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湛江高橋紅樹林濕地有機碳分布及埋藏特征

發(fā)布時間:2017-06-24 04:02

  本文關鍵詞:湛江高橋紅樹林濕地有機碳分布及埋藏特征,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紅樹林是世界上單位生產力最高的生態(tài)系統(tǒng)之一,其能夠持續(xù)地固定有機碳,對全球碳平衡和生物地球化學循環(huán)有著深遠影響。以廣東湛江國家級紅樹林自然保護區(qū)高橋核心區(qū)為研究區(qū),旨在分析我國典型紅樹林濕地的固碳潛力,為紅樹林濕地碳計量提供依據。在垂直于海岸線的兩條樣線上選取6個不同潮位的樣點進行沉積柱取樣分析,通過重鉻酸鉀氧化-外加熱法測定有機碳含量,基于放射性同位素~(210)Pb定年推演沉積率,并對濕地有機碳密度和埋藏率進行計算。結果表明:研究區(qū)紅樹林濕地有機碳含量2.14—36.94 g/kg,平均(12.79±9.91)g/kg。紅樹林濕地有機碳密度為(0.0100±0.0056)g/cm3,空間上差異顯著顯著,水平方向上兩條樣線均以中帶樣點的有機碳密度最大,近陸側(內帶)樣點的有機碳密度高于近海側(外帶);垂直方向上,內帶和外帶樣柱的有機碳密度均以表層最高,而且隨深度增加而減小。研究區(qū)紅樹林濕地百年尺度上沉積率為6.5—11mm/a,且外帶樣點沉積速率顯著快于內帶樣點。有機碳埋藏率空間差異大,外帶樣點為(34.58±7.67)g m-2a-1,而中帶樣點可達150.56 g m-2a-1。紅樹林濕地有機碳的分布受潮位的影響大,更高潮位點和表層的有機碳含量和密度更高,而處于低潮位的外帶樣點的有機碳沉積更快。研究區(qū)紅樹林濕地有機碳含量和密度比更低緯度帶低,但均高于地帶性陸地植被,且其能夠通過持續(xù)的沉積過程來捕捉和固定有機碳,固碳潛力大。
【作者單位】: 中國林業(yè)科學研究院濕地研究所國家林業(yè)局濕地研究中心;中國林業(yè)科學研究院資源信息研究所;廣東湛江國家級紅樹林自然保護區(qū)管理局;
【關鍵詞】紅樹林 有機碳 ~()Pb 沉積 埋藏率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1306079,31100413) 中央級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業(yè)務費項目(CAFYBB2014QB018,CAFINT2011C10)
【分類號】:S714
【正文快照】: mangrove wetlands were also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ed a below-ground organic carbon content of 2.14—36.94 g/kg,with an average of(12.79±9.91)g/kg.Below-ground organic carbon density in the mangroves was(0.0100±0.0056)g/cm3,and the spatial distributi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黎夏;劉凱;王樹功;;珠江口紅樹林濕地演變的遙感分析[J];地理學報;2006年01期

2 王波蘭;;紅樹林濕地的嘆息——來自全國最小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的報告[J];深圳特區(qū)科技;2006年07期

3 何斌源;范航清;王瑁;賴廷和;王文卿;;中國紅樹林濕地物種多樣性及其形成[J];生態(tài)學報;2007年11期

4 鄭德璋,鄭松發(fā),廖寶文,李云;紅樹林濕地的利用及其保護和造林[J];林業(yè)科學研究;1995年03期

5 張喬民,隋淑珍;中國紅樹林濕地資源及其保護[J];自然資源學報;2001年01期

6 鄧小飛;黃金玲;趙天宇;;江門紅樹林濕地環(huán)境保護及其資源可持續(xù)利用對策[J];廣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年05期

7 曾憲光;;惠州紅樹林濕地資源現狀及保護對策[J];惠州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年06期

8 彭逸生;周炎武;陳桂珠;;紅樹林濕地恢復研究進展[J];生態(tài)學報;2008年02期

9 黎遺業(yè);;廣西紅樹林濕地現狀與生態(tài)保護的研究[J];資源調查與環(huán)境;2008年01期

10 李偉;崔麗娟;張曼胤;王義飛;;基于3S技術的中國紅樹林濕地監(jiān)測研究概述[J];濕地科學與管理;2008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鄒異;;利用經濟原理和商業(yè)運作來保護紅樹林濕地[A];廣西生態(tài)建設與經濟協調發(fā)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1年

