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剪式座椅懸架磁流變旋轉式阻尼器螺旋流動機理及其關鍵技術
【學位單位】:重慶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年份】:2018
【中圖分類】:U463.836
【部分圖文】:
圖 1.1 采用磁流變阻尼器的兩棲戰(zhàn)車[2]ig. 1.1 Amphibious vehicle with magnetorheological dampeHI 公司利用美國 LORD 公司生產的磁流變阻尼器e,獲得了 1999 年度世界一百大科技成果獎,如由 4 支直線式磁流變阻尼器、1 個橫向加速度傳懸架位移傳感器和控制器組成。MagneRide 系統(tǒng)
(a) 半主動懸架汽車及磁流變減振器 (b) 系統(tǒng)電氣結構圖圖 1.2 基于 MagneRide 的半主動控制系統(tǒng)Fig. 1.2 Semi-active control system in MagneRide韓國 SB Choi 課題組針對汽車懸架、座椅懸架和發(fā)動機懸置等開發(fā)了磁流變動控制系統(tǒng)[4,5];澳大利亞伍倫貢大學李衛(wèi)華團隊將磁流變阻尼器應用到高速中來提高列車的穩(wěn)定性和臨界轉速,如圖 1.3 所示[6]。在建筑隔震領域,日本流變阻尼器安裝到了東京國家新興科學與創(chuàng)新博物館等建筑中。2001 年,足流變阻尼器的首次應用是在日本的科學未來館。
(a) 半主動懸架汽車及磁流變減振器 (b) 系統(tǒng)電氣結構圖圖 1.2 基于 MagneRide 的半主動控制系統(tǒng)Fig. 1.2 Semi-active control system in MagneRide韓國 SB Choi 課題組針對汽車懸架、座椅懸架和發(fā)動機懸置等開發(fā)了磁流變動控制系統(tǒng)[4,5];澳大利亞伍倫貢大學李衛(wèi)華團隊將磁流變阻尼器應用到高速中來提高列車的穩(wěn)定性和臨界轉速,如圖 1.3 所示[6]。在建筑隔震領域,日本流變阻尼器安裝到了東京國家新興科學與創(chuàng)新博物館等建筑中。2001 年,足流變阻尼器的首次應用是在日本的科學未來館。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寇發(fā)榮;;汽車磁流變半主動座椅懸架動態(tài)特性的試驗研究[J];汽車工程;2015年11期
2 鞠銳;廖昌榮;周治江;唐銳;張登友;;單筒充氣型轎車磁流變液減振器研究[J];振動與沖擊;2014年19期
3 周鐵明;陳恩偉;陸益民;劉正士;陳無畏;;磁流變阻尼器的改進多項式模型及驗證[J];振動與沖擊;2014年07期
4 段緒偉;李以農;鄭玲;鄧召學;;基于NSGA-Ⅱ遺傳算法的磁流變懸置多目標優(yōu)化[J];振動與沖擊;2014年03期
5 董小閔;丁飛耀;管治;陳孝榮;;面向高速的磁流變緩沖器多目標優(yōu)化設計及性能研究[J];機械工程學報;2014年05期
6 汪志昊;陳政清;;基于振動能量回收的自供電MR阻尼器集成與試驗研究[J];振動與沖擊;2013年12期
7 董小閔;管治;浮潔;余森;;汽車磁流變碰撞緩沖器的優(yōu)化設計與分析[J];功能材料與器件學報;2012年03期
8 陳云微;趙強;;車輛半主動座椅懸架滑模變結構控制[J];哈爾濱工程大學學報;2012年06期
9 杜建國;李萬華;賀永勝;呂學利;;無補償式單出桿磁流變阻尼器的力學性能研究及其建模[J];兵器材料科學與工程;2011年05期
10 趙云堂;陳思忠;馮占宗;吳志成;楊林;;磁流變半主動懸架的天棚控制方法研究[J];汽車工程學報;2011年03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張宗倫;溫度影響下磁流變減振器故障仿人滑模容錯控制[D];重慶大學;2017年
2 王文;基于螺旋流動模式的旋轉式磁流變阻尼器研究[D];重慶大學;2016年
3 管治;汽車磁流變碰撞緩沖器的多目標優(yōu)化設計及試驗研究[D];重慶大學;2012年
4 滕昱棠;磁流變沖擊緩沖器的結構設計與模糊控制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281687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qiche/28168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