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超聲速邊界層轉捩高速紋影顯示
發(fā)布時間:2021-08-21 20:05
為建立適用于激波風洞邊界層轉捩測量的高速紋影顯示技術,在Ma10條件下,采用高速紋影顯示技術,研究了半錐角7°鈍錐邊界層中第二模態(tài)不穩(wěn)定波的演變特性。試驗在中國空氣動力研究與發(fā)展中心超高速空氣動力研究所(HAI)的FD-14激波風洞上進行。試驗來流單位雷諾數(shù)為4. 9×106m-1、1. 6×107m-1,模型攻角0°,頭部鈍度有0. 2 mm、0. 5 mm和2 mm三種。通過對紋影圖像灰度進行功率譜密度(PSD)分析得到了第二模態(tài)不穩(wěn)定波的波長,對不穩(wěn)定波紋影圖像進行互相關分析計算了不穩(wěn)定波的傳播速度�;诩y影顯示結果計算的第二模態(tài)波主頻與PCB壓力傳感器測量結果符合較好,證明了紋影測量的可靠性。
【文章來源】:宇航學報. 2019,40(09)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頁數(shù)】:8 頁
【文章目錄】:
0 引言
1 試驗條件
1.1 試驗設備、流場條件與試驗模型
1.2 試驗模型與傳感器
1.3 紋影系統(tǒng)
2 試驗結果分析
2.1 熱流測量結果
2.2 第二模態(tài)波發(fā)展的一般特性
2.3 第二模態(tài)波的波長與傳播速度
2.4 PCB信號的PSD結果及與紋影的對比
3 結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激波風洞邊界層強制轉捩試驗研究[J]. 李強,張扣立,莊宇,趙金山. 宇航學報. 2017(07)
[2]高超聲速邊界層轉捩特性試驗探究[J]. 常雨,陳蘇宇,張扣立. 宇航學報. 2015(11)
[3]Hypersonic boundary-layer transition on a flared cone[J]. Chuan-Hong Zhang,Qing Tang,Cun-Biao Lee. Acta Mechanica Sinica. 2013(01)
[4]DPIV流場測試技術中的數(shù)據(jù)處理[J]. 孫鶴泉,康海貴. 大連理工大學學報. 2000(03)
本文編號:3356253
【文章來源】:宇航學報. 2019,40(09)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頁數(shù)】:8 頁
【文章目錄】:
0 引言
1 試驗條件
1.1 試驗設備、流場條件與試驗模型
1.2 試驗模型與傳感器
1.3 紋影系統(tǒng)
2 試驗結果分析
2.1 熱流測量結果
2.2 第二模態(tài)波發(fā)展的一般特性
2.3 第二模態(tài)波的波長與傳播速度
2.4 PCB信號的PSD結果及與紋影的對比
3 結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激波風洞邊界層強制轉捩試驗研究[J]. 李強,張扣立,莊宇,趙金山. 宇航學報. 2017(07)
[2]高超聲速邊界層轉捩特性試驗探究[J]. 常雨,陳蘇宇,張扣立. 宇航學報. 2015(11)
[3]Hypersonic boundary-layer transition on a flared cone[J]. Chuan-Hong Zhang,Qing Tang,Cun-Biao Lee. Acta Mechanica Sinica. 2013(01)
[4]DPIV流場測試技術中的數(shù)據(jù)處理[J]. 孫鶴泉,康海貴. 大連理工大學學報. 2000(03)
本文編號:335625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lxlw/3356253.html
教材專著