖面圖圖 1-3 干式離合器 DQ200 的結構Fig.1-3 Structure of the dry DCT: DQ200
圖 2-2 離合器摩擦熱的傳熱路徑Fig.2-2 Heat transfer path of friction heat of clutch為了便于計算與分析,本文假設摩擦片、壓盤和驅動盤的物性參數(shù)各向同性,且忽略各部件的熱變形。考慮各部件基本上為圓盤形狀,在柱坐標系 r , ,z 中推導導熱微分方程。摩擦片、壓盤和驅動盤的導熱微分方程分別表示如下:21 1s s s ss s s s s ss s s s s s s st t t tc rr r r r z z (2-13)21 1f f f ff f f f f ff f f f f f f ft t t tc rr r r r z z (2-14)21 1d d d dd d d d d dd d d d d d d dt t t tc rr r r r z z (2-15)其中,下標 s 、 f 、 d 分別表示壓盤、摩擦片和驅動盤。 , , , s s st r z 、
本文編號:2831169
【學位單位】:上海交通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8
【中圖分類】:U463.2
【部分圖文】:
上海交通大學碩士學位論文合器處于結合狀態(tài),C2 離合器處于分離狀態(tài),變速器電控單元n Control Unit)提前將 2 檔同步器進行同步,C1 離合器在操縱逐漸分離,與此同時,C2 離合器從分離逐漸結合,最終完成擋過程。在雙離合器變速箱 DCT 的換擋過程中,發(fā)動機的輸傳遞到車輪,實現(xiàn)了動力換擋即車輛動力不間斷,提高了整車作用在 C1 和 C2 離合器上的W'力曲線示意圖如圖 1-2 所示。
并通過離合器 K1 或 K2 傳遞到變速箱輸入軸,最終傳圖 1-4 所示。輸入軸 1 連接 1、3、5、7 擋齒輪,輸入軸 2 連接 齒輪,換擋過程如之前分析。a.DQ200 結構示意圖 b.DQ200 三維剖面圖圖 1-3 干式離合器 DQ200 的結構Fig.1-3 Structure of the dry DCT: DQ200
圖 2-2 離合器摩擦熱的傳熱路徑Fig.2-2 Heat transfer path of friction heat of clutch為了便于計算與分析,本文假設摩擦片、壓盤和驅動盤的物性參數(shù)各向同性,且忽略各部件的熱變形。考慮各部件基本上為圓盤形狀,在柱坐標系 r , ,z 中推導導熱微分方程。摩擦片、壓盤和驅動盤的導熱微分方程分別表示如下:21 1s s s ss s s s s ss s s s s s s st t t tc rr r r r z z (2-13)21 1f f f ff f f f f ff f f f f f f ft t t tc rr r r r z z (2-14)21 1d d d dd d d d d dd d d d d d d dt t t tc rr r r r z z (2-15)其中,下標 s 、 f 、 d 分別表示壓盤、摩擦片和驅動盤。 , , , s s st r z 、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吳光強;司建玉;;雙離合器自動變速器起步的智能控制策略[J];同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年01期
2 曾軍明;何燕;王明紅;馬連湘;;旋轉圓盤周向表面對流換熱萘升華比擬研究[J];青島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05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王穎穎;DCT汽車起步過程離合器熱負荷仿真研究[D];重慶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283116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qiche/283116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