2 李秀娟;黃艷;周永章;;作為碳匯的北海紅樹林濕地保護“公眾參與”的策略探討[A];2010中國可持續(xù)發(fā)展論壇2010年?ǘC];2010年

3 林鵬;;中國紅樹林濕地與生態(tài)工程的幾個問題[A];復合生態(tài)與循環(huán)經濟——全國首屆產業(yè)生態(tài)與循環(huán)經濟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3年

4 王樹功;黎夏;劉凱;陳桂珠;;珠江口淇澳島紅樹林濕地動態(tài)監(jiān)測技術集成研究[A];第四屆中國紅樹林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8年

5 李靜;嚴方;程勝高;;我國紅樹林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保護與管理[A];中國礦物巖石地球化學學會第11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6 江錦祥;鄭成興;林和山;李榮冠;黃雅琴;;中國紅樹林濕地蟹類多樣性初步研究[A];中國第五屆紅樹林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1年

7 李玫;廖寶文;;紅樹林濕地石油污染的微生物修復研究[A];中國第五屆紅樹林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1年

8 盧昌義;崔勝輝;;污染因子對紅樹林濕地甲烷通量的影響[A];新世紀 新機遇 新挑戰(zhàn)——知識創(chuàng)新和高新技術產業(yè)發(fā)展(下冊)[C];2001年

9 葉勇;;紅樹林濕地土壤CH_4產生率及其土壤理化因素影響的研究[A];西部大開發(fā) 科教先行與可持續(xù)發(fā)展——中國科協2000年學術年會文集[C];2000年

10 丁振華;劉金鈴;李柳強;林慧娜;吳浩;虎貞貞;;中國主要紅樹林濕地沉積物中汞的分布特征[A];第四屆中國紅樹林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8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慧穎;東南五省(區(qū))聯合保護紅樹林濕地[N];中國綠色時報;2007年

2 本報記者 李舒瑜;借鑒香港經驗建紅樹林濕地公園[N];深圳特區(qū)報;2007年

3 林科;全球變暖可能導致紅樹林濕地消失[N];人民政協報;2007年

4 特派記者 古春婷 陳惠賢;珠江口紅樹林濕地退化嚴重[N];珠海特區(qū)報;2009年

5 葉良方 黃海源;僅存紅樹林濕地亟待保護[N];汕尾日報;2009年

6 記者 劉垠;紅樹林濕地減緩氣候變暖進程[N];科技日報;2012年

7 高抒;應立即停止海岸鹽沼和紅樹林濕地圍墾[N];人民政協報;2008年

8 王兵;紅樹林濕地可清潔蝦養(yǎng)殖場污水[N];農民日報;2001年

9 本報記者 黃志軍;加快廣西紅樹林濕地立法進程[N];法治快報;2007年

10 記者 單憬崗;打造保護12萬畝紅樹林濕地[N];海南日報;201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劉景春;福建紅樹林濕地沉積物重金屬的環(huán)境地球化學研究[D];廈門大學;2006年

2 洪有為;典型多環(huán)芳烴在紅樹林濕地模擬系統(tǒng)中的遷移規(guī)律及其毒性效應研究[D];廈門大學;2009年

3 張軍;典型紅樹林濕地中多環(huán)芳烴的含量、來源和遷移研究[D];廈門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寧存鑫;深圳紅樹林濕地環(huán)境調查及其修復效果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4年

2 韓衛(wèi)平;廣西沿海紅樹林濕地資源的多元治理模式研究[D];廣西大學;2014年

3 李偉;福建洛陽江口紅樹林濕地動態(tài)變化研究[D];中國林業(yè)科學研究院;2009年

4 毛麗君;基于遙感的廣東湛江紅樹林濕地動態(tài)變化研究[D];南京林業(yè)大學;2011年

5 常瑜;福建省紅樹林濕地海洋線蟲多樣性及分類學的研究[D];集美大學;2014年

6 林子騰;雷州半島紅樹林濕地生態(tài)保護與恢復技術研究[D];南京林業(yè)大學;2005年

7 林慧娜;我國紅樹林濕地中硫的分布特征及影響因素[D];廈門大學;2008年

8 劉金鈴;中國主要紅樹林濕地中汞的遷移、轉化規(guī)律[D];廈門大學;2008年

9 王鵬;海南島北部紅樹林濕地重金屬富集及生態(tài)效應研究[D];海南師范大學;2012年

10 王凱松;清瀾港紅樹林濕地監(jiān)測、預警三維地理信息系統(tǒng)關鍵技術研究與實現[D];中國林業(yè)科學研究院;2014年


  本文關鍵詞:湛江高橋紅樹林濕地有機碳分布及埋藏特征,,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77016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nykj/477016.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04ca6***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